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情感、私人裁决与法院行动——公司内解决纠纷之规范结构
[Abstract]:Solidarity is the "existent fact" and nature of human society. The arrangement of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within a company should als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solidarity and try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solidarity. In order to safeguard the unity, the law should publicly recognize the "pre-adjudication power" of the corporation to internal disputes, so as to suppress unnecessary lawsuits and peacefully resolve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We should respect and safeguard the ability of a group to resolve disputes by itself, and implement the principle of priority of internal adjudication. We should not only hope to solve internal problems by external mechanisms. Perhaps we should reflect on whether the existing rules are suitable for our survival in this era? - In the internal settlement of corporate disputes, we also need to break the "litigation superstition doctrine", an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priority of internal adjudication. There is a "solidarity" change or interpretation in the normative structure.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基金】:2008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公司诉讼中的民事、行政程序交错研究”(08SFB3021)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风景;;界分审判权与团体自治权的理论模式——以日本的部分社会论为中心[J];河北法学;2007年03期
2 甘培忠;雷驰;;司法介入公司自治与公司法解释的政策尺度[J];河北学刊;2009年01期
3 蒋大兴;;审判何须对抗——商事审判“柔性”的一面[J];中国法学;2007年04期
4 张维迎,柯荣住;诉讼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及其解释——以契约纠纷的基层法院判决书为例的经验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旭东;[N];人民法院报;200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昌兴;甘怀锋;;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有限责任公司股权问题探析——从合同法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2 徐兵;论平等——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刘行芳;;应该赋予媒介充分的自由裁量权[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王乐夫,张富;公共行政的价值范畴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章礼强;民俗与民法[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许石慧;;试论监管型政府的法治构造[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7 程乃胜;何谓法律的目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刘进;;市场经济与有限政府刍议[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胡卿,赵魁;关于认定软件最终用户法律责任的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杨飞;“利他行为”新解[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晏辉;;在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之间:传统伦理的现代境遇[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一)[C];2007年
2 杨明;张伟;;也谈社会公共伦理——基于个体社会角色的一种思考[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3 王珏;;现代社会的“道德迷宫”及其伦理出路[A];第16回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彭涛;;公开还是不公开?——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第四款的理解[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方然;;利益表达机制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以瑞典模式为例[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6 徐昕;;为什么合作?——华南一个民间收债个案的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郑玉如;;论我国信用机制的法律问题——从新制度经济学视野的探讨[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9 张云武;;当代城市居民社会关系的实证研究[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赖晓飞;;论社会资本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基于CGSS2005调查数据的分析和思考[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伍学进;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银晓丹;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孙琳;我国兽药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杨少波;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专业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于大伟;我国转基因种子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刘超;论股东派生诉讼及其在我国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高峰;量能课税原则与当代中国税法改革的理念转换[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王小娜;论行政授权[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罗培新;;填补公司合同“缝隙”——司法介入公司运作的一个分析框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陈小文;程序正义的哲学基础[J];比较法研究;2003年01期
3 熊跃敏;诉讼上和解的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3年02期
4 郭道晖;权力的多元化与社会化[J];法学研究;2001年01期
5 沈岿;;司法解释的“民主化”和最高法院的政治功能[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幼祥;;团结需要同心维护[J];宁波通讯;2011年11期
2 孟俊华;段婷;;关于征地补偿纠纷的调查报告——基于武汉市、鹤壁市的调查[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禾木;;把团结作为终身素质追求[J];西南民兵;2010年02期
4 张艳艳;范金鹏;;论我国法院推进ADR[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5 许红霞;;完善消费者权益纠纷解决机制的思考[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龙明礼;;和谐社会视野下行政性ADR的价值[J];人民论坛;2011年24期
7 刘珍;;浅析仲裁员的责任承担[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9期
8 曹兴霖;;团结,凝聚——钢筋混凝土的哲学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3期
9 梁宏辉;;论我国农村纠纷的行政调解解决[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10 欧广远;张林海;;纠纷多元解决视角下的小额诉讼程序建构研究[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淳锷;;公司法实施的激励机制研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王娟;;浅议团队精神[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建怀;;浅谈内部会计控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中部地区物流产业体系建设论坛专辑[C];2008年
4 徐军;常永明;;论纠纷解决机制视野下的环境信访制度[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强;;我国关联公司的公司法规制[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吴志刚;;加强内部风险防范控制 推动百年徐矿又好又快转型发展[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齐平;;我国民营企业诚信问题的对策思考[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艳平;;会计监管:信息披露的理性选择[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张险峰;;浅谈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烟草行业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2008年
10 叶晓峰;;加强内部专卖管理监督 促进行业稳定健康发展[A];广西烟草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晴川;泰外长说:亚洲要繁荣内部需团结[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2 平文艺;裁决:所有者的权力[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3 辽检;团结出战斗力 团结出凝聚力[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刘晓鹏;我国正推动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N];人民日报;2008年
5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院长 汤黎明;探索多元纠纷解决机制[N];人民法院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吕坤良 本报实习生 赵彦杰;“老先进”的新实践[N];人民法院报;2009年
7 记者 陈永辉;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国际研讨会举行[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徐光明;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多元纠纷解决机制[N];人民法院报;2008年
9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 蒋浦;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现状与路径选择[N];法治快报;2009年
10 忠言;苏州创新涉台纠纷解决机制[N];江苏法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仇晓光;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2 金玄武;我国公司现物出资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平力群;公司法变革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演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何兰萍;动荡中的扩张——晚清外商在华工业之若干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5 贾翱;公司法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胡伟;控股公司控制权法律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王庆丰;后形而上学时代的辩证法理论[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李卓;公益诉讼与社会公正[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马国强;和谐社会视阈中的纠纷解决机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遐辉;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问题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华锋;论控制股东的信义义务及违信责任[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乔;公司法缺省性规则价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杨洁;一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谢迪;论关联交易中控制股东的信义义务[D];吉林大学;2010年
6 甘国露;论股份公司控制股东的义务[D];延边大学;2010年
7 郭晓勋;我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8 欧阳晨;董事罢免立法规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柏青;股东会召集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刘欣;论瑕疵出资股东对公司责任的法律性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255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225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