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网络环境中初始兴趣混淆理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9 21:11

  本文关键词:网络环境中初始兴趣混淆理论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根据商标混淆理论,认定商标侵权的关键因素是消费者是否对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产生混淆误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网络营销市场的兴起,利用网络侵犯他人商标权的现象更加常见和频繁,但是又找不到明确的法律依据来保护商标权人的利益。其主要体现在网站元标记、域名、链接式广告、弹出式广告等领域。因此研究初始兴趣混淆理论,并以此完善我国商标法的具体规定,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本文通过介绍美国司法实践中常应用的“初始兴趣混淆”理论来对此类新型的商标侵权行为进行分析,并建议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尝试应用这一理论来解决一些网络环境下较为隐蔽的商标侵权行为。 初始兴趣混淆理论是对传统商标混淆理论的最新发展。按照传统的混淆理论,混淆仅限于发生在消费者购买商品时,而初始兴趣混淆则是指潜在的顾客在购买之前就有可能发生混淆。由于不正当竞争者擅自使用与商标权人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消费者基于这种混淆产生了最初的购买欲望,但是消费者在实际购买时经过理性鉴别后消除了该混淆,这时,虽然消费者识别了真相,但仍有可能因为该产品或服务的可替代性或较高的性价比而产生实际购买行动。此外,传统混淆理论和初始兴趣混淆理论侧重保护的利益主体也不一样,传统的混淆理论对消费者和商标权人采取双重保护,而初始兴趣混淆理论侧重的是保护商标权人的利益和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本文先介绍了初始兴趣理论的概念,并论证其缘起和功能,接着介绍几类新型的商标侵权行为以及美国审判实践对初始兴趣混淆理论的应用,并论证该理论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我国应在商标立法中明确混淆的定义,并引入初始兴趣混淆理论。通过完善商标合理使用制度,对该理论的适用进行法律规制。
【关键词】:商标侵权 初始兴趣混淆 合理使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3.43;D971.2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英文摘要7-9
  • 引言9-11
  • 一、初始兴趣混淆理论概述11-19
  • (一) 商标侵权中的混淆理论11-14
  • 1、商标混淆理论11-13
  • 2、商标侵权的判定因素13-14
  • (二) 初始兴趣混淆理论的兴起及其历史发展14-16
  • (三) 初始兴趣混淆理论的合理性及其价值16-19
  • 二、初始兴趣混淆理论在网络商标侵权中的适用19-26
  • (一) 网络商标侵权的概念和特点19-20
  • (二) 网络商标侵权的表现形式及分析20-26
  • 1、域名与商标侵权20-22
  • 2、链接式广告与商标侵权22
  • 3、弹出式广告与商标侵权22-23
  • 4、搜索引擎与商标侵权23-25
  • 5、网页元标记与商标侵权25-26
  • 三、合理使用对初始兴趣混淆的抗辩26-30
  • (一) 商业性的合理使用26-28
  • (二) 非商业性的合理使用28-30
  • 四、商标混淆理论的发展对我国商标立法的借鉴意义30-35
  • (一) 我国商标法有关混淆的规定及立法建议30-33
  • (二) 对我国在网络商标侵权方面的立法建议33-35
  • 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38
  • 致谢38-39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3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琼希;初始兴趣混淆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成焱;互联网环境下商标侵权及其行政监管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况志强;初始兴趣混淆理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胡舒;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机制探析[D];外交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环境中初始兴趣混淆理论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98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798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5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