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论我国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的实现

发布时间:2018-07-10 02:17

  本文选题:公司社会责任 + 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 ; 参考:《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摘要】:推动公司社会责任落实的途径有很多,但司法化无疑是推动其有效落实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司法依据的明确和诉讼规则的健全是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实现的前提性要件。《公司法》第五条是公司社会责任内容复杂性的折射,也是公司法适应性品格的体现。围绕第五条的价值宣示,我们可以从司法化依据的明确、诉讼规则的完善、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建议制度的构建、法官商业素养的培养四方面来推动公司社会责任的司法化。
[Abstract]:There are many ways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ut the judicature is undoubtedly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promote its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The clarity of the judicial basis and the perfection of the rules of action are the prerequisite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rticle 5 of the Company Law reflects the complexity of the conten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 well as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company law. According to the value proclamation of the fifth article, we can promote the judicature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from four aspects: the clear basis of judicature, the perfection of litigation rules, the construction of judicial suggestion system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cultivation of judges' commercial literacy.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基金】:中国法学会2013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制度研究”(CLS2013D155)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俊海;《公司法》的修改与解释:以司法权的适度干预为中心[J];法律适用;2005年03期

2 颜运秋;公司利益相关者派生诉讼的理论逻辑与制度构建[J];法商研究;2005年06期

3 蒋大兴;;公司自治与裁判宽容——新《公司法》视野下的裁判思维[J];法学家;2006年06期

4 罗培新;;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司法裁判困境及若干解决思路[J];法学;2007年12期

5 刘韶华;;公司社会责任的司法化[J];人民司法;2007年21期

6 朱圆;;美国公司法中的社会责任条款探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胡玉鸿;;法律技术的内涵及其范围[J];现代法学;2006年05期

8 刘新民;谢志华;;企业社会责任若干问题研究[J];学术论坛;2007年07期

9 罗豪才;;公共治理的崛起呼唤软法之治[J];政府法制;2009年05期

10 顾爱平;;论企业社会责任的三种维度及其引导与规范[J];政治与法律;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2 岳洋;;国有股权行使困境的法律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3 胡智强;;公司控制权的法律透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牛松;;论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路径及经验[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李连芳;;规避法律型隐名投资问题浅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6 朱黎霞;;试论违反出资义务民事责任之承担——兼评最高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征求意见稿)之第三部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巨龙;;论公司的社会责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崔鑫;;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缺失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宋华;管娜;闫莉华;;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互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0期

10 董伟霞;;企业社会责任与食品安全监管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凯;;论法经济学的两条研究路径[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吴建斌;;科斯法律经济学本土化路径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金明;胡晓静;;公司价值最大化与公司社会责任[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包哲钰;罗彪;;公司僵局司法解散的法经济学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田春雷;;论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行——以企业社会责任性质分析为视角[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6 甘培忠;吴元元;;转型中国语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探究[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7 沈四宝;程华儿;;浅谈中国企业社会责任[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8 胡鸿高;;企业社会责任:政府·企业·利益相关者[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9 范健;王建文;;上市公司高管社会责任及其法律规制初探[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10 雷兴虎;刘斌;;强化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雪;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法制演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黄挽澜;公司并购中的关联交易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薇;国际投资中的社会责任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姜海光;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边界与财务战略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周杰;公司治理对归核化战略决策及其实施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8 龙建辉;银行监督与公司治理效率[D];浙江大学;2011年

9 徐萌娜;股权分置改革对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卜仕;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张璐;论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承担[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赵小娟;企业环境责任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超;论股东派生诉讼及其在我国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颖;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温从军;《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类型化及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剑;我国公司高管信义义务的法律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陈云霞;知识产权托管及其托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唐琳;非典型股东查阅权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曦;;利益相关者理论对美国公司法的影响[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单双;公司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兼评美国“其他利害关系人条款”[J];中国司法;2004年12期

3 崔之元;经济民主的两层含义[J];读书;1997年04期

4 张士元,刘丽;论公司的社会责任[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5 应飞虎;制度变迁中的法律人视野[J];法学;2004年08期

6 陈宏辉,贾生华;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进与发展:基于综合性社会契约的理解[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12期

7 皮埃尔·德缪勒那埃尔;秦喜清;;经济行为与资本主义的规范[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6年03期

8 帕特里克·法罗;李存山;;竞争的伦理[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6年03期

9 阿里埃尔·科洛诺莫斯;陈斯;;“守德则有利”的道德信念[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6年03期

10 理查德·斯威德伯格;张大川;;资本主义与伦理:怎样运用有关利益冲突的法律来处理经济领域中的道德难题[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6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旭东;[N];人民法院报;2002年



本文编号:21116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1116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1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