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票期权法律制度探讨
[Abstract]:The research of stock option system is more and more seen in the article of economics research. The close relation between economy and law makes it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s a kind of legal system. In particular, stock options in company law, securities law is more discussed by people. In view of the causes of stock options in the current theory and practice in China, and in view of the necessary stock sources and the scope of stock option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ock option system, this paper relates to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Company Law of our country.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法学院 郑州大学法学院 河南财经学院
【分类号】:D922.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维德;借鉴美国股票期权制 构建新型企业激励约束机制[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9年12期
2 ;股票期权奖励可推广[J];领导决策信息;1999年33期
3 杨芳;推行股票期权完善企业激励机制[J];理论导刊;2000年06期
4 莫宇宏,王安;一个股票期权激励模型[J];企业管理;2000年08期
5 王阳;股票期权是完善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形式[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陈志军,孟执芳;经理人员的激励与股票期权问题[J];理论学习;2000年05期
7 王松德,赵锦燕;股票期权及在建立经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中的作用[J];学习论坛;2000年07期
8 黄敏;薪酬制度中股票期权的法律问题[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5期
9 彭世平;创业企业实行股票期权的法律障碍及问题分析[J];南方金融;2001年06期
10 徐智斌;股票期权:一种新的激励机制[J];理论导刊;200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承耀;;利润分享制与经营者激励[A];跨世纪的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黄群慧;;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模式比较[A];跨世纪的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郝梅瑞;;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新趋势[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闫敏;刘远航;;美国企业家选拔激励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方巍;方彤;郑德玲;;基于道德风险模型的股票期权内涵理论的研究[A];第二十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2001年
6 ;前言[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王光明;;非上市公司条件下的股权激励—国有外贸企业改制的一种模式选择[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范丽霞;张照东;;股份期权的法律问题及立法建议[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王光明;;非上市公司条件下的股权激励——国有外贸企业改制的一种模式选择[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韩鹰;;股票期权的发展现状、法律障碍及其对策[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冬亮;中国企业期权四大案例[N];北京科技报;2000年
2 苟盛;股票期权多数人说要[N];北京科技报;2000年
3 记者 焦炯;中关村八家高新企业试行股票期权[N];北京日报;2000年
4 朱海林;G4+1公布关于股份支付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的讨论稿[N];中国财经报;2000年
5 王国华 张平国;美国股票期权制度及其税收政策[N];中国财经报;2000年
6 刘兴华;股票期权制——我们能搞吗?[N];中国电力报;2000年
7 记者 林木;网络公司薪水有谱没谱[N];财经时报;2000年
8 高尚全;财富约束与风险成本[N];财经时报;2000年
9 高尚全;价格、对象及法规[N];财经时报;2000年
10 高尚全;期股的体制前提[N];财经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开位;企业经营者知识资本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2000年
2 杨南方;现代企业经理股票期权(ESO)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3 王剑;经理股票期权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郑贤玲;股票期权制理论与实践[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兰邦华;经理人员股票期权制效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陈朝龙;中国国企低效率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7 苗荣祥;经理股票期权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8 孙武斌;股票期权的激励机制、激励效应与绩效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9 李仁良;企业价值管理——战略、融资、投资和绩效[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胡经生;经理股票期权:作为凸性激励的相关问题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泉;论股票期权的法律问题[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2 庄严;关于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探讨[D];厦门大学;2001年
3 贵芸;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我国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4 张士光;股票期权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5 梅小安;经营者股票期权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6 李驭萍;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7 陈燕萍;国有企业分配改革中的股票期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谢芝玲;建立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法律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9 邓鹏;我国股票期权会计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10 杜靖;高科技企业股票期权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3545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354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