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市公司高管落马看公司监事会职能弱化及相关法律的缺失
[Abstract]:There is a common problem of supervision imbalance in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and the incidents involving executives of listed companies are clear evidence. The reason lies in the virtual structur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Company Law, which is generally dominant in listed companies and the existing Company Law,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 lacks substantive supervision and restriction power, and is unable to take on the supervision responsibility for the illegal acts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executives under the control of major shareholders. It gave it the urge to dance on the tip of the knife. Therefore,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as a breakthrough, 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strengthen the legal status of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 and design an effective supervision mechanism. Its function is to supervise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managers on behalf of the majority of stakeholders.
【作者单位】: 兰州商学院会计学院;
【分类号】:D922.287;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人骥,刘春江;股权结构、股东保护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J];财贸经济;2005年02期
2 吴晓求;股权流动性分裂的八大危害——中国资本市场为什么必须进行全流通变革[J];财贸经济;2004年05期
3 李维安,张亚双;如何构造适合国情的公司治理监督机制——论我国监事会的功能定位[J];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02期
4 高旭军;“公司监督机制失衡症”和独立董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李维安,王世权;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绩效评价与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5年01期
6 “国有股减持”课题组;国有股减持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J];改革;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辉;浅议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问题[J];商业研究;2005年18期
2 张凤;;公司治理结构与现金持有量[J];商业研究;2006年10期
3 顾纪生,钟伟;多元减资:比“减持”和“以股抵债”更广的国有股退出视角[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2期
4 孙芳城,李孝林,李红;论建设统一的公司内部经济监督机制[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5 杜昱,田屹;股份公司权力机关构造浅析[J];当代法学;2002年10期
6 李晓鹏;陆震;;股权分置改革的思考[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03期
7 陈德胜;雷家殨;冯宗宪;;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集中型股权结构的问题与对策综述[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4期
8 金晓云;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9 张前;吴兰飞;;从会计学视角透析我国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张凤;黄登仕;;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对融资时机偏好的影响[J];系统工程;2005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武;公司治理研究:股权结构与治理机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2 沈维涛;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股权结构与治理结构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张伏波;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邵少敏;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张长起;中国股票市场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刘延龄;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姜鑫;论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关系的和谐性[D];吉林大学;2005年
8 戴志敏;国际风险资本运作、退出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周秀云;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10 陈立泰;转型时期中国上市公司绩效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晓玲;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胡英鸽;股权分置改革市场效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3 王清智;对国有股减持的深入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4 徐永强;湖南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优化途径分析[D];湖南大学;2001年
5 黄蔚;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对策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6 邓秋云;场外交易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7 刘作书;论中国证券市场所有制结构的优化问题[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8 徐艳云;论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价格竞争问题[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9 周军;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10 江伟;资本结构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曙光;控制内部人控制[J];经济研究;1996年06期
2 孙永祥,黄祖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J];经济研究;1999年12期
3 陈小悦,徐晓东;股权结构、企业绩效与投资者利益保护[J];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4 徐晓东,陈小悦;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5 王信;从代理理论看上市公司的派现行为[J];金融研究;2002年09期
6 吴晓求;金融的过去、今天和未来[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益芳;;完善监事会监督职能的几点建议[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8期
2 张晓雯;;试论我国上市公司中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7期
3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省管企业监事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J];山东政报;2011年12期
4 王勇;;公司治理法律风险防范[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年11期
5 司伟;王灯;;公司监事无权提起知情权诉讼[J];人民司法;2010年22期
6 杨海兰;;我国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7 马雅玲;;完善我国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刍议[J];理论导刊;2011年08期
8 吴凤君;刘伟;;公司的社会责任与治理结构:影响—问题—变革[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9 山东省国资委课题组;汲斌昌;石长河;;国资监管机构行权履职的指针——对实施《企业国有资产法》的意见和建议[J];国有资产管理;2010年04期
10 程栋;;法律视野下公司治理结构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幽深;;我国公司监督机制的反思与重构[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2 张立先;;论股份有限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A];深化企业改革的法律问题[C];2000年
3 张国平;;公司法人治理中的职工参与[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4 王芳;德全英;;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若干问题的思考[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5 李明辉;白云霞;;监事对财务报告之法律责任[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唐金龙;;论上市公司质量的法律保障[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7 郭小东;罗雪光;;论独立董事制度——兼谈其与监事会制度之职能协调[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张兴亮;;我国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兼谈独立董事的功能及其与监事会的分工[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9 沈之斌;;完善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及其运作机制[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A];2006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万新 编辑整理;巴西内部审计简介(上)[N];中国审计报;2010年
2 王保树(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监事会改革的目标:适应监督的要求[N];法制日报;2004年
3 张裕国;对发挥国企监事会作用的法律思考[N];首都建设报;2009年
4 记者 白德斌;依法加强对省属国有金融机构监督[N];甘肃日报;2009年
5 范浩里;从法人形式看公司的治理机制[N];晋中日报;2010年
6 ;《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暂行条例》[N];工人日报;2001年
7 栾鑫;公司监督机制改革的七大思考[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张良;国美自行组阁三联已请示监管部门[N];上海证券报;2009年
9 ;吉林省省直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管理办法(试行)[N];吉林日报;2002年
10 周群利;新《公司法》有何新规定(六)[N];海南农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世能;公司监督机制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2 王林清;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法律构造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吴茂见;国有控股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许水源;金融控股公司之监察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章晓洪;股东派生诉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吴再丰;我国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庞梅;法律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杨蕾;公司对员工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石赐亮;公司监督机构制度改革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王旭东;股东参与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筱瑜;关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思考[D];郑州大学;2004年
2 张进;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的完善[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3 王晓慧;论我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构建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宋鹏;中国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制度法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薛冰;监事会实效性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07年
6 沈晶;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孙瑞;论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的稳健引入[D];外交学院;2004年
8 胡建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法律思考[D];武汉大学;2005年
9 余阶群;现代公司内部监督机关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战荣;论我国公司监事会职权的构建与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73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473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