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非WTO国际法渊源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7-02-06 20:00

  本文关键词:论非WTO国际法渊源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东政法大学》 2013年

论非WTO国际法渊源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作用

陈晨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非WTO国际法渊源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法律适用领域,《关于争端解决规则和程序的谅解》(“DSU”)是WTO争端解决机制裁判各成员方间争端所用的程序性规则,该规则对于争端解决机构的磋商、斡旋、调解、调停、专家组审理和上诉机构审理等程序均作了规定,但是对于争端解决机构能够适用什么法律却没有给出清晰的答案。WTO争端解决机构是否能够适用非WTO国际法渊源? DSU第3.2条的规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和限制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对于非WTO国际法渊源的适用?学界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并入说”和“自足说”两大对立观点。本文由这一问题引申开来,进而探求非WTO国际法渊源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具体适用作用。 在讨论非WTO国际法渊源适用性的基础上,本文还将单独探讨非WTO国际法渊源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发挥的另一项重要作用:解释性作用。DSU第3.2条明确要求争端解决机构按照“解释国际公法的习惯规则澄清”各项协定的规定,实际上就是按照《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解释方法来解释各涵盖协定,而这些解释方法可能涉及多种非WTO国际法渊源,本文将详细阐述非WTO国际法渊源发挥的解释性作用。 本论文分为三章,计约三万八千余字。 第一章为非WTO国际法渊源的基础理论问题。在探讨非WTO国际法渊源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具体作用前,需要先澄清一些基础理论问题。本章共分三节,首节界定了非WTO国际法渊源的范围;第二节从DSU条文入手澄清了法律适用和法律解释的区别,从而为后文讨论非WTO国际法渊源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两大作用——法律适用作用和法律解释作用奠定基础;第三节介绍和评述了关于WTO争端结局机制能否适用非WTO国际法渊源的两大理论——“并入说”和“自足说”。 第二章为非WTO国际法渊源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可适用性。本章分为两节,首节讨论非WTO协定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适用情况,包括经涵盖协定吸收而适用的非WTO协定、经涵盖协定肯定适用的非WTO协定以及上述范围以外的其他非WTO协定等三类情况;第二节讨论除了条约以外的其他非WTO国际法渊源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适用情况,主要讨论了国际习惯和一般法律原则的适用性。 第三章为非WTO国际法渊源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解释性作用。和第二章的结构安排类似,本章也在首节讨论非WTO协定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发挥的解释性作用,第二节以“风险预防原则”为例探讨了国际习惯和一般法律原则的解释性作用,第三节简要提及了判例和权威学说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援引情况。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96.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儒丹;;“非WTO协议”在WTO争端解决中的适用[J];法学;2009年02期

2 贾海龙;;WTO争端解决中援引的非WTO规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王秀梅;;试论国际法之不成体系问题——兼及国际法规则的冲突与协调[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一新;;WTO保障措施“未预见的情况”条款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2 王晨歌;;GATS具体承诺表的解释方法的评析与应用——以“中美电子支付服务案”为切入点[J];研究生法学;2012年01期

3 王秀梅;;国际法体系化机制及其进路[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05期

4 陈卫东;石静霞;;WTO体制下文化政策措施的困境与出路——基于“中美出版物和视听产品案”的思考[J];法商研究;2010年04期

5 廖诗评;;条约冲突的基本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法学家;2010年01期

6 曾亦栋;;反思《京都议定书》不遵约机制[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03期

7 朱和卿;;WTO条约解释论[J];法制与社会;2007年01期

8 叶歆炜;徐谦;;法律解释方法在WTO体系中的逐步形成[J];法制与社会;2008年02期

9 李青;;论国际司法判例在国际经济法中的渊源地位[J];法制与社会;2008年14期

10 连煜雄;;论条约解释的灵活性借鉴[J];法制与社会;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凡;董跃;;国际法视野下的北极环境法律问题研究[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刘丹;海洋生物资源国际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刘燕南;论实用主义法理学进路下的国际经济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彭溆;论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中的司法造法[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史晓丽;北美自由贸易区贸易救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陈海波;WTO对RTAs的法律约束[D];厦门大学;2007年

