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难民保护制度的困境及出路探析
发布时间:2017-04-20 10:14
本文关键词:国际难民保护制度的困境及出路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难民问题自古有之。近年来由于地区间冲突加剧,种族和宗教矛盾尖锐,恐怖主义势力迅速蔓延等因素的影响,难民问题不断恶化。面对日益严峻的难民问题,国际社会尚无良策以对。导致难民问题无法解决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际难民保护制度存在诸如难民定义范围过窄、联合国难民署保护能力有限、难民制造国的法律责任易被淡化或忽视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制约了国际难民保护制度保护难民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不利于难民问题的永久解决。本文通过分析国际难民保护制度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力图能对完善国际难民保护制度有所助益。
【关键词】:难民 人权 国际难民保护制度 《难民地位公约》 联合国难民署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98.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前言9-10
- 第一章 国际难民保护制度概述10-19
- 第一节 难民问题的源与流10-13
- 一、难民问题的由来10
- 二、难民问题的现状10-13
- (一)难民规模扩大化11
- (二)难民来源多元化11-13
- 第二节 国际难民保护制度的历史与现状13-19
- 一、国际联盟时期的国际难民保护制度13-15
- (一)设立国际难民保护机构13-14
- (二)订立国际难民保护文件14-15
- 二、联合国时期的国际难民保护制度15-19
- (一)设立国际难民保护机构15-17
- (二)订立国际难民保护文件17-19
- 第二章 国际难民保护制度的困境19-44
- 第一节 难民定义的范围过于狭窄19-32
- 一、“章程难民”定义的内容及其局限性19-22
- (一)“章程难民”定义的内容19-21
- (二)“章程难民”定义的局限性21-22
- 二、“公约难民”定义的内容及其局限性22-28
- (一)《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的内容及其局限性23-27
- (二)《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的内容及其局限性27-28
- 三、区域性难民文件的难民定义的内容及其局限性28-32
- (一)《非洲难民公约》的内容及其局限性28-30
- (二)《卡塔赫纳宣言》的内容及其局限性30-31
- (三)欧盟难民文件的内容及其局限性31-32
- 第二节 联合国难民署的保护能力有限32-37
- 一、联合国难民署的保护实践概述32-35
- (一)联合国难民署的产生32
- (二)联合国难民署的保护实践32-33
- (三)联合国难民署的保护方式33-35
- 二、联合国难民署面临的困境35-37
- (一)联合国难民署的影响力有限35-36
- (二)联合国难民署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36-37
- (三)联合国难民署易受捐助国政治压力的干扰37
- (四)联合国难民署对难民后续问题的关注力度不够37
- 第三节 难民的基本权利易受侵害37-42
- 一、难民的基本权利37-39
- (一)入境权38
- (二)居留权和行动自由权38
- (三)宗教信仰自由和结社权38
- (四)工作权38
- (五)财产权38-39
- (六)受教育权39
- (七)接受公共救济的权利39
- (八)其他权利39
- 二、难民基本权利易受侵害的表现39-42
- (一)难民在申请难民资格期间的权利易受侵害40
- (二)难民在获得难民资格后的权利很难得到保障40-42
- 第四节 对难民制造国的责任追究不到位42-44
- 一、难民来源国的法律责任易被忽略42
- 二、其他干涉国的法律责任易被忽略42-44
- 第三章 国际难民保护制度的出路44-60
- 第一节 完善国际难民公约44-48
- 一、扩大难民定义的范围44-47
- (一)放松对难民定义的限制45
- (二)规范难民定义的用语45
- (三)删除公约中的保留条款45-46
- (四)设立分门别类的难民保护机制46-47
- 二、制定完善的难民保护程序47-48
- (一)制定统一的难民甄别程序47
- (二)制定难民庇护程序的原则性规定47-48
- 第二节 强化国家的难民保护责任48-51
- 一、完善国内难民保护制度48-49
- (一)制定本国难民法48
- (二)设立难民保护机构48-49
- (三)创建难民救助基金49
- 二、建立国家难民保护问责机制49-50
- (一)建立国家定期报告制度和审查制度49
- (二)建立国家义务不履行惩罚机制49-50
- 三、建立国家间难民保护义务区分和协调机制50-51
- (一)发达国家的难民保护义务50
- (二)发展中国家的难民保护义务50-51
- 第三节 增强联合国难民署的保护能力51-53
- 一、增强难民署履行职能依据的法律效力51-52
- (一)提升联合国难民署的法律地位51
- (二)建立完善的难民保护实施机制51-52
- 二、增加联合国难民署的经费来源渠道52
- 三、加强联合国难民署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力度52-53
- 第四节 将难民保护纳入国际人权保护体系53-56
- 一、国际难民法与国际人权法的关系53-55
- (一)国际难民法是国际人权法的组成部分54
- (二)国际难民法是国际人权法的特殊组成部分54-55
- 二、将难民保护纳入国际人权保护体系的意义55-56
- (一)强化国家保护难民人权的法律义务55-56
- (二)强化国家侵犯难民人权的法律责任56
- 第五节 建立国际难民临时保护制度56-60
- 一、欧盟难民临时保护制度概述56-58
- (一)欧盟难民临时保护制度的产生56-57
- (二)欧盟难民临时保护制度的特点和优势57
- (三)欧盟难民临时保护制度的不足57-58
- 二、建立国际难民临时保护制度58-60
- (一)建立国际难民临时保护制度的必要性58-59
- (二)建立国际难民临时保护制度的措施59-60
- 第四章 中国的难民保护实践的不足之处及完善建议60-67
- 第一节 中国的难民保护实践概述60-62
- 一、接收和保护难民60-61
- (一)印支难民60-61
- (二)缅甸果敢难民61
- (三)朝鲜难民61
- 二、参加解决难民问题的会议61
- 三、签署国际难民文件61-62
- 四、在国内法中落实对难民的保护62
- 五、支持联合国难民署的工作62
- 第二节 中国的难民保护实践面临的不足之处62-64
- 一、未制定明确的难民认定标准62-63
- 二、未制定统一的难民甄别程序63
- 三、未制定明确的难民待遇标准63-64
- 第三节 中国难民保护实践的完善建议64-67
- 一、制定明确的难民认定标准64-65
- (一)制定难民认定标准的基本要求64
- (二)制定难民认定标准的基本方式64-65
- 二、建立明确的难民甄别程序65-66
- (一)设立难民甄别的主管机关65
- (二)制定难民甄别的事实认定规则65-66
- (三)保障难民的上诉权利66
- 三、完善难民待遇标准66-67
- (一)保障难民的入境权66
- (二)保障难民的其他权利66-67
- 结语67-68
- 参考文献68-73
- 致谢73-74
- 外交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明奇;;国际难民法中和女性性别有关的迫害[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李明奇;;国际难民法中不推回原则适用的几个具体问题[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3 赵向华;;国际难民法视角下的《美加安全第三国协定》[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4 李楠;乱世流离飘泊人[J];w芸,
本文编号:3184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18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