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衡平法司法救济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17-09-23 07:47

  本文关键词:衡平法司法救济模式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衡平法 普通法 司法救济


【摘要】:衡平法作为英国法律体系中独特的法律渊源与普通法、制定法两大法律渊源共同支撑起了整个英美法系的法律体系。衡平法的创立与发展造就了一国之内可以有两种法律共同运行的奇特现象,使得英国法律体系在世界法律体系中独树一帜。衡平法是指英国在十四世纪时期,大法官以“良心”为基本原则在解决当事人纠纷的审理实践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法律规则,与普通法救济中注重严格的程序主义不同的是,衡平法救济追求的是案件的“实质正义”,对程序的要求比较宽松,其主要目的是在不破坏法律稳定性与统一性的前提下实现个案的正义。 衡平法不仅是一种法律体系或渊源,,更重要的它还是一种司法的方式与方法,这也是英美法系能够区别于大陆法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这么说,衡平法其实就是大法官在司法救济时所产生的副产品,而对这种体现为司法方式的衡平救济的研究与探讨对解决我国法学领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比如这几年里,关于要不要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等。道德与法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法律的一般规则与个案的正义,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对衡平司法救济的研究中得到启发。 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通过对衡平司法救济的本体研究进行论述,初步认识和把握了衡平司法救济的本质,为下一步理论命题展开奠定了基础。本章又细分为三节,第一节主要对衡平司法救济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梳理,从普通法救济程序僵化、王权的干预、大法官的救济、衡平法院的胜利这四个方面完整的表述出衡平司法救济诞生的时代背景。第二节从衡平法司法救济的基本原则、衡平法格言、司法救济方式入手阐述了衡平司法救济的原理。第三节主要分析了衡平救济的特点与主要影响。第二章通过对衡平司法救济的横向脉络的梳理,运用比较的方法,将衡平法与普通法、制定法以及其它法律制度对比,揭示出了衡平司法救济的独特之处,从而对衡平司法救济做出正确的认识与判断。第三章首先分析了衡平司法救济理念在我国存在的历史合理性与现实性,在此基础上又进而分析了衡平司法在当代中国适用的必要性与优势,最后将衡平司法救济对中国司法制度改革所能借鉴的优势所带来的一些启发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对中国司法救济的完善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关键词】:衡平法 普通法 司法救济
【学位授予单位】:烟台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56.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第一章 衡平法司法救济本体研究10-34
  • 第一节 衡平法司法救济的历史渊流10-21
  • 一、 普通法司法救济的僵化10-17
  • 二、 世俗王权的干预17-19
  • 三、 大法官的良心显现19-20
  • 四、 衡平法院的胜利20-21
  • 第二节 衡平司法的救济原理21-28
  • 一、 衡平法基本原则21-24
  • 二、 衡平法格言24-26
  • 三、 衡平法救济方式26-28
  • 第三节 衡平司法救济的功能28-34
  • 一、 衡平法救济的特点28-31
  • 二、 衡平法救济的作用31-34
  • 第二章 衡平法司法救济的比较研究34-56
  • 第一节 衡平法与普通法关系之比较34-38
  • 一、 普通法法院与衡平法法院的区别34-35
  • 二、 普通法和衡平法救济方式的异同35-37
  • 三、 普通法与衡平法救济的互动关系37-38
  • 第二节 衡平法与制定法关系之比较38-46
  • 一、 衡平法与制定法特征之比较38-41
  • 二、 衡平法与制定法效力之比较41-44
  • 三、 衡平法与制定法的关联关系44-46
  • 第三节 其他法律对衡平法的影响46-56
  • 一、 罗马法对衡平法影响46-49
  • 二、 习惯法对衡平法影响49-51
  • 三、 教会法对衡平法影响51-53
  • 四、 普通法对衡平法影响53-56
  • 第三章 衡平法司法救济的本土借鉴56-73
  • 第一节 中国当代司法衡平救济的历史根基56-64
  • 一、 “春秋决狱”与“衡平”56-60
  • 二、 传统司法中的伦理信条60-61
  • 三、 “有法以法行 无法以类举”的司法实践61-64
  • 第二节 衡平法救济理念在当代中国的影响64-68
  • 一、 法官的能动性与法律的稳定性65
  • 二、 法律与情理冲突时的利益调处65-66
  • 三、 判例制度对制定法救济的补充66-68
  • 第三节 衡平法救济对当代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启示68-73
  • 一、 从纠问式诉讼方式向对抗式诉讼的转变68-69
  • 二、 自由裁量权对严格规则主义的修正69-71
  • 三、 建立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71-73
  • 结语73-74
  • 参考文献74-76
  • 致谢76-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海;;自足的普通法与不自足的衡平法——论英国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关系[J];清华法学;2010年06期

