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刺破公司面纱——我国公司法人格反向否认制度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反向刺破公司面纱——我国公司法人格反向否认制度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经济实践中,公司特定股东的债权人可能希望将特定股东与公司视为一体,从而迫使公司对该股东个人债务承担责任;公司股东出于种种考虑,有时也会主动要求无视公司独立人格,将公司与该股东视为一体,从而使公司得以享受到本来只能由该股东享受的豁免或保护,这种情形被称为公司法人人格反向否认,我国《公司法》未对公司人格反向否认作明确规定,一般来说应认定未对此提供法律依据,但基于实践的需要,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司法解释来确立这项制度。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公司人格 反向否认 构建
【分类号】:D922.291.91
【正文快照】: 1公司法人人格反向否认制度的基本认识1.1理论基础我国的《公司法》确立了两种公司形式,一种为有限责任公司,另一种为股份有限公司,这两种公司形式的基石是公司法人人格的独立性,以及股东以自己的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这不同于外国法律中确立的无限公司,以股东的无限连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曦;论子公司人格的反向否认制度[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李雅光;;论公司人格否认的外部反向适用[J];生产力研究;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雅光;;论公司人格否认的外部反向适用[J];生产力研究;2012年08期
2 李娜;;“取”或“舍”:“逆向揭开公司面纱”制度合理性之证成——从宏观价值到微观问题导向之谋定[J];山东审判;201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园园;跨国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责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孙建;反向揭开公司面纱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3 朱睿;论公司法人格否认的适用[D];山东大学;2013年
4 杜晓梅;公司法人格外部逆向否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
5 蒋娅;税法中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6 吴丹;中印物资公司等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案评析[D];湖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廖凡;;美国反向刺破公司面纱的理论与实践——基于案例的考察[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2 林曦;论子公司人格的反向否认制度[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刘锦香;试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J];当代法学;1998年06期
4 石静遐;母公司对破产子公司的债务责任——关于“揭开公司面纱”理论的探讨[J];法学评论;1998年03期
5 孟兰;;逆向否定法人人格原则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9年17期
6 楼东平;陈文东;;人格混同的姐妹公司共担责任的法理基础分析[J];法治研究;2010年04期
7 陈继梅;论母子公司结构中有限责任滥用的救济[J];河北法学;2000年06期
8 南振兴,郭登科;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J];法学研究;1997年02期
9 宁向东;难以揭开的"面纱"[J];IT经理世界;2005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晓阳;浅谈“公司人格否认原则”的适用要件及完善[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宋智慧,崔发金;论公司人格否认法理[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赖瀚蔚;浅议公司人格否认规则[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年04期
4 段逸超;;利用设立公司规避债务能否否认公司人格?[J];宁波经济;2001年11期
5 曹艳春;公司人格否认原则价值目标的理性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6 郭艳;论公司人格的滥用及其否定[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谭玲;试论公司人格混同[J];杭州商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8 李晓蓉;析公司人格的滥用与否定[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关凤荣,王微;论公司人格否定制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黄美园,黄旭能;论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确立[J];河北法学;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越;;公司人格本质与社会责任的三种维度[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张善美;;股东有限责任与公司人格否认[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3 黄一芳;周林洋;;论公司人格否认与保护债权人利益[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4辑)[C];2008年
4 周友苏;张虹;;反思与超越:公司社会责任诠释[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5 邓露茸;;从一个真实案例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在实践中的应用[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古雅清;;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2辑)[C];2007年
7 王佐发;;揭开公司面纱的经济学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政勇;一人公司人格否定规定的适用[N];江苏法制报;2006年
2 陈应春;引入“公司人格否认规则”[N];建筑时报;2004年
3 虞政平;质疑“公司人格否认”之说[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吴淮平;公司人格否认司法实践中的困惑[N];江苏经济报;2007年
5 周吉高 刘子剑 范升强;从本案看公司人格混同的理解与处理[N];建筑时报;2014年
6 唐登国 钱晖;公司人格否认及相关法律问题[N];江苏经济报;2002年
7 程照东 吴金泉;公司人格否认制的构成要件[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朱慈蕴 清华大学法学院;控制股东与公司的独立人格[N];法制日报;2001年
9 周 旭 朱 燕;对名不副实的有限责任公司之确认[N];人民法院报;2004年
10 梁宗德;浅议“刺破公司面纱”原则在执行中的运用[N];江苏法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凌祁漫;公司设立法律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张安毅;公司捐赠法律规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安文录;公司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4 杨泰和;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卢林;公司犯罪论[D];吉林大学;2006年
6 丁英华;公司犯罪及其治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邢丹;关联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坤;公司自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飞燕;公司章程效力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闫崎峰;我国公司人格否定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刘海亭;我国公司瑕疵设立法律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4 相玲;公司章程无效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夏雪梅;公司设立无效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曲伟;公司瑕疵设立制度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郑宇;析我国公司法中公司人格否认的法律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8 和霞;论公司人格否认在司法裁判中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李英英;宝丰公司诉智信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案的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10 丁强;设立中公司民事责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反向刺破公司面纱——我国公司法人格反向否认制度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9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499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