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司法裁判困境及若干解决思路

发布时间:2019-02-20 22:00
【摘要】:《公司法》修订后,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已获得强行法上的依据。公司社会责任承担之实际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司法救济的有效性。然而,当前公司社会责任的含义模糊不清,法官负担过于繁重使其对不确定的规则缺乏解释热情,而且,商业裁判素养的缺乏,也使得法官无法对公司社会责任这一弹性极强的案件作出裁断。目前亟需搭建更具说服力的理论框架,避免公司社会责任沦为"企业办社会"、"政府摊派企业"之"正当性"基础。除此之外,还应考虑由商务部等部门组织各行会或商会组织根据本行业实际情况,颁布《公司社会责任规范指引》,以利法官在裁判具体案件时妥为考量;最高人民法院亦可在《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中发布一批事涉公司社会责任的典型案例,为下级法院提供事理上的逻辑支撑。
[Abstract]:After the revision of the Company Law, the company should bear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has obtained the basis of the compulsory law. The actual performance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depends to a great extent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judicial remedies. However, the current meaning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ambiguous, the heavy burden of judges makes it lack of enthusiasm for interpretation of uncertain rules, and the lack of competence in commercial adjudication. It also makes it impossible for judges to rule on the flexible case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t present,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set up a more convincing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avoid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eing reduced to the "enterprise-run society" and the "legitimacy" basis of "government-apportioned enterprises". In addition,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and other departments should also consider organizing trade associations or chambers of commerce to promulgate the guidelines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industry,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judges to give due consideration to the decision of specific cases.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can also publish a number of typical cases involv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the China trial cases to provide logical support for the lower courts.
【作者单位】
【分类号】:D922.291.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晓辉;;经济民主与社会正义——竞争法的深层底蕴[J];当代法学;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刘丹;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刘秉龙;中国合作经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洋;论议会经济民主[D];湖南大学;2005年

2 郭利芳;公司社会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宋树娟;公司的社会责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胜春,刘文华;公司并购防御的法律规制[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2 徐海燕,张新宝;商法学研究述评[J];法学研究;1998年01期

3 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与公司的社会责任[J];法学研究;1998年05期

4 吴晓梅;浅论加强公司的社会责任[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5 张士元,刘丽;论公司的社会责任[J];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年06期

6 余莹;论公司法的理念及变迁[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7 何易;试论跨国公司的责任理论——法律责任与社会责任比较研究[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8 何炼红,阳东辉;当代公司法理念的更新与发展[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年02期

9 刘俊海;挑战股东利益最大化——美国近年非股东利害关系人立法研究[J];国际贸易;2002年07期

10 梁静溪;论目标公司反收购决策权的归属及行使[J];学术交流;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饶小静;;新《公司法》下的公司环境责任[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俊海;论独立董事制度(中)[N];国际商报;2001年

2 高云;陆占奇;将公司的社会责任纳入法制轨道[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

3 ;劳动者与企业权益保障[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

4 记者 马吉军;超市要诚信“上帝”须设防[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5 朱彬 黄玫   ;SA8000可能成为出口新壁垒[N];中国纺织报;2003年

6 ;欧洲质量组织 关注企业的社会环境[N];中国质量报;2003年

7 朱彬 黄玫;社会责任标准筑就新贸易壁垒[N];国际商报;2003年

8 戴炳仁;不可忽视的SA8000[N];中国国门时报;2003年

9 刘玉方;生产守则运动与劳工权益保护[N];经济参考报;2003年

10 朱彬 黄玫;SA8000:企业不得不面对的新规则[N];经济参考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艳梅;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李伟;生态关系视角下的企业战略联盟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6年

3 沈洪涛;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财务业绩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志强;论职工持股制度[D];郑州大学;2000年

2 周述荣;论公司社会责任与我国董事制度[D];黑龙江大学;2003年

3 熊莉君;公司社会责任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4 赵松;论董事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D];四川大学;2003年

5 明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6 黎霞;股份有限公司权力机关改造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刘艳丽;公司社会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姚家琪;论公司职工权益的法律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蒋艺;基于公司社会责任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易东初;完善我国公司慈善捐赠制度的法律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27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427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7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