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从强制回赎权出发看股份回购制度改革

发布时间:2017-03-22 13:01

  本文关键词:从强制回赎权出发看股份回购制度改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强制回赎权是私募股权投资实践中的一项重要权利,对于促进私募股权投资效率、保证投资人利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强制回赎权需要通过公司法上的股份回购制度来实现,,但我国公司法的股份回购制度并未给安排强制回赎权留下足够的空间。各国关于股份回购的立法模式不尽相同,美国采取“原则允许、例外禁止”,德国则是“原则禁止、例外允许”,日本近年的商法和公司法改革也大大放松了对股份回购制度的规制,台湾地区的立法模式则与我国的立法模式较为接近。相比于国际立法的先进经验,我国的立法模式不论是从立法原则和立法技术看都颇见疏漏,不乏需要调整、改进和完善之处。 本文共四万字,分为五章。 第一章提出本文所要论述的主要问题。首先对强制回赎权以及中国公司法股份回购制度的架构进行了探讨,发现强制回赎权与我国股份回购制度存在冲突,然后通过论述强制回赎权对于私募投资人的实际意义,点出放松对股份回购制度的规制以为安排强制回赎权创造空间的必要性。 第二章对股份回购制度的基本法理进行了研究。本章研究了股份回购制度产生的动因和经济功能,探讨了利用股份回购制度安排强制回赎权的经济意义,以及股份回购制度可能存在的弊端。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股份回购制度的比较立法。本章列举了美国、德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对于股份回购制度有代表性的立法模式,介绍了各国有关股份回购执行的详细规定,并对各国的立法模式与立法技术做出了理论评析。 第四章主要论述我国放松股份回购规则的可行性与完善路径。首先,通过与国际先进立法经验的比较,发现我国的股份回购制度在立法原则和立法技术上存在不足,且有必要对此进行改革。其后,笔者在股份回购的情形、资金来源、价格、程序、库藏时间、效力与责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立法建议。 第五章为结语,对全文的思路与观点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关键词】:强制回赎权 股份回购 资本维持原则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12.2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导言11-13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13-22
  • 第一节 强制回赎权简述13-14
  • 第二节 强制回赎权与我国股份回购制度的冲突14-18
  • 一、 公司法框架下的实现方式15-16
  • 二、 根据公司法第 143 条安排强制回赎权面临的问题16-18
  • 第三节 强制回赎权对于私募股权投资的意义18-20
  • 一、 强制回赎权对私募股权投资的经济意义18-19
  • 二、 强制回赎权对私募股权投资的博弈意义19-20
  • 三、 强制回赎权对私募股权投资的结构意义20
  • 第四节 摆脱制度与实践错位困境的通路——股份回购制度改革20-22
  • 第二章 股份回购制度的理论探讨22-30
  • 第一节 股份回购制度的经济功能22-25
  • 一、 优化资本结构、实现股价回归23-24
  • 二、 防范敌意收购24
  • 三、 实现员工持股24-25
  • 四、 降低公司运营成本25
  • 第二节 利用股份回购制度安排强制回赎权的潜在弊端25-28
  • 一、 与资本维持原则相冲突、威胁债权人利益25-26
  • 二、 与股东平等原则相冲突、可能被用作排挤中小股东的工具26-27
  • 三、 与“公司不能成为自己的股东”之理念相悖27-28
  • 第三节 利用股份回购制度安排强制回赎权的优点28-30
  • 一、 节约不必要的程序成本28
  • 二、 便于公司吸引新的投资人或灵活执行股权激励计划28-30
  • 第三章 股份回购制度的立法比较30-43
  • 第一节 美国对公司取得并库藏自己股份的态度30-34
  • 一、 美国股份回购制度的立法模式30-33
  • 二、 美国模式下实施强制回赎权的可行性33
  • 三、 对美国模式的理论评析33-34
  • 第二节 德国对公司取得并库藏自己股份的态度34-38
  • 一、 德国股份回购制度的立法模式34-36
  • 二、 德国模式下实施强制回赎权的可行性36-37
  • 三、 对德国模式的理论评析37-38
  • 第三节 日本对公司取得并库藏自己股份的态度38-40
  • 一、 日本股份回购制度的立法模式38-39
  • 二、 日本模式下实施强制回赎权的可行性39
  • 三、 对日本模式的理论评析39-40
  • 第四节 台湾对公司取得并库藏自己股份的态度40-43
  • 一、 台湾股份回购制度的立法模式40-42
  • 二、 台湾模式下实施强制回赎权的可行性42
  • 三、 对台湾模式的理论评析42-43
  • 第四章 放松股份回购规制的可行性分析及立法建议43-54
  • 第一节 放松股份回购规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43-47
  • 一、 中国股份回购制度立法与境外国家的差距43-45
  • 二、 放松股份回购规制的可行性45-47
  • 第二节 股份回购制度架构的立法建议47-54
  • 一、 允许股份有限公司取得自己股份的情形47-48
  • 二、 股份回购的资金来源与价格48-50
  • 三、 回购股份的数量50
  • 四、 公司取得并持有自己股份的信息披露制度50-51
  • 五、 回购股份的法律地位51-52
  • 六、 公司库藏回购股份的时间52
  • 七、 违法回购的效力与责任52-54
  • 第五章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8
  • 后记58-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慎实;论董事的民事责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2 胡鸿高;商法价值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王保树;“资本维持原则”的发展趋势[J];法商研究;2004年01期

4 蒋林;;库藏股制度的法律分析[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寿迪永,孙二平;中外股份回购现状研究及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11期

6 吴风云,赵静梅;期权、期股与企业激励机制创新[J];经济学家;2000年04期

7 刘惠明;严骥;;股份回购的弊端及防范制度研究——以日本法为借鉴[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李燕;;论上市公司收购中目标公司的董事义务[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03期

9 施天涛,孙逊;公司取得自己股份法律问题研究[J];政法论坛;2002年04期

10 朱慈蕴;公司资本理念与债权人利益保护[J];政法论坛;2005年03期


  本文关键词:从强制回赎权出发看股份回购制度改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1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61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e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