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美国《统一商法典》动产担保交易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3 12:11

  本文关键词:美国《统一商法典》动产担保交易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动产 担保交易 UCC 启示


【摘要】:美国《统一商法典》(Uniform Commercial Code,以下简称UCC)是由美国统一州法委员会和美国法学会共同起草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示范法律。UCC第九编摒除传统动产担保交易制度陈旧且过于繁冗抽象的分类方法,导入功能方法,构建一元化担保交易体系。完善统一高效的登记体系,明确权利受偿的优先顺位,按照商事活动中动产担保交易的实际流程所涉及的重点概念依次编排,是法典规范性与法律实用主义的结合,实现了传统沿袭与制度创新的结合。简便高效的动产担保法律体系有助于拓宽融资渠道,实现经济高速发展。 2010年第九编修正案,探讨了如何运用“ONLY-IF”原则和“安全港”规则确定融资声明书中独立债务人的名称,规定了临时公示等制度用以规范嗣后财产所引发的公示备案问题。该修正案留意到以电子形式存在的担保物权问题,并构思了与其相关的制度,改进了立法技术。2010年版本修正案将于2013年7月1日统一生效。该版本致力于解决法典运行数十年来在实践中多有争议的一些问题,可谓与时俱进,值得期待。 此外,UCC新动态囊括了:2011年底成文的《UCC在抵押票据相关问题方面的适用》,总结了UCC体系为抵押票据内容和实现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而设定的四项规则;2012年签发的《第九编范畴下有限责任合伙的UCC相关条文适用》是目前PEB之于UCC第九编的最新官方文件,明确了有限责任合伙如何适用UCC第九编条文。 着眼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未有独立于《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等法律之外的动产担保交易法。调整债与担保关系的法律零散分布于《民法通则》、《担保法》和《物权法》等。 我国与美国隶属于不同法律体系,且我国的动产担保交易立法尚在初级阶段,为了紧随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满足动产担保融资需求,应对各地差异化的发展态势,建立健全动产担保交易制度迫在眉睫。尽管中国的立法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德国民法传统的影响,但是有几个因素证明同为传统大陆法国家的德国法的模式并不适用于中国动产担保交易体质的改革。首先,中国现有的担保法律已采用了以登记为基础的非转移占有型担保物权的概念,而德国主要依靠保留所有权作为动产担保融资的方式,它并不要求公示。采用德国模式就意味着中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框架推倒重来,以便引进保留所有权融资的新体系。其次,德国模式经过过去几十年来的司法解释,已使僵硬的成文法规则逐渐适应商业活动的需求。中国要采用现代动产担保交易立法以改善信贷市场,德国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其急迫的需要。最后,正如许多德国学者所指出的,德国模式本身也有许多局限性,最明显的一点是动产担保物权无需公示,这将误导潜在的债权人和买受人,并常常导致优先权的冲突。 相形之下,UCC一元化,,实用性动产担保交易体系利益观点明确,执行效率高,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我国的动产担保制度改革不妨考虑建立单独的动产担保示范法律,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特别是经济特区等地,允许其规定变通执行的具体措施。在具体措施方面,须解决以下重要问题:1.建立健全全国范围的,格式统一,手续简便,操作高效的动产担保权益登记体系;2.合理拓展动产担保交易担保物的范畴,创新担保模式,承认既存的合理动产担保模式;3.着眼于动产担保权益的私力救济问题,使得公力救济不再是保护担保权益人权益的唯一途径,大大提高动产担保权益实现的效率。此外,简化担保合同成立的条件,合理设置担保登记程序启动要件等均是动产担保制度改革的着眼点。 综上所述,引入UCC相关动产担保制度,为我国动产担保制度改革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新思路。
【关键词】:动产 担保交易 UCC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71.2;DD91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前言9-10
  • 第1章 UCC 动产担保交易制度的发展与动向10-22
  • 1.1 动产担保交易编的产生和发展10-11
  • 1.2 动产担保交易编的结构与基本内容11-12
  • 1.3 动产担保交易编的适用范围12-15
  • 1.4 UCC 第九编尚存之问题初探15-17
  • 1.5 动产担保交易编最新动向17-22
  • 1.5.1 动产交易编 2010 年修正案18-20
  • 1.5.2 2011 抵押票据研究报告20-21
  • 1.5.3 有限责任合伙的 UCC 相关条文适用21-22
  • 第2章 UCC 动产担保交易制度之特色22-30
  • 2.1 UCC 倡导的示范法立法模式22-23
  • 2.2 法律实用主义的鲜明印记23-24
  • 2.3 简明连贯且高效的动产担保构架24-28
  • 2.4 传统沿袭与制度创新的结合28-30
  • 第3章 UCC 动产担保交易制度之借鉴30-40
  • 3.1 中国动产担保立法体系概述30-31
  • 3.2 我国动产担保借鉴 UCC 第九编之必要性与可能性31-34
  • 3.3 我国动产担保借鉴 UCC 具体制度的建议34-40
  • 3.3.1 动产担保物的范畴34-35
  • 3.3.2 嗣后取得财产上的担保权益问题35-37
  • 3.3.3 动产交易当事人范畴界定37
  • 3.3.4 担保合同相关问题37-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4
  • 致谢44-45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军,孔玲;以物权公示原则为中心分析动产抵押的可行性[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3期

2 刘生国;动产抵押公示方式选择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李杰,李军;论动产抵押公示的效力[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关军;海峡两岸动产抵押制度比较研究[J];法学论坛;1998年03期

5 杨晓琴 ,陈亚涛 ,方玉霞;动产抵押物登记为企业撑腰[J];北京工商;1998年12期

6 刘光;论动产抵押法律制度的完善[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熊进光;论我国动产抵押登记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河北法学;2004年05期

8 关木;;企业动产抵押必须办理登记[J];中国招标;1996年40期

9 陈彦峰;试论完善我国动产抵押公示方法[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1997年02期

10 ;关于修改《企业动产抵押物登记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的说明[J];工商行政管理;2001年Z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茂富 王发祥 黄荣盛;武平动产抵押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N];闽西日报;2008年

2 刘新华;赣榆工商动产抵押助农企融资[N];江苏经济报;2009年

3 陈秀云 盛秦岭 秦颖;动产抵押助企融资6个亿[N];淄博日报;2009年

4 何侠民 郑英;动产抵押去年助企融资38.6亿[N];江阴日报;2010年

5 岳静涛;开展动产抵押 搭建融资平台[N];吉林日报;2010年

6 王锋 庄奕;武进首笔“路途动产抵押”试水[N];常州日报;2010年

7 彭宇;动产抵押贷款将向个人开放[N];今日信息报;2003年

8 向晓鸿 周才金;泸县多招撬动“动产经济”[N];泸州日报;2010年

9 ;穗恒运子公司高额动产抵押[N];中国证券报;2003年

10 周卫征 张燕;小小“动产抵押” 做出大文章[N];南京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珏;动产抵押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王冬梅;论动产抵押[D];武汉大学;2010年

3 徐洁;担保物权功能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4 鄢梦萱;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祝健;中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龙;动产抵押相关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鹿楠;动产抵押法律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吕天雯;动产抵押公示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张婷;论动产抵押物的范围[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姚军;动产抵押标的物范围的界定[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小龙;我国动产抵押法律问题分析[D];兰州大学;2014年

7 申金平;中韩动产抵押制度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8 胡春光;未登记之动产抵押权对抗一般债权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9 李宏_";论动产抵押制度[D];黑龙江大学;2004年

10 刘伟;论动产抵押物的转让[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24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724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3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