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的股权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17-04-12 14:02
本文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的股权问题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目前商事领域采用外观主义标准,《公司法》规定行使股东权利的依据是股东名册,但是在司法解释三中的隐名股东问题上实际上采用了实质主义标准,一定程度上承认了隐名股东的股权。公司法的立法缺失、司法解释的不足导致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混乱局面,确定隐名股东、明确股东资格认定标准、确定隐名股东享有的股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我国公司法及司法解释对隐名股东的保护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在借鉴国内外立法情况的基础上,对我国的隐名股东制度提出完善的建议。本文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隐名股东制度的概述部分,主要对隐名股东的概念、特征、相关概念以及股东股权作简要论述。第二部分分析隐名股东享有的股权。第一,分析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主要涉及到隐名股东与公司、显名股东之间的法律关系。在隐名股东与公司的法律关系中,主要涉及到形式主义说、实质主义说和折衷说观点,笔者认为折衷说在认定公司股东资格的时候区别内外部关系比较合适。在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的法律关系中,主要涉及到借贷说、合伙说、信托说和代理说,笔者认为代理说比较符合隐名股东的特征。第二,基于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分析隐名股东享有的股权,认为隐名股东享有部分自益权(股利分配请求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不享有共益权。第三部分介绍我国目前的立法现状,主要涉及到《公司法》及司法解释三的规定,发现我国立法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介绍国外立法的情况,主要分析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在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及股权行使方面的情况,找出对我国立法之启示。第五部分是隐名股东制度立法完善的构思。第一,针对《公司法》存在的问题,建议明确隐名股东的概念、股东资格认定的标准以及享有的股权。第二,针对司法解释存在不足之处,建议完善隐名股东产生的纠纷制度、规避法律禁止性规定的资格否认制度、显名股东的强制披露制度、隐名股东的责任承担制度。
【关键词】:隐名股东 股权 股权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7
- 一、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股权概述7-9
- (一)隐名股东概述7-8
- (二)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股权概述8-9
- 二、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的股权分析9-15
- (一)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9-12
- (二)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之股权12-15
- 三、我国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股权的立法现状与不足之处15-18
- (一)我国隐名股东股权的立法现状15-16
- (二)我国隐名股东股权规定的不足之处16-18
- 四、国外关于隐名股东股权的立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18-22
- (一)国外关于隐名股东股权的立法情况18-20
- (二)国外隐名股东股权立法对我国的启示20-22
- 五、我国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股权的立法完善22-26
- (一)完善我国隐名股东股权的法理基础22
- (二)完善我国隐名股东股权的立法建议22-26
- 结语26-27
- 参考文献27-29
- 致谢29-3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顾梁莎;;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法律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36期
2 李慧;岳筠梓;;隐名出资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J];法制与社会;2012年36期
3 赵旭东;顾东伟;;隐名出资的法律关系及其效力认定[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的股权问题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1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01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