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论股份交换制度在我国的推进与适用

发布时间:2019-07-20 06:57
【摘要】:尽管与其他企业并购方式相较而言,股份交换制度在保护少数股东权利方面有其不足,但却更有利于追求经营集团化以及便捷和高效化等企业并购目标和本质的实现,因而其已逐渐成为国外上市公司进行并购所普遍采用的工具。目前股份交换制度在我国尚未得到确立,但《公司法》、《证券法》的修改已经为该制度在我国境内的推行预设了一定的制度适用空间,当前亟需解决的是进一步扫清现有立法中的障碍,为股份交换这种并购方式的推进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撑。
[Abstract]:Although compared with other M & A methods, the stock exchange system has its shortcomings in protecting the rights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but it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pursuit of corporat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such as collectivization, convenience and efficiency, so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a common tool for foreign listed companies to carry out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t present, the stock exchange system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in our country, but the revision of the Securities Law has preset a certain system applicable spa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in our country. What needs to be solved urgently is to further clear the obstacles in the existing legislation and provide a good institutional support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M & A mode of stock exchange.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F279.2;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世峰,闫建功;论转投资对传统公司法理念的冲击与挑战[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周剑龙;;日本公司法制现代化中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张军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法理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培新;;填补公司合同“缝隙”——司法介入公司运作的一个分析框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薄燕娜;;公司立法理念的选择——以中西法律传统比较为视角[J];比较法研究;2006年03期

3 刘远景;解析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中存在的问题[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程宗璋;我国风险投资的法律问题探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5 张建伟;张锐;;美国内幕交易执法理论演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雷晓冰;;我国股东表决权信托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法学;2007年01期

7 郜庆;归入权制度的主要法律问题研究[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赵学刚;李云婕;;论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规制——以有限责任公司的适应性为中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吴一平;;股东派生诉讼之比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朱春叶;;狙击表决权行使和收益权的分离——以外观为视角析境外之相关规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进良;中国改革中的企业并购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薄燕娜;股东出资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陈柳裕;新中国民营经济法律制度之变迁[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王宏利;企业并购绩效与目标公司选择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郭占力;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刘贵祥;论债权保护在公司法制中的优先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徐彦冰;公司清算法律制度之国际比较[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8 权赫在;股份公司股东相互之间诚信义务的法理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9 高振勇;票据法律制度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胡晓静;论公司治理中的利益平衡[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波;论并购实施后的企业整合[D];西北大学;2001年

2 李长宏;证券投资基金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杨家麒;有限责任制度与公司债权人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张波;论公司购并中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5 陈书鹏;公司资本制度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6 张悦;我国上市公司外扩型资本运营战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7 高子剑;论一人公司的法律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8 杨巍;公司经理权法律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9 吴学瑜;MBO在国企改革中的可行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10 吴伟;我国证券市场要约收购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滨,曹顺明;股东派生诉讼的合理性基础与制度设计[J];法学研究;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艾洋;;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2 崔瑾;;关于企业并购动因几点分析[J];企业导报;2011年12期

3 周才胜;;企业并购后的整合与管理探究[J];会计师;2011年09期

4 Charles Tilley;;并购的四个前提[J];竞争力;2009年12期

5 曹培;;对企业并购动机的简要评述[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6 李梅泉;;国内外企业并购研究文献综述[J];时代金融;2011年17期

7 赵婷钰;王晓春;;浅析企业并购中的风险成因与控制[J];中国商贸;2011年24期

8 蔡文杰;;企业并购中财务问题的探讨[J];金融经济;2005年06期

9 耿云江;王琦;;企业并购中融资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1年06期

10 吴俊卿;;企业并购制度实务层面之问题与对策[J];金融经济;2005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倩雯;陈炜;;基于竞争力的企业并购类生物模拟[A];第九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五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陈雪;;浅析民营快递企业的发展趋势[A];2012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中国民营企业并购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4(2006-2007)[C];2007年

4 郭政;季丹;;基于先进质量文化引导的企业并购[A];质量——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5 林子铭;罗胜文;管金富;苏雅惠;何靖远;;企业并购后信息整合策略之个案研究[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刘艳;;企业并购后的信任机制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秀兰;张旭;;企业并购绩效实证分析[A];第九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培勤;郑凯方;;企业并购定价的拍卖竞价博弈[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9 于兆吉;毛强;刘秀晨;;基于实物期权方法的企业并购决策方法的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10 郭思永;张鸣;;企业并购与高管薪酬——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曲宏政;企业并购难在哪[N];中国改革报;2000年

2 实习记者 徐畅;蔡敏勇:我国企业并购活跃[N];中国证券报;2008年

3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 尹家绪;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并购之道[N];学习时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温娜;普华永道举办企业并购新闻发布会[N];财会信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苗燕;并购贷款推出将增加企业并购手段[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华中科技大学 鲁耀斌 杜生鸣;企业并购中的“蛇吞象”现象[N];人民日报;2009年

7 华中科技大学 鲁耀斌 杜生鸣;如何看企业并购蛇吞象[N];中国能源报;2009年

8 记者 田晶;一月企业并购锐减建筑业居首[N];中国企业报;2009年

9 驻广东记者方筝 通讯员林若谷;中德探索企业并购技术出让对接[N];中国建材报;2009年

10 本报特派记者 肖隆福;支持两地企业并购 盘活闲置资产[N];东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洁梅;企业并购后的知识整合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谢学军;企业并购中的知识转移与知识整合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韩鹰东;战略驱动型企业并购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尹红婷;企业并购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李铁瑛;中国企业横向整合管理模式选择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吴进良;中国改革中的企业并购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徐祥华;企业并购机制与政策论[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8 史红燕;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控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郭冰;企业并购中的组织学习效果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李江;企业并购中政府干预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文美;企业并购的经济学分析[D];湖南大学;2002年

2 李刚;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诺;企业并购中的国家安全审查[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可;企业并购的效率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5 郑浩昊;我国企业并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胡晓;企业并购与文化整合——由一个案例引起的思考[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王雪珍;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8 陈念;企业并购整合风险的识别[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张津源;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企业并购价值的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10 代立梅;我国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16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516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9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