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论我国预期合同侵权的制度构建

发布时间:2017-04-14 14:13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预期合同侵权的制度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预期合同侵权问题已经得到英美法系国家的足够认识,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大陆法系国家却没有相关问题的明确立法,在我国的研究也很薄弱。有关预期合同关系的界定、缔结利益的性质、是否应该对此利益赋予法律上的保护,以及怎样保护都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预期合同并不是一种合同的分类,而是预期合同关系的简称。预期合同关系是指在合同成立前阶段,当事人双方为达成合法有效的合同而在接触、磋商的缔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法律关系。这种关系对交易的达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却不在法律的保护之内,其中蕴含的缔结利益容易受到第三人的损害。 我国有必要建立预期合同侵权制度,首先,,缔结利益从性质上是一种机会利益,对机会利益的损害不同于普通的财产损害,而是一种纯粹经济损失。虽然各国对纯粹经济损失的保护都持保守、严谨态度,但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倾向于为那些较为重要的纯粹经济损失提供救济。其次,保护缔结过程中当事人享有的机会利益不仅是对交易安全与正义内容必要补充,而且还有助于保持交易效率的稳定与持续发展。再次,《侵权责任法》第2条属于大的一般条款,不仅保护民事权利而且也保护民事利益。从我国侵权法的实际情况来看,缔结利益正是一种民事法益,属于我国《侵权责任法》的保护对象。最后,由于预期合同关系中没有合法有效的合同存在,合同法无法为预期合同关系提供救济。而公司法虽然对机会利益提供了一些保护,但范围有限无法全面保护所有的商业机会类型。由侵权法为预期合同损害提供救济不仅有国外立法的借鉴,而且从侵权法的功能以及保护对象来看,由侵权法对预期合同关系提供保护都具备合理性。 关于我国预期合同侵权立法构建问题,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对有关问题的处理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英美法系对预期合同侵权的研究与应用历史悠久,起源于罗马法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其研究也不断深入。至今,美国法已经发展出完备的理论,并且越来越多的州法院接受了有关问题的诉讼,美国法中预期合同侵权构成要件的内容也发展成熟。大陆法系没有相关问题的具体立法,但是其对纯粹经济损失的保护方式却可以提供一定的启示。大陆法系国家的一般条款如何规定关系到法律保护对象的范围如何,德国侵权法和法国侵权法的一般条款都普遍保护权利和利益,这种较宽阔的一般条款为保护缔结利益提供了可能。因而《侵权责任法》第2条引领下,预期合同侵权行为属于一般民事侵权行为,应该由损害事实、过错以及因果关系三个要件构成,但是行为人在正当竞争、履行职责以及诚实信用的情况下,其损害预期合同关系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关键词】:预期合同关系 缔结利益 纯粹经济损失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2
  • 1 第三人干涉预期合同的一般问题12-21
  • 1.1 问题的引出12-13
  • 1.2 预期合同释义13-15
  • 1.2.1 预期合同的语义选择13-14
  • 1.2.2 预期合同关系的界定14-15
  • 1.3 预期合同关系的特点15-17
  • 1.3.1 一般性特点15-16
  • 1.3.2 独有性特点16-17
  • 1.4 第三人干涉预期合同关系的表现形式17-21
  • 1.4.1 以行为发生的时间点为标准17-18
  • 1.4.2 以第三人干涉预期合同关系的行为方式为标准18-19
  • 1.4.3 以损害行为实施者是否为竞争者为标准19-21
  • 2 第三人干涉预期合同法律调整的必要性21-29
  • 2.1 对缔结利益的保护21-26
  • 2.1.1 缔结利益的存在21-22
  • 2.1.2 缔结利益的性质22-24
  • 2.1.3 缔结利益损害:纯粹经济损失24-26
  • 2.2 对交易安全的维护26-27
  • 2.3 对交易效率的促进27-29
  • 3 第三人干涉预期合同问题的比较研究29-39
  • 3.1 英美法系的预期合同侵权制度29-35
  • 3.1.1 英美法系预期合同侵权制度的研究现状29-34
  • 3.1.2 英美法上预期合同侵权制度的构成要件34-35
  • 3.2 大陆法系对第三人干涉预期合同的处理35-39
  • 3.2.1 大陆法系保护纯粹经济损失带来的启示35-37
  • 3.2.2 大陆法系第三人干涉预期合同的规制模式37-39
  • 4 对第三人干涉预期合同行为的制度选择39-49
  • 4.1 公司法上公司机会条款适用的局限性39-41
  • 4.1.1 我国公司法的公司机会条款39-40
  • 4.1.2 公司法未能对商业机会提供全面保护40-41
  • 4.2 合同法上缔约过失责任适用的否定41-43
  • 4.2.1 合同法对预期合同关系的保护41-42
  • 4.2.2 第三人干涉预期合同无法适用缔约过失责任42-43
  • 4.3 建立独立的预期合同侵权制度43-49
  • 4.3.1 侵权法救济的合理性43-45
  • 4.3.2 我国侵权法救济的可能性45-47
  • 4.3.3 预期合同侵权是与债权侵权的独立制度47-49
  • 5 我国预期合同侵权的立法构建49-54
  • 5.1 我国预期合同侵权之责任构成49-51
  • 5.1.1 过错49-50
  • 5.1.2 损害事实50
  • 5.1.3 因果关系50-51
  • 5.2 我国预期合同侵权的抗辩事由51-53
  • 5.2.1 行为人的行为出于合法竞争52
  • 5.2.2 行为人的行为出于履行职责52
  • 5.2.3 行为人的行为出于诚实信用52-53
  • 5.3 我国预期合同侵权的法条设计53-54
  • 结束语54-55
  • 参考文献55-57
  • 致谢57-58
  • 攻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58-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娜;第三人侵害合同缔结的责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王洪亮;缔约过失责任的历史嬗变[J];当代法学;2005年05期

3 李岩;;民事法益的界定[J];当代法学;2008年03期

4 王卫东;程乾平;;德国法上的纯粹经济损失分析[J];德国研究;2006年03期

5 马新彦;信赖与信赖利益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马俊驹,白飞鹏;第三人侵害合同缔结的侵权责任论纲[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7 叶秋华;刘海鸥;;论古代罗马侵权行为法的发展演变[J];法学家;2006年06期

8 格哈特·瓦格纳;高圣平;熊丙万;;当代侵权法比较研究[J];法学家;2010年02期

9 余立力;;试论信赖法律关系[J];法学评论;2006年05期

10 李云波;;第三人侵害缔约利益的救济基础[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洪亮;缔约上过失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永;第三人干涉合同缔结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预期合同侵权的制度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61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061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5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