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法治的实现路径:契约意识的养成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法治的实现路径:契约意识的养成
更多相关文章: 法治 不守法的自由 道德指引 契约意识 德治
【摘要】:以社会契约理论为基础的法治理论,赋予了公民相当的权利和自由。基于自然法的思想,公民具有不守法的自由。因此,作为决定法治效果的关键环节,守法成为各国都关注的要点。理想法治状态的实现,也是假设公民基于利益的考量,自觉地选择守法。而在当下的中国语境下,趋利的思想更能导向公民有选择性地守法,亦即有选择性地不守法。如是,为了消减良法到良效之间的差距,需要在中华文化的背景下,培养公民的守法意识。守法意识,即公民的契约意识。将守法作为一种利益和道德选择进行指引,并将守法者作为道德楷模,以此培养公民自觉守法的意识。以德治实现法治是中国语境下的可行良方。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治 不守法的自由 道德指引 契约意识 德治
【分类号】:D920.0
【正文快照】: 如德沃金所言,我们不能假设适合于一种文化的所有东西都适合于或应该适合于所有的文化[1]。但对于法治的态度,各国却有几乎一致的看法。纵观世界各国,目前,没有哪一个政府公开拒绝法治,同时有很多政府领导人对法治公开表示敬意[2]。法治,既是现代社会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其事实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紫水;契约意识[J];经营与管理;2003年05期
2 严若红;彭六生;;建设政治文明,要着力培养公民的契约意识[J];大学时代;2006年07期
3 ;多一些契约意识[J];中华魂;2000年12期
4 李文成;;公民要多点契约意识[J];山东农机化;2009年09期
5 李玲玉;;契约意识与市场经济[J];企业导报;2012年20期
6 程文华;;契约意识不可无[J];江淮法治;2009年19期
7 李文成;公民要多点契约意识[J];当代矿工;2004年02期
8 东鲸;;无契约意识或者践踏[J];当代工人;2013年17期
9 李文成;;多点契约意识[J];中国商人;2000年03期
10 吴欣;;明清时期的“中人”及其法律作用与意义——以明清徽州地方契约为例[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肖华;政府部门应当有契约意识[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曹鹏程;日本人的“契约意识”[N];人民日报;2005年
3 记者 杨鑫瑞;契约意识任何时候都不能丢[N];阿勒泰日报;2009年
4 廖保平;用契约意识扶起滑倒的道德[N];黄石日报;2012年
5 深圳特区报记者 翁惠娟 韩文嘉;打造志愿者之城关爱之城包容之城[N];深圳特区报;2012年
6 钱书;签个家庭契约[N];中国医药报;2001年
7 郭振纲;重要的是培育契约意识[N];工人日报;2001年
8 经济学者 卢周来;契约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N];华夏酒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鲁思雯;现阶段我国公民契约意识培养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2 胡原原;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契约意识培育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028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902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