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私法案例分析题_广东金融法学网
发布时间:2016-09-27 07:37
本文关键词:略论国际私法的社会基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李健男 时间: 2012-07-26 13:45 | 文章来源: 未知 | 作者: 李支 | 浏览: 次
一、基本情况
李健男,男,1968年生,湖南新宁县人。1997年获武汉大学国际私法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获武汉大学国际法专业博士学位;曾在财政部门和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广州分行)从事财政经济管理和金融法制工作,具有律师和注册会计师资格;现为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金融学会金融法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法学会会员,广东省国际法学会理事,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广东天胜律师事务所律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法、国际金融法与国际私法,已在《中国法学》、《法学》、《法学评论》、《法律科学》、《现代法学》、《财经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等法学和经济学类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著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问题比较研究》,担任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国际私法》(李双元主编)的副主编,参与编著《国际民商新秩序的理论建构》、《国际私法》、《一国两制法律问题研究》和《中国人民银行干部法律知识读本》等著作和教材,主持和参加10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民银行等省部级课题研究。
二、主要科研成果
(一)论文
1、《国际私法的趋同化及其障碍》,载《中国法学》1995年第1期。
2、《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反思和展望》,载《法学评论》1996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3、《论特定国民待遇》,载《法律科学》1996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4、《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载《法学家》1997年第4期
5、《论我国商事仲裁的司法因素》,载《中央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律的吸收、借鉴和移植》,载《法学学刊》1995年第2期。
7、《论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任的特点和构成要件》,载《财会通讯》1996年第5期。
8、《对我国出口退税法律机制的反思及改革建议》,载《财经研究》1996年第10期。
9、《论债转股应当重视的几个问题》,载《南方金融》2000年第3期。
10、“票据法律适用法的一般问题及我国的涉外票据法律制度”,《法学》2000年第4期。
11、《论统一合同法中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适用》,载《人文杂志》2001年第1期。
12、《论瑞典的新仲裁机制-兼论现代国际商事仲裁的价值取向》,《法学评论》2002年第4期。
13、《论银行的抵销权》,《国际法与比较法论丛》第1辑(2002年)。
14、《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方式的比较法研究》,载李双元主编《国际法与比较法论丛》第5辑(2003年)。
15、《论国际私法的国际法因素》,《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6、《票据法律适用法比较研究》,《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7、《论国际票据法律制度的统一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南方金融》2004年第10期。
18、《美国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9、《论资产证券化中的真实销售》,《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1期。
20、《涉外资产证券化的若干法规问题》,《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期。
21、《中国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环境分析及立法选择》,《河北法学》2004年第12期。
22、《证券回购的法律解释》,《河北法学》2005年第5期。
23、《论信用权及其法律保护》,《南方金融》2005年第6期。
24、《提前还贷的法律解释》,《法学》2005年第9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与劳动法)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
25、《略论国际私法的社会基础》,《法学评论》2006年第5期。
26、《存款行为的法律性质》,《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7年第5期全文转载。
27、《国际金融惯例的真伪辨析》,《南方金融》2007年第3期。
28、《论<物权法>上车位制度的适用,《暨南学报》2008年第4期。
29、《论UCP600对信用证审单标准的重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30、《域外送达制度的实证考察与理论重构》,,《暨南学报》2009年第6期。
31、《论问题引导型法学教学模式》,《时代法学》2010年第1期。
32、《论中国与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对自然人流动制度的突破及其启示》,《东南亚研究》2010年第3期。
33、《论中国内地与香港区际法律冲突解决的观念重构》,《太平洋学报》2010年第7期。
34、《论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组织机制》,《现代法学》2010年第4期。
35、《粤港澳民商事司法合作先行先试若干问题的思考》,《澳门研究》2010年第3期。
36、《论国际惯例在我国涉外民事关系中的适用—兼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太平洋学报》2011年第6期。
37、《论自然人流动制度的困境及出路》,《法学评论》2011年第3期。
38、《金融消费者法律界定新论》,《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39、《次贷危机与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制度的重构》,《时代法学》2011年第6期。
(二)著作
1、《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律问题比较研究》(专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2、《国际私法》(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3、《国际私法》(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18日第3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4、参编《国际私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5、参编《国际民商新秩序的理论建构――国际私法的重新定位与功能转换》,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6、参编《中国人民银行干部法律知识读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7、参译《牛津法律大辞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三、承担的主要课题
1、主持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2012年度“暨南跨越计划”项目“资产证券化风险的法律控制—基于次贷危机的研究”,资助金额40万元。(12JNKY007)
2、主持教育部2006年度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中国资产证券化实践法律问题实证研究”。 (06JA8200049)
3、主持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课题“中国区际法律问题实证研究——以广东的司法实践为核心”。 (07Z38)
4、主持广东省知识产权局2007年软科学研究项目“知识产权滥用规制国际比较”。
5、参与(排名第2)国家社科基金2008年度一般项目“自然人流动国际规则研究”。 (08BFX079)
6、参与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一国两制”法律问题研究》(香港卷)。
7、参与国家教委八五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点课题《国际民商新秩序的理论建构》研究。
8、参与中国人民银行项目“中国金融法制化问题研究”。
9、参与中国人民银行项目“金融业务创新问题研究”。
10、主持人民银行广州分行2004年金融法制立项课题、暨南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美国信用管理法律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11、主持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知识产权与法治研究中心2011年度项目“搜索引擎服务提供者的行为自由与著作权侵权之界限”。
四、主要获奖情况
1、《中国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环境分析及立法选择》获中国经济法学会2004年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2、《论信托制度在金融资产处置中的运用》获广东省金融学会、广东省法官协会联合征文三等奖。
3、《存款行为法律性质新论》获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省金融学会颁发的广东省金融学会第六届优秀金融科研成果(论文类)评选三等奖。(2009年12月)
本文关键词:略论国际私法的社会基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4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24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