8 顾婷;国际公法视域下的WTO法[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卢建祥;WTO裁决的强制执行机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王燕;WTO下非政府组织参与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滢泉;反补贴中利益传递的法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韩逸畴;论北极地区之国际法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刘秀;美加北极群岛水域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马李飞;WTO《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第三条第八款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周帅军;条约解释规则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中的适用[D];吉林大学;2011年

7 马进超;论服务贸易自由化与服务贸易规制权的协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曹真;WTO框架下公共道德例外条款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万延峰;论WTO争端解决中司法经济原则的适用[D];兰州大学;2011年

10 何亚婷;世贸组织争端解决中的司法能动主义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彬;;论WTO司法体制实体裁决中可适用的法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2 翁国民,蒋奋;论WTO规则的法律解释方法——兼谈国际条约法的解释理论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运用[J];当代法学;2004年05期

3 李春林;论国际法的内在体系冲突[J];当代法学;2005年04期

4 朱志晟;WTO制度创新中的“司法”角色定位——对专家组、上诉机构“司法能动性”的防范[J];法商研究;2004年05期

5 纪文华;黄萃;;WTO与FTA争端解决管辖权的竞合与协调[J];法学;2006年07期

6 陈晓芳;WTO争端解决程序中的法律适用[J];理论月刊;2005年09期

7 杜艳婷;尹雪萍;;试论WTO争端解决中的法律适用问题[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6年05期

8 徐曾沧;;非WTO法能作为WTO争端解决的实体法吗?[J];WTO经济导刊;2007年11期

9 贺小勇;分歧与和谐:析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适用[J];现代法学;2005年05期

10 周忠海;论国际法在WTO体制中的作用[J];政法论坛;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薇薇;;NAFTA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比较[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2 朱琳;;BIT、MAI及WTO投资争端解决之比较[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6期

3 郭晓刚;;WTO与NAFTA争端解决机制的比较[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陈宏英;;论NAFTA争端解决机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8期

5 汪明;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及其对我国经贸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J];国际观察;1999年06期

6 翁杰;论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主要发展——兼论我国“入世”后应采取的对策[J];法学论坛;2000年05期

7 钟立国;析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反向协商一致”原则[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7期

8 衣淑玲;;CAFTA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与发展趋势[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9 张辉;;NAFTA争端解决机制的内容和特点[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张媛媛;;对WTO争端解决机制司法化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广清;曾丽凌;;WTO与RTAs争端解决机制关系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2 谭世贵;曲涛;;WTO争端解决机制与我国司法改革的深化[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3 张瑞萍;王莉;;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第三方制度完善[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4 肖军;;继续中止减让案专家组报告中的WTO争端解决机制问题[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范一丁;;WTO的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对律师业的影响[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管理发展卷)[C];2003年

6 周明钱;;浅论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调解[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7 颜维震;曹丰;黄幸;;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举证责任问题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8 吴雪燕;;CAFTA与WTO争端管辖权:竞合与选择[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9 张乃根;;试析WTO争端解决履行机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10 余敏友;;WTO争端解决机制12年的成就与问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中国人事报;2002年

2 ;[N];经济日报;2001年

3 刘建伟 樊飞华 编译;[N];国际商报;2000年

4 彭刚;[N];辽宁日报;2001年

5 主持人 张翼;[N];光明日报;2002年

6 彭刚;[N];经济日报;2001年

7 新华;[N];亚太经济时报;2002年

8 韩立余;[N];国际商报;2003年

9 张晓东;[N];国际商报;2003年

10 蔡 强;[N];人民法院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权家敏;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选择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高田甜;WTO争端解决机制证明负担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任媛媛;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仲裁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4 毛燕琼;WTO争端解决机制问题与改革[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5 李晓玲;WTO框架下的农业补贴纪律[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6 杨仕辉;贸易争端解决的博弈分析与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易波;WTO非违法之诉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梁鹰;WTO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金钟勋;古代中华国际法的历史和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10 温融;应对气候变化政府间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昱;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演进与评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2 胡晓琳;WTO争端解决机制效率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张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王海腾;WTO争端解决机制与中美贸易摩擦[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健;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运用策略[D];兰州大学;2011年

6 陈琳;WTO争端解决机制裁决执行的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张哲;论CEPA框架下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D];外交学院;2010年

8 刘扬;WTO争端解决机制裁决的执行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9 李文昊;WTO争端解决机制程序改革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曾艳;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论非WTO国际法渊源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0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40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8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