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上市家族公司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约束机制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上市家族公司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约束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国美“黄陈之争”虽然结束了,国美控制权的投票表决,被认为是中国公司治理结构嬗变的一个转折点。职业经理人在现代企业里面,,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和自我定位,“陈黄大战”也将为中国众多家庭企业提供了一件可供仔细研究的经典案例,使得不断发展扩大的家族公司空前关注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股权激励问题,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和结束,中国股市迎来了崭新的“全流通”时代。股权激励逐渐成为中国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的新主题,如何在家族上市公司使股权对职业经理人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成为了焦点。 本文以2009年—2011年之间实施股权激励的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在股权激励约束理论的指导下,对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和约束体系进行研究,力求设计出适合现代家族上市公司发展的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约束制度。首先在理论部分本文的基本思路是介绍家族上市公司以及股权激励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接着以家族上市公司为案例进行分析股权激励约束机制下职业经理人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和董事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最后实证检验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作用机制的不尽完善,职业经理人实际拥有的权力比公司法中规定的权力要多,从而造成公司组织机构危机的潜在性,所以需要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和约束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本文采用了规范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注意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在实证分析之前,对家族上市公司的定义、股权激励的定义和内含进行界定;对股权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以我国沪深两市家族上市公司中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样本公司2009—2011年的最新数据资料,对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对公司的影响进行研究。 本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包括注重研究股权激励在家族上市公司的实际应用,并提出如何避免或减少职业经理人发生道德背叛行为。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试探性地研究创业股东怎样在资本运作中保留自己的权力。为建立和完善职业经理人的激励约束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家族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如何转型和完善这一研究将有利于丰富公司治理理论,有利于建立和完善职业经理人激励约束制度,有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家族上市公司 职业经理人 股权激励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51;F272.92;F276.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9-11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1-12
- 2 文献综述12-24
- 2.1 家族企业与上市家族公司的范畴界定12-15
- 2.1.1 家族企业的界定12-14
- 2.1.2 上市家族企业的界定14-15
- 2.1.3 职业经理人的职责与权限15
- 2.2 委托-代理关系15-17
- 2.2.1 国外研究现状15-16
- 2.2.2 国内研究现状16
- 2.2.3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16-17
- 2.3 与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关理论17-24
- 2.3.1 最优契约论和管理层权力论17-19
- 2.3.2 激励理论19-20
- 2.3.3 激励约束关系概述20-21
- 2.3.4 股权激励研究现状21-24
- 3 案例分析24-31
- 3.1 公司背景24-25
- 3.2 国美实施股权激励约束机制的概述25-28
- 3.3 对国美电器股权激励约束机制的分析28-31
- 3.3.1 国美股权激励约束机制引起国美股权之争原因分析28-29
- 3.3.2 国美股权激励约束机制对股权之争的启示29-31
- 4 我国上市家族企业股权激励约束机制现状分析31-42
- 4.1 我国上市家族公司股权激励现状以及特点31-36
- 4.1.1 我国上市家族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现状31-32
- 4.1.2 上市家族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效应的实证研究32-34
- 4.1.3 上市家族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特点34-36
- 4.2 上市家族公司股权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36-42
- 4.2.1 家族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约束机制相对不足36-37
- 4.2.2 家族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配套措施滞后形成制度不完善37-39
- 4.2.3 家族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潜在的负面影响39-42
- 5 完善上市家族企业股权激励约束机制的对策42-47
- 5.1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制度,全面支持股权激励的实施42-43
- 5.1.1 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和发展,促进股权激励有效实施42
- 5.1.2 税收、会计制度的完善42-43
- 5.1.3 增加股票期权的预留股份来源渠道43
- 5.2 完善上市家族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股权激励风险管理43-45
- 5.2.1 优化上市家族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43-44
- 5.2.2 公司要加强股权激励风险防范管理44-45
- 5.3 强化约束,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健全和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45-47
- 5.3.1 强化股权激励内在的约束机制45
- 5.3.2 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职责并强化其监管45
- 5.3.3 加强股权激励操纵的治理与防范45-46
- 5.3.4 建立和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46-47
-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50-51
- 致谢51-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冬梅;;高级职业经理人的心理契约 拿高薪为什么不舒服[J];英才;2006年04期
2 李彤;;陈晓是职业经理人的坏榜样[J];商界(评论);2010年09期
3 ;何享健的管理经[J];招商周刊;2007年18期
4 王国娜;牛春巧;;家族企业缘何难以牵手职业经理人[J];管理科学文摘;2005年11期
5 ;北京海川视野家族企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小永:经理人,留下你的企业“遗产”[J];纺织服装周刊;2010年34期
6 罗君名;段华友;;经理人期权激励及操作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2010年14期
7 韩俊梅;吴春波;;从国美之争议谁执权杖[J];管理@人;2011年01期
8 夏腾;;跳槽的陷阱[J];中外管理;2001年03期
9 宋文川;市场呼唤职业经理人[J];丝绸;2002年12期
10 张鸿;;麦桥:年薪30万元找个经理人[J];大经贸;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淑芳;金田;;股权激励公司的公司治理特征研究[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必国;周丹妮;;培养现代农业职业经理人,建设新型农业人才队伍[A];“培育创业人才,推进现代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雄;万迪f ;;金融机构“大而不倒”下高管最优股权激励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白丽英;陈宜安;;243名职业经理人人格测评报告[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徐宁;;股权激励对象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草案的经验证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苏芳芳;;本地化行业人才需求与挑战[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朱黎涛;;论激励[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8 李元勋;李瑞;;我国中级职业经理人的胜任力模型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9 陈亮;;中小企业对人才实行股权激励的政策研究[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10 曹阳;;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层股权激励实施现状的问卷调查与分析[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淑芳;国美股权激励 从家族制到职业经理人时代[N];中国经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张晓玲;三大战略区域频波动 万科股权激励受制调控[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3 周泓洋;国有上市公司需要个性化股权激励[N];中国企业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刘晓云;万科的节点[N];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
5 陈柏年;黄宏生:被逼迫着的自我超越[N];经理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陈静;推广股权激励 打造可信赖管理层[N];中国证券报;2011年
7 徐洁云;国美首推7.3亿港元股权激励[N];经理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董军;“职业经理人”唐骏:我已出发[N];中国经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张鹤 通讯员 童天盛;甬上职业经理人面面观[N];宁波日报;2009年
10 缪鹏
本文编号:373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73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