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第3期
本文关键词:平民个人受害赔偿的国际法依据与国际惯例简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共华北地方组织在创建抗日根据地中的地位与作用初探 张新法
内容提要 本文围绕着应客观反映中共华北地方组织在创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用翔实的史实说明,七七事变前后,中共华北地方组织已基本恢复,并成为华北最大政党,进而指出在八路军未投入开辟抗日根据地之前和八路军开始创建抗日根据地但暂时未到达的地区,中共华北地方组织即先机着手创建抗日根据地,首次提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分为三种类型,即以八路军分兵发动群众为主、八路军与地方党组织协同配合、地方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为主。
关键词 中共华北地方组织 创建抗日根据地 地位与作用
[全文]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变迁 黄正林
内容提要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对边区的人口流动、社会意识和习俗的变迁、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变化的研究表明:1 边区人口流动频繁,主要是移民和难民人口,占边区总人口的18.7%;还有军事人口和文化人口的流动。人口流动对边区的经济、文化教育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2 边区民众的民族意识比抗战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妇女缠足等陋习废除了;妇女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人身自由、婚姻自由和参政的权利。3 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工商业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工商贸相结合的产业结构在边区已经形成。4 边区的阶级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地主受到了极大削弱,贫雇农逐渐减少,富农和中农成为边区的主要阶级成份。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社会变迁
[全文]
华北抗日根据地私人借贷利率政策考 李金铮
内容提要 以往对中共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政策中的“减息”研究不够,对于减息政策缺乏“变”的认识,以为减息1分或1 5分是一以贯之的政策。实际上,除了禁止高利贷以外,中共政权对私人借贷利率的规定有一个演变过程,即:1942年以前新债旧欠一律减息1分或1 5分。1942年以后,鉴于民间借贷关系的严重停滞,转而采取私人借贷利率自由议定的政策。在这一演变过程中,由于客观环境不同,减租减息斗争开展的程度不同以及对中共中央政策领会深浅的差别,各个根据地对于新债旧欠做了相应的带有自己特色的规定。本文以华北抗日根据地为例,对此做了系统考察。
关键词 华北抗日根据地 减息 私人借贷利率 演变
[全文]
抗战时期中国银行改组述评 张秀莉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抗战时期中国银行的第三次改组,部分地阐述了南京国民政府在迁都重庆后的财政金融政策。就中国银行改组本身而言,着重就资本构成的变化和人事的变动作一评析,并通过与第一、二次改组的比较,说明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府和金融界之间关系的变动,以及国民政府加强金融统制的过程。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对中国银行的改组,先改其为“国际汇兑专业银行”,再把它作为“四行二局”金融垄断体制的一部分,到抗战时期则无视商股股东的意见强行增资和人事改组,这一过程比较明显地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金融政策的发展演变。
关键词 中国银行 抗战时期金融 改组
[全文]
抗战时期银行界的迁移及其影响——浙江省个案研究 张根福
内容提要 本文从总体上考察了抗战时期浙江省银行界在抗嘉湖沦陷时期、宁绍战役时期、浙赣战役时期三阶段的迁移情况;论述了银行界迁移对维持和发展银行的基本业务、支持浙江以至全国的抗战事业及推动浙江后方国统区的经济建设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 抗日战争 银行迁移
[全文]
试论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的社会基础 陈衍德
内容提要 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简称“华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旅居菲律宾的华侨组成的抗日武装队伍。它在日本帝国主义占领菲律宾期间与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在3年零6个月时间里,华支对日作战260余次,歼敌2020余人。华支建军时仅有52人,全盛时也不过700余人。人数如此之少的华侨抗日战士,为何能在异国土地上取得辉煌战绩?本文拟从以下三个层面对此进行研究:一、华支与祖国人民及菲律宾华侨社会的关系;二、华支与菲律宾各政治力量及菲律宾人民的关系;三、华支干部战士的社会经历和家庭背景。
关键词 抗日战争 菲律宾华侨游击支队 社会基础
[全文]
论非洲华侨对祖国抗日的贡献 黄小用 贺鉴
内容提要 卢沟桥事变后,非洲华侨纷纷成立抗日救国组织,通过各种方式支援反法西斯战争。他们支持抗战的形式主要有:捐款捐物、抵制日货、进行抗日宣传、亲自投身于反法西斯的伟大战争等。非洲华侨无论在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都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抗日救亡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
关键词 非洲华侨 抗日战争 贡献
[全文]
如何评判抗战期间中苏关系中的是与非——论抗战期间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化 孙才顺
内容提要 评判抗战期间中苏关系是与非的标准,仅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显然是不够的。抗战期间困扰中苏关系的主要因素是中苏两国的利益冲突,其中更为重要的是苏联对华政策中的严重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国民政府处理中苏关系的决定因素,也不是意识形态,而是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主权。
关键词 中苏关系 抗日战争
[全文]
重庆“大隧道窒息惨案”死亡人数考析 徐建明
内容提要 “重庆大轰炸”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对国民政府陪都──重庆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而其中1941年6月5日由于日机轰炸所造成的重庆“大隧道窒息惨案”更是惨绝人寰!但长期以来,各界在该惨案死亡人数问题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在充分占有档案和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有关论述,进行重新考证,论证惨案死亡人数为1200人左右。
关键词 重庆 大隧道窒息惨案 死亡人数 考析
