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公司社会责任法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0 23:05

  本文关键词:公司社会责任法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古典经济学认为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公司目的就是最大化股东利益。随着社会发展,公司迅速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并因此而产生了众多的社会问题。于是人们开始反思公司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是否应当对社会承担责任。这样,在美国首先产生了公司社会责任思想并提出了公司社会责任概念,伴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公司社会责任思想也不断发展成熟。现今,有关公司社会责任的思想已经发展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根据该理论,公司被认为是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为了各自的目的联合起来的一种有效率的契约组织,公司在最大化股东利益外,还应当对公司职工、债权人、消费者、所在社区等利益相关者以及环境与资源保护承担社会责任。 公司社会责任思想现虽已经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然而社会在不断发展变迁,每个时代都有其鲜明的特征,公司社会责任本身也有一个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并且这个发展演变过程会不断的持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也会对公司社会责任提出新的要求并赋予新的含义。同时,各个国家有其特定的发展阶段和具体国情,体现在我国的公司社会责任上就是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情下,当代中国的公司社会责任会有其独特的中国元素、时代要求和特性。 我国公司发展起步较晚,公司社会责任于九十年代才引进国内,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研究相对薄弱。在立法上,《公司法》也仅仅是宣示性地提出了公司社会责任,但是对公司社会责任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并未加以界定。并且,目前整个中国社会的公司社会责任意识并不强,公司社会责任并未成为我国公司有关立法的指导思想,公司社会责任的制度化水平还不高,更不用谈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统一指导下构建以《公司法》为有关公司社会责任的主要和基本法律规定,各相关法律法规互相配合的协调统一的公司社会责任法律体系。因此,加强对公司社会责任的研究,探求新时代下公司社会责任在中国现今的发展动态,挖掘现今中国社会对公司社会责任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在为公司社会责任界定一个相对清晰、具有中国特色且符合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现状范围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实践,针对我国法律规定的公司社会责任存在的不足,提出我国公司社会责任制度实现及完善的建议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分为以下四个部门: 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比较中外以及国际组织的公司社会责任概念,结合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具体国情,以卡罗尔的公司社会责任三维概念模型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提出了本文的公司社会责任概念。 第二部分主要是从公司社会责任思想产生与发展的角度剖析公司社会责任,通过追根溯源强化对公司社会责任的认识,深刻展现公司社会责任紧随时代发展的命脉而不断发展的特征,并为把握公司发展方向提供指引。 第三部分比较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与中国的公司社会责任法律实践,然后通过比较指出了我国公司社会责任法律实践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第四部分针对我国公司社会责任法律实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和完善我国公司社会责任法律制度的建议:明晰公司社会责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公司社会责任意识水平;优化公司组织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模式;明确立法目的,统一立法指导思想和立法尺度,加强公司社会责任的制度建设,构建公司社会责任法律体系;加强执法和司法,完善公司社会责任的监督和救济措施。
【关键词】:公司社会责任 法律研究 法律体系 利益相关者 公司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4
  • 绪论14-16
  • 第一章 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16-24
  • 第一节 国外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主要定义16-17
  • 第二节 我国学者对于公司社会责任的主要定义17-18
  • 第三节 国际组织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定义18-20
  • 第四节 公司社会责任分析与本文定义20-24
  • 1.4.1 公司社会责任概念辨析中的主要矛盾20
  • 1.4.2 公司社会责任定义解析20-22
  • 1.4.3 本文公司社会责任定义22-24
  • 第二章 公司社会责任的发展与演变24-31
  • 第一节 公司社会责任的萌芽24-26
  • 2.1.1 公司社会责任思想的产生24
  • 2.1.2 公司社会责任思想的历史论战24-26
  • 第二节 公司社会责任概念的确立及发展26-28
  • 2.2.1 公司社会责任概念的确立26
  • 2.2.2 公司社会回应26-27
  • 2.2.3 公司社会表现27-28
  • 第三节 公司社会责任的成熟: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28-29
  • 第四节 公司社会责任的进一步发展:公司公民29-31
  • 第三章 公司社会责任国外法律实践及标准31-38
  • 第一节 美国公司社会责任法律实践31-33
  • 第二节 欧洲公司社会责任法律实践33-36
  • 3.2.1 英国公司社会责任法律实践34-35
  • 3.2.2 德国公司社会责任法律实践35-36
  • 第三节 公司社会责任标准36-38
  • 3.3.1 美国经济优先权认证委员会(SAI)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36
  • 3.3.2 国际标准组织(ISO)的社会责任标准36-37
  • 3.3.3 欧盟的《公司社会责任框架标准》37-38
  • 第四章 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实践现状及问题38-48
  • 第一节 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立法现状38-42
  • 4.1.1 原则性规定38
  • 4.1.2 有关旁动者权益保护的主要规定38-40
  • 4.1.3 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要规定40
  • 4.1.4 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主要规定40-41
  • 4.1.5 有关公司慈善行为的主要规定41
  • 4.1.6 有关债权人权益保护的主要规定41-42
  • 第二节 我国公司社会责任法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42-48
  • 4.2.1 公司社会责任意识淡薄42-43
  • 4.2.2 公司社会责任含义不明确43-44
  • 4.2.3 公司治理结构不尽合理44-46
  • 4.2.4 公司社会责任法律体系不健全46-48
  • 第五章 我国公司社会责任制度的完善措施48-55
  • 第一节 明晰公司社会责任概念,提高公司社会责任意识水平48-49
  • 第二节 优化公司组织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模式49-51
  • 5.2.1 总体架构49-50
  • 5.2.2 董事会架构50
  • 5.2.3 监事会架构50
  • 5.2.4 利益相关者代表大会架构50-51
  • 第三节 完善公司社会责任立法,构建公司社会责任法律体系51-53
  • 5.3.1 明确立法目的,统一立法指导思想52
  • 5.3.2 统一公司社会责任立法尺度52
  • 5.3.3 加强公司社会责任的制度构建与完善52-53
  • 第四节 加强执法和司法,健全公司社会责任的监督和救济措施53-55
  • 5.4.1 公司社会责任的行政执法53-54
  • 5.4.2 公司社会责任的司法适用54-55
  • 结论55-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友苏;宁全红;;公司社会责任本土资源考察[J];北方法学;2010年01期

2 杨自业;尹开国;;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公司社会责任与治理机制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05期

3 罗培新;;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司法裁判困境及若干解决思路[J];法学;2007年12期

4 焦小霞;;论公司社会责任实现之公司捐赠[J];法制与社会;2010年02期

5 郭洋;;公司社会责任的误解及其层次化解决[J];法制与社会;2011年02期

6 韩艳英,张胜魁;论公司的社会责任[J];河北法学;2005年12期

7 瞿毅;施卫艳;;论中国公司法中公司社会责任的立法及其完善[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9期

8 马俊彦;;公司社会责任的范围[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06期

9 李建伟;;论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界定与实现机制建构——以董事的信义义务为视角[J];清华法学;2010年02期

10 王刚;张哲;;论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立法及其规制——兼评《公司法》的相关规定[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宋树娟;公司的社会责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安青邦;论公司社会责任的司法化[D];重庆大学;2010年

3 姜婷婷;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4 林森;公司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刘美平;我国公司社会责任法治化研究[D];烟台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公司社会责任法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7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467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3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