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醉驾肇事案件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日醉驾肇事案件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醉酒驾驶 交通肇事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危险驾驶致死伤罪
【摘要】:成都孙伟铭案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诸如此类醉酒驾车连续冲撞致多人伤亡的行为,通过主观罪过等角度的分析应以交通肇事罪论处,但是达不到威慑犯罪的效果,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则并不妥当。《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加的危险驾驶罪也无法规制这一类行为。通过对日本福冈大桥醉驾肇事案的分析,发现此案适用的危险驾驶致死伤罪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难题。借鉴日本对醉酒驾驶肇事行为的规制,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对醉酒驾驶造成严重危害结果的肇事案件立法方面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
【关键词】: 醉酒驾驶 交通肇事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危险驾驶致死伤罪
【分类号】:D931.3;D924.3
【正文快照】: 一、我国孙伟铭醉酒驾车案案件事实经过案号:(2009)川刑终字第690号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被告人孙伟铭,男,汉族,1979年5月9日出生于西藏自治区,高中文化,成都奔腾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员工。经法院审理查明,二审认定的事实为:本案发生于2008年12月14日中午,上诉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明祥;;有必要增设危险驾驶致人死伤罪[J];法学;2009年09期
2 杨传刚;;日本酒后驾驶的法律规制初探——兼评我国《刑法》危险驾驶罪[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夏明圣;魏在军;;醉酒驾驶犯罪的刑法完善[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黄丽勤;;孙伟铭交通肇事案判决评析[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理恒;李贞;;晚近名案中的刑法理论问题探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郭锐林;;试论“危险驾驶”的入罪问题[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3 李韧夫;李楠;王淑敏;;醉酒驾车肇事案件定性问题研究——以解释权为重点[J];当代法学;2011年02期
4 郝艳兵;;从“飙车案”看故意理论的变迁[J];东方法学;2011年03期
5 杜英杰;;浅谈醉酒驾车致人死亡的主观罪过形式——以原因自由行为理论为视角[J];福建法学;2011年02期
6 葛立刚;;关于《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中危险驾驶入罪规定的立法评介[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刘明祥;;“风险刑法”的风险及其控制[J];法商研究;2011年04期
8 张心向;王强军;;社会风险控制视域下的危险驾驶罪研究[J];法学杂志;2011年S1期
9 高歆;;酒驾肇事的定罪量刑及其刑法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0年08期
10 尹新媛;;浅论危险驾驶罪[J];法制与社会;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锐;;危险驾驶罪构成要件之行为分析[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晓倩;论政府软执行力[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丽华;危险驾驶的刑事责任[D];苏州大学;2010年
2 周怡;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葛俊生;醉酒驾车罪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罗君;交通肇事罪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程翔;论危险驾驶行为的刑法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静;论增设危险驾驶行为罪[D];南昌大学;2010年
7 尹新媛;危险驾驶刑法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马如杰;孙伟铭交通肇事案法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宁博;酒驾行为的罪刑辨析与法律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安丹;酒后驾车行为入罪化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明楷;;日本刑法的发展及其启示[J];当代法学;2006年01期
2 周永坤;;对酒后驾车应单独立法并予以严惩[J];河北学刊;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超;杨珍;;醉酒驾驶肇事行为的刑法评价[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一些启示[J];政府法制;2011年03期
3 孟庆华;王法;;孙伟铭醉酒驾车案的定性问题探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4 赵东;;醉酒驾车肇事行为之定性研究——以孙××醉驾肇事案为例的分析[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高熙;王潇;;醉酒驾车行为定性分析——以孙伟铭案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姜昭琪;;试论“危险驾驶”的定罪查处[J];黑河学刊;2009年09期
7 尹新媛;;浅论危险驾驶罪[J];法制与社会;2010年12期
8 常甲甲;浮代飞;李景奇;蒋志伟;;试析“谭卓案”的法律定性[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2期
9 阮齐林;;李启铭醉酒驾驶致人死伤案之我见[J];中国检察官;2011年08期
10 孟庆华;;李启铭醉驾案的交通肇事罪定性质疑[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勇;;对交通肇事罪的赔偿能力要件质疑[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立;;试论交通事故责任与交通肇事罪[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3 汤恩婧;;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适用条件分析[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杨军;;析交通肇事罪中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宗端;王领;;交通事故中法医学鉴定的难点[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聂玉磊;;反思我国基层法院量刑制度——以南岳区人民法院为视角[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7 李伟;张怀金;;浅议交通肇事案件中几点隐患的法医学鉴定[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龚鹏飞;;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交通肇事逃逸预防[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庆彦;;法律适用中的后果考量[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10 尚丙钦;;浅谈如何提高长江干线水上交通肇事逃逸事故的查处率[A];桥区船舶航行安全与管理论文集(1)[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新;行人也能构成交通肇事罪[N];连云港日报;2005年
2 赵秉志 肖中华;交通肇事罪中主体的认定[N];检察日报;2001年
3 湘潭大学法学院 刘康磊;对交通肇事罪的具体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6年
4 俞敏;肇事逃逸又撞人 八旬老翁命归西[N];法治快报;2007年
5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法院 项善成;指使肇事者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N];人民法院报;2003年
6 李建林 李明琅;为何以交通肇事罪论处[N];人民法院报;2001年
7 孙钧杰;住宅院内撞死人 不属交通肇事罪[N];法治快报;2006年
8 北京市东城区检察院检察官 李小萌;交通肇事罪自首迷局待破[N];北京日报;2009年
9 龚律师;指使肇事司机逃逸成共犯吗[N];法治快报;2006年
10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检察院 朱春美;对交通肇事罪罪责刑相统一的思考[N];大众科技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柳文彬;交通肇事罪司法适用及立法完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王慧;水上交通犯罪刑事责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3 李凯;交通犯罪的刑法规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4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侯雪;刑事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蕾;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蒋亚伟;交通肇事罪疑难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张辰;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歆梅;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丽;交通肇事罪认定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荆培才;论交通肇事罪的缺陷及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成;探析交通肇事罪中疑难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敏;交通肇事罪主观要件分析和立法建议[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吴文渊;交通肇事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刘鑫荣;交通肇事罪主体范围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88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888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