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好意搭乘
发布时间:2017-08-10 14:17
本文关键词:论好意搭乘
更多相关文章: 好意搭乘 法律责任 类型化分析 过错 归责原则
【摘要】: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的大环境下,,拼车、搭乘等现象明显呈上升趋势,好意搭乘便是其中较普遍的一种。好意搭乘行为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还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中例举的三个案例都与好意搭乘相关,法院判决却相异,由此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希望通过该论文让更多的学者关注和研究好意搭乘,早日完善相关立法。 本论文除引言之外,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案例情况及争议焦点。该部分介绍了三个与好意搭乘相关的案例及法院的判决。通过对比分析这三个案例的判决,总结出三个案例的主要争议焦点,即何为好意搭乘,由好意搭乘引发的损害应如何适用法律规则。 第二部分,好意搭乘的基本概念。该部分从定义、特征、法律性质三个方面对好意搭乘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文将好意搭乘定义为一种施惠关系,即施惠人与受惠人之间是基于道德互助行为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将好意搭乘过程中发生损害界定为由同乘行为和侵权行为共同构成。 第三部分,好意搭乘的类型化分析。该部分依照履行标准、时段标准、车辆实际控制标准、事故责任标准分别对好意搭乘进行了分类。如此,是为了分类探讨法律对好意搭乘行为的调控范围和程序,以及当事人之间的责任分配与平衡问题,为司法实践提供可量化的依据。 第四部分,好意搭乘中相关法律问题分析。好意搭乘行为类型复杂多样,且承载着道德因素,法律在介入时有一定的特殊性。该部分从责任基础、主体界定、风险分配、特殊情节四个方面阐述了好意搭乘行为在法律层面上的特殊性,旨在能够更好地平衡当事人双方利益,以便有较好的社会效果。 第五部分,关于完善我国好意搭乘制度的几点意见。目前,我国对好意搭乘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各地司法实践也比较混乱。好意搭乘问题不仅关系到法律的严肃性还关系到社会高尚道德地发扬与传承,应于立法中予以明确规定并就此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对相关立法有所裨益。
【关键词】:好意搭乘 法律责任 类型化分析 过错 归责原则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3;D920.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引言10-11
- 一、案例情况及争议焦点11-14
- (一)案情介绍11-12
- (二)争议焦点12-13
- (三)问题的提出13-14
- 二、好意搭乘的基本概念14-17
- (一)好意搭乘的定义14-15
- (二)好意搭乘的特征15-16
- 1. 特定性15
- 2. 道德互助性15
- 3. 合法性15
- 4. 合意性15
- 5. 无偿性15-16
- (三)好意搭乘的性质16-17
- 1. 法律行为说16
- 2. 事实行为说16
- 3. 纯粹道德行为说16-17
- 三、好意搭乘的类型化分析17-25
- (一)履行标准18
- 1. 无损害发生的好意搭乘18
- 2. 致人损害的好意搭乘18
- (二)时段标准18-20
- 1. 偶发性好意搭乘18-19
- 2. 短期性好意搭乘19
- 3. 长期性好意搭乘19-20
- (三)车辆实际控制标准20-21
- (四)事故责任标准21-25
- 1. 事故完全由第三方的过失造成22-23
- 2. 事故仅由施惠人过失引发23-24
- 3. 事故仅由受惠人过失引发24
- 4. 事故由施惠人、受惠人共同过失引发24-25
- 四、好意搭乘中相关法律问题分析25-28
- (一)责任基础:违背道德义务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25-26
- (二)主体界定:受惠人是否为交强险中的“本车人员”26
- (三)风险分配:受惠人过错致施惠人损害的责任问题26-27
- (四)特殊情节:施惠人责任的减、免27-28
- 1. 受惠人的知情应当视为其具有过失27
- 2. 因不可抗力或自然原因发生的事故应免除施惠人责任27-28
- 3. 如果存在免责约定则施惠人免责28
- 五、关于完善我国好意搭乘制度的几点意见28-31
- (一)扩大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障范围28-29
- (二)引入限额制度29
- (三)排除精神损害赔偿29
- (四)推广车上人员座位险29-30
- (五)完善社会救助基金制度30-31
- 结语31-32
- 参考文献32-33
- 致谢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菀阳;杨洁;;交通事故中好意同乘民事责任的归责与认定[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8期
本文编号:651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651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