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法律地位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法律地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法律地位 董事会中心主义
【摘要】:自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以来,人们一直在探讨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定位问题,建立一种怎样的机制才能够在保护股东利益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发挥经营者的才智?这一命题体现在公司法上就是如何使公司权力在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经理)之间合理分配,如何界定董事会在公司权力配置中法律地位的问题。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对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制度运作现状的描述和原因的分析,并引出本文的论题,在目前阶段对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法律地位进行重新界定才是解决问题的现实之道。第二章试图清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的制度脉络,对董事会制度的法理基础、价值功效、发展历史和趋势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并通过对各国(地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法律地位立法例的分析、比较,指出美国现行公司立法更为可取。第三章是本文重点,在对我国公司法以及学界就本文论题的观点进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观点,即确立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本章的创新之处主要是对本文观点的论证,,采先破后立的方法,先论证现行制度的不可行,然后从法理、我国国情以及各国立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确立自己的观点。第四章是对董事行为的法律控制,主要是对赋予董事会广泛权力后所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法律地位 董事会中心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第一章 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制度运作现状及原因分析7-17
- 第一节 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制度运作现状7-11
- 一、 大股东操纵7-9
- 二、 内部人控制9-11
- 第二节 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制度现状原因分析11-17
- 一、 国家体制与企业观念因素11-14
- (一) 政企尚未实质分离11-12
- (二) 股权过度集中12-13
- (三) 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企业管理观念根深蒂固13-14
- (四) 欠缺公司制作用发挥依存的经济体制环境14
- 二、 现行《公司法》的缺陷14-17
- (一) 股东大会权力涉及董事会的经营管理权14-15
- (二) 经理层权力过大15-16
- (三) 公司经营层的监控机制尚待进一步建立和健全16-17
- 第二章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制度的法理分析和比较分析17-28
- 第一节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制度法理分析17-20
- 一、 董事会制度的理论基础17-19
- (一) 委托-代理理论是董事会制度产生的基石17
- (二) 分权制衡理论是董事会制度发展和完善的依据17-18
- (三) 董事会职权的行使始终以维护股东利益为基础18-19
- 二、 董事会制度的价值功能19-20
- (一) 业务执行功能19
- (二) 经营决策功能19
- (三) 监督功能19-20
- 第二节 各国(地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立法例比较分析20-28
- 一、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制度的历史发展与趋势20-21
- 二、 各国(地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立法例比较与分析21-28
- (一) 日本21-22
- (二) 我国台湾地区22-24
- (三) 英国24-25
- (四) 美国25-28
- 第三章 确立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28-58
- 第一节 界定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法律地位的基本原则28-30
- 一、 董事会独立性原则28
- 二、 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28-29
- 三、 公司自治原则29
- 四、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29-30
- 第二节 董事会的法律地位--公司法的界定与学界的观点30-41
- 一、 董事会与股东大会的权力界定30-37
- (一) 现行公司法--“股东会中心主义”抑或“董事会中心主义”30-32
- (二) 学者观点32-37
- 二、 董事会与经理的权力界定37-41
- (一) 公司法的界定37-38
- (二) 学者观点38-41
- 第三节 确立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41-58
- 一、 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权力界定41-47
- (一) 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制度在现实中的窘境41-43
- (二) 赋予董事会广泛、独立的经营权力是我国股份有限公司必然选择43-47
- 二、 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权力界定47-55
- (一) 将经理设置为公司法定业务执行机关的不可行48-51
- (二) 经理应为公司的代理人51-55
- 三、 结论55-58
- (一) 董事会拥有广泛、独立的公司经营管理权力55-56
- (二) 经理完全从属于董事会56-58
- 第四章 董事行为的法律控制58-65
- 第一节 内部控制制度58-61
- 一、 董事的产生--累积投票制58-59
- 二、 董事会内部利益制衡59-61
- (一) 董事长及其权限的设置59
- (二) 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设置59-60
- (三) 独立董事的设立60-61
- 第二节 外部控制制度61-65
- 一、 股东诉权--股东代表诉讼制度62-63
- 二、 监事会制度63-65
- 参考文献65-69
- 后记6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洪涛;国有股表决权证券化推进经济民主与政治民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许慧,朱丽;试论对竞业禁止的限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3 吕斌;;执行难的法律思考及解决建议——建立我国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和设立拖欠巨额债务不还罪是解决执行难的有效方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徐学鹿;梁鹏;;商法风险分配机制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5 邓峰;;论公司的出资形式和出资监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6 吴亚平;;论自然的属性及环境法的理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7 储育明;朱庆;;股份回购立法模式与适用范围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8 余延满;冉克平;郭鸣;;企业法人目的范围外行为新探——兼评《合同法》第50条之规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9 钟志勇;;论股份有限公司监事规则之完善——日本立法规定及对我国的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10 魏磊杰;;论美国公司法中的异议股东股份评估权制度[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佑生;;司法官素养和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袁雪;;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金明;胡晓静;;公司价值最大化与公司社会责任[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田春雷;;论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行——以企业社会责任性质分析为视角[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5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6 石琳;;关于中国核电产业改革的建议[A];2010’第五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会刊[C];2010年
7 李政;;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相关法律制度的若干思考[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8 甘培忠;吴元元;;转型中国语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探究[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9 沈四宝;程华儿;;浅谈中国企业社会责任[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10 胡鸿高;;企业社会责任:政府·企业·利益相关者[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夏雪;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法制演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黄挽澜;公司并购中的关联交易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江翔宇;公司型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薇;国际投资中的社会责任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谢银玲;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进;关联交易及其法津规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卜仕;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3 张璐;论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承担[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赵小娟;企业环境责任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超;论股东派生诉讼及其在我国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李颖;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胡艳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与股权结构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于静;论船舶抵押融资中银行的风险控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文;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标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温从军;《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类型化及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83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583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