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印度电子废物立法对非正规部门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5 23:12

  本文关键词:印度电子废物立法对非正规部门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电子废物立法 印度 非正规部门规模 EKC


【摘要】:随着消费模式改变,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善,电子产品已成为每个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电子产品的高消费也大大提升了其废弃的速度。因此,电子废物管理正逐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电子废物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非法越境转移随着相关国家批准《巴塞尔公约》而显著减少。发展中国家,如印度,现在努力安全管理自己的土地所产生的电子废物。电子废物中含有贵金属如银,金,铜等,在印度,其中业务已经产生了巨大的非正规管理部门,它的迅速发展来自于这些贵重元素的提取和贸易。虽然这种电子废物得到回收,但是通过非正规部门管理全国的电子废物所采用的方法是危险的方案,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印度最近推出了电子废物法(电子废物[M&H],,2011),其目的在于规范非正式部门,从而减少由于非正规电子废物管理造成的污染。然而,非正规部门规模在印度不会随着电子废物法的出台立即开始下降。相反,非正规部门从业人员和及其活动将继续增长,主要原因是法律尚未执行或执行不力。这种情景服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类似于国家发展增加则带来越来越多的污染。论文构建了关于非正规部门规模的类似的曲线以应对印度的电子废物立法。本文通过三种方法分析了建立这条曲线和支持这个假说的因素: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外推到印度电子废物情景,有电子废物法律的国家的比较和对电子废物管理链利益相关者的实地采访。为了使曲线有最小面积,如非正规部门正规化和电子废物立法被完全执行时所需要的时间,在印度,电子废物管理链利益相关者需要实践必要的政策和经济手段。通过构建该曲线的问题分析,单独利益相关者的建议和政策行动需要立法中进行开发、引入并在该曲线每一段进行实施。这些建议如果与2011年的电子废物(M&H)法联合实施,将加强电子废物的法律,使非正规部门正规化更加有效和使印度电子废物管理部门免于污染和危险。
【关键词】:电子废物立法 印度 非正规部门规模 EKC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35.1;DD912.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TABLE OF CONTENTS6-8
  • ABBREVIATIONS8-10
  • Chapter 1:INTRODUCTION10-16
  • 1.1. Background10-13
  • 1.2. Rationale13-14
  • 1.3. Scope14
  • 1.4. Definitions14-16
  • Chapter 2: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16-26
  • 2.1. EKC Analysis17-19
  • 2.2. System dynamics model of informal sector growth: An EKC19-26
  • Chapter 3: INDIAN E-WASTE MANAGEMENT SCENARIO26-33
  • 3.1. Informal e-waste chain26-31
  • 3.1.1. Health issues caused due to informal sector27-28
  • 3.1.2. Environmental issues caused due to informal sector28-29
  • 3.1.3. Economic issues caused due to informal sector29-31
  • 3.2. Regulating the informal sector: Issues31
  • 3.3. How e-waste law has triggered the increase in informal sector size31-33
  • Chapter 4: EVALUATION OF INFORMAL SECTOR WITH ‘REVISED’ EKC33-62
  • 4.1. Extrapolation of EKC33-47
  • 4.1.1. Increase in informal sector size34-40
  • 4.1.1.1. Legislation compliance cost35-36
  • 4.1.1.2. Environmental Compliance Costs36-37
  • 4.1.1.3. Administrative Costs37-38
  • 4.1.1.4. Ambiguity under rules38-40
  • 4.1.2. Increase in formal sector activities40-45
  • 4.1.2.1. Clarity of rules41-42
  • 4.1.2.2. Resource creation for monitoring/audit42-43
  • 4.1.2.3. Increasing awareness amongst stakeholders43
  • 4.1.2.4. Rise in competitive markets and informal sector linkages43-45
  • 4.1.3. Decrease in informal sector and increased formalization45-47
  • 4.2. Cross country comparison47-52
  • 4.3. Stakeholder interviews for proposed work52-61
  • 4.3.1. Producer perspective (MAIT)52-56
  • 4.3.2. Producer perspective (Nokia)56-59
  • 4.3.3. ‘Formalized’ informal sector perspective59-61
  • 4.4. Key Findings61-62
  • Chapter 5: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62-70
  • 5.1. Conclusions62-63
  • 5.2. Suggestions63-70
  • 5.2.1. Government Level63-65
  • 5.2.2. Producer Level65-67
  • 5.2.3. Civil Society/Consumer Level67-68
  • 5.2.4. Formal Recyclers Level68-70
  • REFERENCES70-73
  • ACKNOWLEDGEMENTS73-75
  • APPENDIX A75-79
  • APPENDIX B79-83
  • RESUME8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耿志;薛德升;;国外非正规部门研究的主要学派[J];城市问题;2011年05期

2 薛德升;黄耿志;;管制之外的“管制”:城中村非正规部门的空间集聚与生存状态——以广州市下渡村为例[J];地理研究;2008年06期

3 张延吉;张磊;吴凌燕;;基于集聚经济的流动商贩空间结构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4期

4 薛德升;林韬;黄耿志;;珠三角外向型制造业非正规部门的形成发展机制——以广州市狮岭镇皮具产业为例[J];地理研究;2014年04期

5 封小郡;;中国劳动者工作满意度与工作性质正规与否的关系研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6 安文静;;电子废弃物管理策略研究[J];赤子(中旬);2014年12期

7 邓胜利;凌菲;;数字化信息服务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年05期

8 安文静;;电子废弃物管理策略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年10期

9 苏静;陆林;;非正式部门(informal sector):旅游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领域[J];旅游学刊;2009年01期

10 王瑾;徐沁怡;;FDI技术扩散、自主创新和环境规制的互动影响——中国工业1992—2010年时序数据[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2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青;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新宇;论中国低端部门就业与城市环境管理的冲突[D];复旦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46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546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5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