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韩非“法治”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6 12:00

  本文关键词:韩非“法治”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韩非 “法治”思想 现代价值


【摘要】:当前,中国正在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种建立在吸收引进西方法律文化基础上的现代法律制度,并没有很好服务于我们的法治社会建设,甚至还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这是因为,我国与西方在制度上失之毫厘,而在法律观念上却差以千里。正如梁治平所说,一种具有深厚社会、文化基础的观念一旦形成,必将极大地作用于历史,即便在最初的条件已经消失、相应的制度已经改变的情况下,它也可能长久地存留下去,于无形之中影响甚至左右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于我们来说,传统法律文化已经根植于我们民族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中,深深的影响着当前的法治社会建设。因此,要更有效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就必须回归传统法律文化。韩非的“法治”思想作为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很多观点对于我们的法治社会建设是有借鉴意义的。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其思想的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法治社会建设寻找更多的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 本文一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方面入手分析韩非“法治”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揭示其思想产生的必然性;其次在对其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的阐述的基础上概括其思想的特征。第二部分,首先分析韩非“法治”思想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揭示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影响。第三部分,从五个方面阐述韩非“法治”思想的现代价值。吸收韩非“以法为本”的主张,继续推进依法治国的;发扬韩非“法与时宜”的主张,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发展韩非“法不阿贵”的执法主张,维护法律的权威;发扬韩非“布之于民”的思想,做好普法工作;借鉴韩非以法治吏的思想,加强廉政建设。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发掘韩非“法治”思想中能够为我们当今所用的思想,为当前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寻求更多的民族传统。
【关键词】:韩非 “法治”思想 现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09.2;B226.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言7-10
  • (一)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7
  • 1. 问题的提出7
  • 2. 选题的意义7
  • (二) 国内外研究述评7-9
  • (三) 研究方案及创新之处9-10
  • 1.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9
  • 2. 研究方法9
  • 3. 本选题的创新之处9-10
  • 一、 韩非“法治”思想概述10-19
  • (一) 韩非“法治”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10-13
  • 1. 经济上:井田制的瓦解10
  • 2. 政治上:宗法分封制的动摇10-11
  • 3. 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11-13
  • (二) 韩非“法治”思想的内容13-16
  • 1. 法13-14
  • 2. 术14
  • 3. 势14-15
  • 4. 法、术、势的关系15-16
  • (三) 韩非“法治”思想的特征16-19
  • 1. 尊君16-17
  • 2. 尚法17-18
  • 3. 重刑18-19
  • 二、 韩非“法治”思想的评析19-24
  • (一) 韩非“法治”思想的合理性20-22
  • 1. “唯法为治”的理念20
  • 2. “法与时宜”的立法主张20
  • 3. “一断于法”的执法思想20-21
  • 4. “布之于民”的普法思想21
  • 5. “使法择人”的吏治思想21
  • 6.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变法主张21-22
  • (二) 韩非“法治”思想的局限性22-23
  • 1. 君本法次的主张22
  • 2. 极端的重刑思想22
  • 3. 禁绝百家、独尊法家的思想专制主张22-23
  • (三) 韩非“法治”思想的历史影响23-24
  • 1. 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进程23
  • 2. 君本法次的主张影响了权大于法的传统法律心理的形成23
  • 3. 重刑思想影响了忌讼法律心态的造就23-24
  • 三、 韩非“法治”思想的现代价值24-31
  • (一) 吸收韩非“以法为本”的思想,继续推进依法治国24-25
  • (二) 发扬韩非“法与时宜”的主张,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25-27
  • (三) 发展韩非“法不阿贵”的执法主张,维护法律的权威27-28
  • (四) 发扬韩非“布之于民”的思想,做好普法工作28-29
  • (五) 借鉴韩非以法治吏的思想,加强廉政法制建设29-31
  • 结语31-32
  • 参考文献32-3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35-36
  • 致谢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伟,张永;韩非法治思想述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郝启秋;韩非子法思想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孙慧明;;韩非的民生思想及当代价值[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王立仁;;韩非主张治国的基本方略——赏罚依法[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汪蕾;;韩非以法治吏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6 王立仁;孟晓光;;韩非的治国方略述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吴美云;;论韩非的法治思想[J];法制与社会;2009年15期

8 徐春龙;;简评韩非的“法治”思想[J];法制与社会;2010年26期

9 王红,赵洪芳,王长利;韩非法律思想中的“法、势、术”[J];管子学刊;2004年01期

10 刘红丽;;浅议法家法治思想中的赏罚观[J];法制与社会;2009年09期



本文编号:576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576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3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