[全文]
对《八一三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表》的补正 张建基
笔者为查资料翻阅《八一三淞沪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一书时,发现书中《八一三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表》有几处与当时的实际情况不符,特做如下补正。一,谁任陆军第五十六师师长?第420页该表说,第五十六师师长由第三十九军军长刘和鼎兼任。查《国民政府公报》第1918号。1935年12月10日,国民政府免去刘和鼎所兼第五十六师师长职务,由该师步兵第一六七旅旅长刘尚志升任第五十六师师长。
[全文]
东京审判与中国 宋志勇
内容提要 东京审判是日本战败投降后反法西斯盟国依法对日本甲级战犯进行的国际军事审判。中国作为盟国的重要成员和日本侵略战争的最大受害国派员参加了东京审判。中国参加审判的法官、检察官及其助理人员怀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参与了审判,为审判的成功进行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在揭露日本主要侵华战犯的罪行并加以严惩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审判是在美国的主导下进行的,国民党政府又对审判重视不够,对审判的复杂性估计不足,使中国未能在审判中发挥应有的更大的作用,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参加东京审判的一大憾事。
关键词 中国 东京审判 战争犯罪
[全文]
平民个人受害赔偿的国际法依据与国际惯例简介 姜维玖
内容提要 依照战争罪及危害人类罪不适用法定时效原则和有关战争法规、人权约法,战争平民受害者依法索取受害赔偿,是国际法原则赋予各国人民的权利。犯有战争罪及危害人类罪的国家给予受害者应有的损害赔偿同样是国际法原则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二战后国际社会通行的惯例。二战中,中国平民受害者最多,最悲惨。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多数中国人包括某些政界、文化知识界人士对有关国际法律和惯例还知之甚少,难以形成民间索赔的强大舆论。只有依照国际法清算平民受害赔偿责任,才能讨还受害损失,抑制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嚣张气焰。
关键词 国际法 平民受害赔偿
[全文]
龙云与云南抗战 谢本书
内容提要 抗日是龙云一生的功绩之一,他先后派出滇军近40万人参加抗战、修筑滇缅公路等,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战。抗日战争时期,龙云政治思想也发生重要转变,参与抗日救亡运动,秘密加入民主同盟,促进了昆明民主堡垒的形成。在汪精卫经昆明出逃叛国的过程中,龙云是清白的,这一疑案应该画上句号。抗战时期,龙云作为爱国将领是当之无愧的。
关键词 龙云 云南抗战 爱国者
[全文]
抗战初期杨杰赴法寻求军援活动述评 杨 斌
内容提要 抗战初期,中国政府寻求法国军事援助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项:一是假道越南运输中国急需的欧洲军火物资;二是争取法国派出军事顾问团;三是争取向法国借款,购买法国军火来华。1938年11月初杨杰到法国后,根据蒋介石指示,就军事合作与军事援助问题同法国政府及军界人士进行了商谈。法国政府由于顾及其本身利益,在假道越南运输问题上时进时退,杨杰与之商谈并未取得进展。在争取法国军事顾问团方面,经过多次商谈,双方终于达成一致协议。在争取法国政府军火援助和借款过程中,杨杰做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没有取得最后的成功。尽管如此,杨杰在赴法寻求军援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和负责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
关键词 杨杰 寻求法国军事援助 中法关系
[全文]
揭开日军细菌战的重重黑幕——读哈里斯著《死亡工厂》 丁晓强
美国学者谢尔顿.H.哈里斯博士,曾任斯坦佛大学和加里福尼亚大学历史学教授,长期从事美国现代史研究,1991年退休,现为加里福尼亚大学名誉教授。他在1984年应邀来中国讲学期间了解到日本七三一部队在哈尔滨的细菌人体实验,对这种残忍的严重犯罪以及对这种犯罪的掩盖,感到十分震惊。此后,经过10年的研究,尤其是在细致地查阅了美国档案、寻访当事人的基础上,撰写了《死亡工厂》一书,并于1994年出版。
[全文]
“不容许使用歪曲历史的教科书——亚洲团结紧急大会”纪实 苏智良
由日本119个民间团体发起的“不容许使用歪曲历史教科书──亚洲团结紧急大会”,于2001年6月10日至11日在东京举行。日本各地的教育委员会和学校将在今年7月选定明年使用的教科书,这次国际会议向日本社会坚决表示,决不容许使用右翼团体“编纂会”歪曲历史的历史教科书。6月10日上午,紧急会议在水道桥亚洲青少年中心开幕。会议主办单位是日本基督教正义与和平协议会、日本“战争与对妇女暴力”网络和“21世纪儿童与教科书全国网络”等3个组织。
[全文]
第二届“促进东北亚历史共同认识”学术讨论会在日本新瀉召开 江 仁
今年7月14至15日,在古厩忠夫教授(“环日本研究会”会长、原新瀉大学人文学部部长)的倡导下,召开了第二届“促进东北亚历史共同认识”学术讨论会。古厩忠夫教授明确提出,这次会议就是针对日本的“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编写的教科书在国际上引起的风波问题。在召开会议的呼吁信中他说:众所周知,今年4月,“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编写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经文部科学省通过,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全文]
“九一八事变70周年学术研讨会——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第12届年会”综述
由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主办,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协办的“九一八事变70周年学术研讨会──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第12届年会”,于8月13日—15日在哈尔滨举行,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北京、上海、南京、河北的百余名中国学者,日本、韩国的和平友好人士莅会,提交论文提要90多篇。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会长、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步平在大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上做了主题发言。他指出,中日关系历史的研究者,“有必要对20世纪及更久远的中日关系的历史进行冷静的思考和科学的总结,在思考和总结的基础上,探讨面对21世纪的中日关系的发展。”
[全文]
上一篇:《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第2期下一篇:《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第4期
本文关键词:平民个人受害赔偿的国际法依据与国际惯例简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1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11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