美国《关税法》第337条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20:01
本文关键词:美国《关税法》第337条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337条款”是《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的简称。在它刚被颁布的时候,主要是用来限制不正当竞争的进口行为,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已经演变为针对知识产权方面的特别保护法。“337条款”也成为美国企业击败海外竞争对手强有力的武器。近年来,中国一直是“337条款”针对的主要目标,中国企业也频繁遭受“337调查”。本文以捷康公司主动参加美国“337调查”案为例,对我国企业应该如何正确应对“337调查”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希望能对我国企业对外贸易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一点启示。全文一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部分,美国关税法第“337条款”概述。本部分总共分为三个小节,首先介绍“337条款”的具体含义,进而介绍其形成与发展的整个过程,最后介绍“337条款”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主要立法目的。第二部分,美国“337调查”的程序与救济方法分析。“337调查”相对较为复杂,部分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对“337调查”的主体和程序进行介绍,然后对“337调查”救济措施进行介绍,主要分为排除令、禁止令、临时性救济措施、辅助性救济措施、答辩人缺席的救济措施。最后对“337调查”救济措施的特点进行分析。主要特点有:非司法性的救济程序和救济措施快速高效。第三部分,美国关税法第“337条款”的违法性分析。通过将“337调查”与法院诉讼程序的比较讨论其是否违背国民待遇原则。后又对其与TRIPS协议的相关条文的比较以及对“337条款”本质的多元认知来综合探讨“337条款”的违法性。第四部分,从捷康案看我国企业应该如何应对“337调查”。首先对中国遭遇的“337调查”的现状与原因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分析捷康胜诉案来谈谈给我国企业带来的启示。第一小节简单介绍捷康案始末。第二小节分析捷康案给我国企业带来的预防之策。第三小节讲述捷康案给我国企业带来的应对之策。最后一部分是结语。
【关键词】:“337条款” 知识产权 应对之策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7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录7-9
- 引言9
- 一、美国关税法第“337条款”概述9-12
- (一) “337条款”的含义9-10
- (二) “337条款”的形成与发展10
- (三) “337条款”的内容和立法目的10-12
- 二、美国“337调查”的程序与救济方法分析12-16
- (一) 美国“337调查”的主体和程序12-13
- 1. 美国“337调查”的主体12
- 2. 美国“337调查”的程序12-13
- (二) 美国“337调查”的救济措施13-15
- 1. 发布排除令13-14
- 2. 发布禁止令14
- 3. 临时性救济措施14
- 4. 辅助性救济措施14-15
- 5. 答辩人缺席的救济措施15
- (三) 美国“337调查”救济措施的特点15-16
- 1. 非司法性的救济程序15-16
- 2. 救济措施快速高效16
- 三、美国关税法第“337条款”的违法性分析16-20
- (一) 美国关税法第“337条款”与国民待遇原则16-18
- 1. GATT历史上与美国关税法“337条款”有关的历史争端16
- 2. 争端的理由16-17
- 3. 争端的结果17-18
- (二) 美国关税法第“337条款”与TRIPS18
- (三) 对337条款本质的多元认知18-20
- 1. 法律规则层面18-19
- 2. 贸易政策层面19-20
- 四、美国关税法第“337条款”对我国的启示与应对建议20-31
- (一) 中国遭受“337调查”的现状分析20-21
- (二) 中国遭受“337调查”的原因分析21-23
- 1. 外部原因21-22
- 2. 内部原因22-23
- (三) 以捷康案看中国企业如何应对“337调查”23-31
- 1. 捷康案背景介绍24-25
- 2. 捷康案的起因25
- 3. 捷康胜诉给同行带来的预防之策25-27
- 4. 捷康胜诉给同行带来的应对之策27-31
- 结论31-33
- 参考文献33-36
- 致谢36-37
- 研究生履历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鹏;y囅,
本文编号:368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68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