2 薛莹荣;;罗马法对英国法的影响[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3 汪其昌;杜文俊;;受托人忠实义务分析[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崔鹏;;英美法之不正当影响制度对我国民法的启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05期

5 赵菲;;浅析美国财产法之地役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袁雪;浅析英美法系的不正当影响制度——兼论我国《合同法》建立不正当影响制度的必要性[J];学术交流;2005年06期

7 奚庆;方红;;信托的源起与商业化[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唐士其;习惯法与法治的制度起源[J];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01期

9 李喜蕊;;英国中世纪婚姻家庭法评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冷霞;;衡平法的胜利——大法官法院与普通法法院的管辖权冲突[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帆;;从许霆案看法律推理和衡平法制度[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2 侯怀霞;;论信托法的历史演进及对我国继受信托法的反思[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3 苟建华;;股东派生诉讼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冯江;;论知识产权滥用的竞争法规制[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6 闫文军;;美国专利滥用原则评介[A];专利法研究(2005)[C];2006年

7 吴弘;;信托法的信用基础[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8 谯绍萍;刘茜;;《英汉大词典》法学术语译名“硬伤”漫话[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马存利;宿杰;;破产管理人诚信义务研究及其对我国破产立法的启示[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10 陈晓军;;公益信托监察人制度评析[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孙文鹰 对话人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教授 刘继峰;召回 衡平法思想的体现[N];人民法院报;2010年

2 李红海 李俊杰;英国衡平法的发展[N];人民法院报;2005年

3 王云霞;最高裁判官法——古罗马衡平法[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清议;不健全的司法制度会拖累中国经济发展[N];经济观察报;2005年

5 ;香港法律制度概述[N];期货日报;2006年

6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崔永东;司法平衡与“中庸之道”[N];检察日报;2011年

7 李红海;法系、渊源与普通法[N];人民法院报;2004年

8 冉吴;两大法系财产法律结构的共通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王勇;法学中的“好望角”[N];检察日报;2005年

10 秋风(北京);普通法与衡平法的竞争[N];证券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桥;衡平法的道路[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2 曾文生;论规避与信托[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冷霞;英国早期衡平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4 张天民;失去衡平法的信托[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邢建东;衡平法的推定信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刘兵红;英国财产权体系之源与流[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7 李晓云;公司向信托的回归[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毛和文;论英美法系的不动产按揭法律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陈林;推定信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毛玲;论英国民事诉讼的演进与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原全;衡平法司法救济模式探析[D];烟台大学;2013年

2 谢左致;论中世纪基督教伦理对英国衡平法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0年

3 高海威;浅析近代早期英国衡平法的产生[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军江;英国衡平法浅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陈运;英国法浮动财产负担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6 艾如道;论股东派生诉讼被告的确定[D];吉林大学;2008年

7 唐丹;英国普通法与衡平法之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邵常辉;衡平法视野下的归复信托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王翔;1875年《司法条例》与十九世纪英国司法改革[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黄炳华;论英国大法官制度的历史变迁[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040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9040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d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