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国际视角下的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的法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04 06:48
【摘要】: 本文的基本命题是:健全和完善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机制,是保证我国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在现今国际资本市场中正常发展的关键。 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作为私募股权投资的一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2007年3月1日《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生效,以及2008年《信托公司私人股权投资信托业务操作指引》的正式出台,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会。目前,学界对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对于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的研究则寥寥无几。针对目前学界研究的不足,本文总体的思路设计是:从国际上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的制度内涵及运行模式入手,通过对退出机制的功能及重要性分析,考虑现行法律制度下信托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要实现、退出所遇到的法律障碍,从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的微观层面提出解决的方案,同时站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视角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提出完善的建议。 针对本文的基本命题,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国际上对于私募股权基金的认识,指出国际上对于私募股权基金的通常定义,即它是指通过非公开的方式,向特定对象募集资金,用于对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基金。同时指出,国际上私募股权基金的定义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认识,而由于我国的私募股权发展较晚,还没有划清与风险投资的界限,故在我国私募股权基金与风险投资基金基本两个概念可以通用。明确了这点,就意味着下文进行的所有论述,均同时适用于私募股权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接下来,文章对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制度内涵进行了分析。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是信托与私募股权基金的结合,反映的是资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和投资人之间的信托关系。通过本部分的论述为后文的展开奠定了基本的出发点。 本文的第二部分对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机制进行了论述。首先,对退出机制进行了界定,明确了本文所研究的退出机制仅仅是指私募股权基金在其所投资的企业发展成熟或相对成熟之后,通过转让其在所投资的企业中的股权,来实现资本增值收益的机制以及相关的配套制度安排,而不包括投资者从基金中分得收益后退出。其次,本文研究了退出机制的重要性及其功能。文章指出退出机制是资本循环的关键环节,能否成功退出不仅关系到前期投入的资金是否能收回,而且还关系到资本循环能否顺利进行下去。只有通过退出,私募股权基金的资本才能实现再循环,同时此次私募股权投资的资本收益才能实现。同时,本文还指出了退出机制的一系列功能:通过退出机制,私募股权投资获得投资收益,补偿投资者承担的高风险;正因为有了退出机制,才能凸显投资价值,评价私募股权投资活动;有了退出机制,才能更好的吸引社会资本,促进私募股权投资的有效循环。这一部分内容为后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文章的第三部分论述了国际上私募基金的主要运作模式及主要的退出模式。运作模式主要包括有限合伙型、契约型和公司型。国际市场上私募股权基金最佳的退出模式是首次公开发行(IPO)退出,而运用最为广泛的退出方式是出售退出,其他方式还包括了清算退出。通过此部分的论述,为后文分析我国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在国际市场上的退出奠定了国际视角。 文章的第四部分比照第三部分列举的国际上通行的几种退出方式,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方式的法律障碍。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托登记制度,导致被投资企业在上市时由于不能确定股东代持关系而被上市拒之门外,从而阻碍了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通过IPO实现退出。另外,由于《公司法》的有关规定,阻碍了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实现退出。同时,我国的产权交易制度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由于存在种种的阻碍,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在实务操作中往往另辟蹊径寻找退出的策略。本文在此,通过对实践中几只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退出运作的分析,从微观层面研究了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自身在实务操作中的退出策略。 文章最后一部分,放眼宏观,从国际资本市场的角度,针对我国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的现实需求,结合第四部分的分析,提出了相关法律制度完善的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借鉴外国经验发展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买壳上市、海外上市法律制度以及健全场外交易平台。这部分内容也是本文的落脚点。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2.28;F832.51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旭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法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李子阳;信托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上市退出的法律障碍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姚强;我国信托型股权与创业投资的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99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399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f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