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23:39

  本文关键词: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法律 道德建设 促进作用


【摘要】:法律是道德建设的基础、不可替代的内容、不可缺少的品质。法律对促进道德建设有极其重要的动因。法律可以通过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环节发挥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关键词】法律 道德建设 促进作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民用核能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研究”(12XFX034),项目负责人:岳树梅 西南政法大学项目“区域合作法律机制及法律实务研究”(2014-XZRCXM003),项目负责人:岳树梅 “阿拉伯法律研究中心”项目
【分类号】:D90-052
【正文快照】: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道德和法律分别作为意识形态和制度形态的上层建筑,并存于社会规范体系之中,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和相互促进[1]29。那么,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在理论上是否具有合理性,在实践中是否具有可行性,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海波;;道德难题与立法选择——法律道德主义立场及实践检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2 艾四林;王贵贤;;法律与道德——法律合法性的三种论证路向[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煜婕;;试论和谐社会中经济法的发展[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透视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3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5 于忠龙;陈乃新;;论竞争法只调整竞争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6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7 谢青松;;《物权法》的伦理审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8 王凤涛;;迈向回应社会的法——精神慰藉困境与“常回家看看”入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9 黄云波;;未遂犯的处罚根据——兼谈犯罪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10 周德海;;论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概念体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础与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李寿平;刘毅;;构建诚信制度与践行厚德精神[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6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7 马尔库塞;李杨;;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8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单民;上官春光;;多重视角中的检察官职业伦理[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7 安杨;我国宠物福利法律保障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谢晖;;美德的暴政与权利的美德[J];东方法学;2012年01期

2 刘长秋;;法律介入道德:基础、限度与对策[J];东方法学;2012年01期

3 俞飞;;“道德恐慌”阴影下,刑法不能承受之重[J];东方法学;2012年01期

4 陈坤;;疑难案件、司法判决与实质权衡[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5 朱苏力;;从药家鑫案看刑罚的殃及效果和罪责自负——纪念《法学》复刊30周年·名家论坛(一)[J];法学;2011年06期

6 郑玉双;;法律道德主义的立场与辩护[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01期

7 何海波;;何以合法? 对“二奶继承案”的追问[J];中外法学;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旭,李可;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及其价值定位[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2 李亮学;论警察道德的法律建构[J];湖湘论坛;2002年04期

3 杨洁;浅谈道德法律化问题[J];湖湘论坛;2002年06期

4 傅小青;略论道德对法律的作用及其局限[J];理论导刊;2002年04期

5 李延平;道德法律化初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曹伟琴;对道德法律化的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郭永生;道德法律化研究述评[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刘云林;道德法律化:一种需要加以辨析的立法主张——从伦理、道德之别的视角分析[J];求实;2004年01期

9 傅小青;试析道德法律化的限度[J];理论导刊;2004年06期

10 张德美,张生;论道德法律化[J];法律适用;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多;;法律与道德——“换偶事件”——法律与道德之间的恩怨[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法制与行政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行政与法)[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李林;法律与道德的三种基本关系[N];北京日报;2012年

2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法院 李晓东;显性的道德与隐形的法律[N];人民法院报;2010年

3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 晓海;道德的归道德 法律的归法律[N];深圳特区报;2011年

4 胡健;为道德立法:初衷良好难掩错位尴尬[N];中国改革报;2008年

5 范忠信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导;见死必救:道德法律化的选择[N];长江日报;2005年

6 张涨;“常回家看看”不是让你打卡[N];新农村商报;2013年

7 李冠儒;法律的局限与道德的张力[N];光明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徐秋颖;“孝道,不能成为核心道德规范”[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9 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张智慧;法律,一刻也不曾离开道德[N];人民法院报;2010年

10 王光庆(作者单位:甘肃省委宣传部);抓好干部道德建设 落实以德治国方略[N];甘肃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静;中国古代道德法律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2 陈秀萍;论法律的伦理性[D];吉林大学;2006年

3 刘同君;守法的伦理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丁鑫;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于洪燕;中国传统“道德”内涵的现代解读与转换[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固涛;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道德法律化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梁钢;道德法律化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3 左秋明;权力道德法律化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扶庆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法律化问题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1年

5 高建新;和谐社会下道德法律化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侯明应;论道德法律化及其限度[D];新疆大学;2012年

7 张胜辉;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化问题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4年

8 徐茜;道德法律化的有关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9 王yN;我国民法中的道德法律化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陈力;论法律与道德的相互影响及其限度[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84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884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5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