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德治:良法善治的基石和保障

发布时间:2017-07-26 20:32

  本文关键词:德治:良法善治的基石和保障


  更多相关文章: 德治 法治 良法善治 道德教化 法治精神


【摘要】: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德法结合作为全面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原则,标志着我们党在治国方略上的高度自觉。德法相辅相成的关系和我国数千年来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充分证明,德治是良法善治的基石和保障。道德信仰为依法治国提供精神和信念的支撑,道德规范对社会长治久安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道德教化为公民内在守法和真正的善治提供前提和滋养,领导干部重德力行为实施良法善治提供示范导向。以德治促进良法善治需要澄清德法关系上存在的误区,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以治理道德环境为依法治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德治 法治 良法善治 道德教化 法治精神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4AKS018)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4ZDIXM031)
【分类号】:D920.0;D648
【正文快照】: 如果说把“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作为十三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之一写入十六大报告,标志着这一提法已经成为全党的共识,那么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怀林;;法律运行伦理追问的依据和向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叶方兴;;道德法律化必然遭遇困境吗?——与戴茂堂教授商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3 于明;;法律规则、社会规范与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叔向使诒子产书》的法理学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4 刘爱龙;;法理学三十年之法的价值问题研究述评[J];北方法学;2009年01期

5 陈秀萍;;和谐社会语境中进取性社会利益及司法保护——“彭宇案”引发的思考[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6 朱力宇;熊侃;;过渡司法及其在原苏联、东欧国家的实践[J];北方法学;2011年05期

7 梁鹏;徐学鹿;;论和谐商法[J];北方法学;2012年03期

8 郭栋;;侵权法中的作为义务探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郭一精;;文化自觉视阈下的道德法律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6期

10 万绍和;;论法治的稳定性——法治理论预设前提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础与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寿平;刘毅;;构建诚信制度与践行厚德精神[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单民;上官春光;;多重视角中的检察官职业伦理[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5 朱富强;;不完全契约、法律协调失败与自我约束机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黄云明;;论法律与道德差异性认知的误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雷兴虎;刘斌;;强化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8 杨朝霞;;论动物福利立法的定位——道德法律化的视角[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树森;;调解率的功能回归与机制重构——由案件调解后申请执行情况引发的追问、慎思与求解[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石愚;;我国行政诉讼异地管辖制度疑与探[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樊安;英美法理学中的整体性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7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孙妍;当代中国物权法基本问题的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9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周玉芝;凯尔森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闫立忠;公民体育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姚鹏;论我国政府采购程序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委;法律秩序的生成[D];湘潭大学;2010年

5 毛忠华;程序正义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原黎黎;从“清官情结”看徒法不能以自行[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俊;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卫玮;国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适用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童泽福;引咎辞职行为的道德性及其内部控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贾彬;律师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金钊,牛文军;法治精神与公安法治[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2 田国华;论我国法治精神的演进[J];武警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李友谊;;论法治精神的终极眷注[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梁向锋;;关于法治精神的两点思考[J];世纪桥;2008年20期

5 高振强;;论法治精神的逻辑内涵和外延[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6 陈晨;乔中国;李海平;;论法治精神的意义[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阿飞;;也跟伍皓同学聊聊“法治”[J];检察风云;2011年02期

8 ;推进依法行政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J];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11年04期

9 蔡丽(石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J];人民政坛;2011年08期

10 蒋先福;法治战略与民族法治精神的培育[J];求索;199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许均秀;;法治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2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孙宝成;李红培;;法治精神及廉洁范畴的意义[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法治思维与检察官职业伦理[C];2013年

4 胡江天;;儒学和谐思想与法治精神[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邱林;王学文;;建设和谐海关要牢树法治精神[A];法制建设与和谐海关征文专辑[C];2007年

6 何飞;曹源;;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与法治精神的关系[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7 方开玉;;走出档案法治建设的误区[A];新时期档案工作论文集[C];2005年

8 朱玉玲;颜峰;;探析法律文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法部《中国司法》杂志副总编 刘武俊;弘扬法治精神的纲领性文件[N];福建日报;2007年

2 杨悦新;“法治精神”内涵需准确把握[N];法制日报;2007年

3 特约评论员 陈永杰;法治精神值得香港珍惜[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4 罗容海;将法治精神贯彻到每个角落[N];光明日报;2012年

5 张玉胜;虐童教师被释放体现法治精神[N];人民公安报;2012年

6 记者 王志栩;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N];天津政法报;2012年

7 公安部十三局 丁国强;法治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法院报;2013年

8 记者申东;从讲条文转向弘扬法治精神[N];法制日报;2013年

9 刘文嘉;不能以道德借口伤害法治精神[N];光明日报;2013年

10 记者 胡键 通讯员 岳宗;弘扬法治精神 推进法治广东建设[N];南方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守贵;论当代中国的法治精神[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霞;弘扬法治精神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2 陈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3 邓淇;社会建设视域下中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D];南华大学;2010年

4 刘南中;试论构建以法治精神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廉政文化[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5 马骏;法家法治精神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6 徐少宏;法治精神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俊;从政策治理到法律治理[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孙钦伟;论中国共产党活动方式的几个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9 杜英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陈太清;行政法与民法的调整界限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782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5782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7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