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利益实体(VIE)模式法律监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4 14:13
本文关键词:可变利益实体(VIE)模式法律监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可变利益实体”是美国安然事件爆发后会计准则上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其本身属于一种法律监管工具,防范企业隐匿债务和不良资产,确保投资者能够充分地了解企业的资产状况。作为监管工具的可变利益实体模式在中国却成为一种法律规避工具,其原因在于中国现有的监管政策对外资准入限制较为严格,且监管政策和监管措施目前仅仅关注股权控制模式,而忽略了对协议控制模式的关注,存在一定的法律漏洞。这一法律漏洞被利用后,可变利益实体模式被称作民间自发产生的一种发明,是一个精妙的法律架构,一方面能够在美国会计准则上实现不同实体之间的并表,另一方面还能够规避中国的各项监管政策,以控制协议为核心的一系列交易结构顺利实现了国内企业赴海外间接上市,并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以互联网产业为典型,很多赴海外上市的互联网企业都采用这一模式,如新浪、百度、世纪佳缘等,这一模式甚至也因此被简称为“新浪模式”。 “支付宝事件”的发生使可变利益实体模式蒙上一层阴影,其中蕴含的法律风险逐渐暴发,尽管“支付宝事件”中的争端通过协商和谈判得以解决而没有诉诸法律,但是人们已经开始考虑可变利益实体模式的未来出路。可变利益实体模式在本质上是一种法律规避工具,存在巨大的风险,主要的风险有政策风险、违约风险等,此外还存在外汇管制风险、税务风险、并购审查风险、反垄断审查风险等。这一系列的风险使可变利益实体模式成为一座建立在流沙上的高塔,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倒塌的危险。尽管可变利益实体模式确实能够实现法律规避的作用,但是其灰色、边缘的特性也会使投资者充满疑虑,且不利于树立法律和政策的尊严。 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可变利益实体模式的法律监管问题展开深入的探究。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分析了可变利益实体模式中的基本概念,特别从不同的语境下分析了“可变利益实体”和“协议控制”的关系,得出可变利益实体并不等同于协议控制的观点,强调不能误用、混用这两个概念。随后对可变利益实体模式的实践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揭示、评析其中存在的争议,在研究过程中,特别以“世纪佳缘”这一境外间接上市案例分析了可变利益实体的法律架构。再次,通过对可变利益实体模式下法律风险的分析,强调可变利益模式的维持依赖于监管者的默认和相对人之间的守信,但是这种默认和守信所维持的默契已经在“支付宝事件”发生后被打破,因而我们必须考虑如何对待可变利益实体的法律监管这一尖锐的问题。最后,对可变利益实体模式的法律监管原则、思路、措施以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重点探究,特别提出应将可变利益实体模式纳入监管范围,以实际控制人为判断标准,实现法律形式主义向法律实质主义的跨越。统一监管规范中的语义表述、简政放权,对于可变利益实体模式法律监管的完善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还应结合其他措施,如完善国内资本市场制度建设、解决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放宽外资准入限制等,将可变利益实体模式的监管控制在有限的、必要的范围之内,使可变利益模式不再成为一种典型现象,促使“协议控制”向“股权控制”的转变。
【关键词】:可变利益实体 协议控制 会计准则 法律规避 法律监管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96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前言12-16
- 第一章 本体回溯:可变利益实体模式的基本内涵与法律关系16-24
- 第一节 可变利益实体模式的概念分析16-19
- 一、可变利益实体模式的概念16
- 二、相关术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16-19
- 第二节 可变利益实体模式的法律特征19-21
- 一、属于跨法域的多层次结构19-20
- 二、属于红筹模式的变形20
- 三、属于通过契约的利益控制20-21
- 第三节 可变利益实体模式下的法律关系21-24
- 一、法律关系的主体21-22
- 二、法律关系的客体22
- 三、法律关系的内容22-24
- 第二章 实践现状:可变利益实体模式运用、典型案例及法律争议24-33
- 第一节 我国可变利益实体模式运用的兴起与发展现状24-27
- 一、可变利益实体模式的兴起24-25
- 二、可变利益实体模式的现状25-27
- 第二节 可变利益实体模式的实践操作—以境外间接上市的协议控制模式为例27-29
- 一、协议控制模式27
- 二、协议控制模式的交易结构和流程27-29
- 第三节 可变利益实体模式运用的典型案例评析29-30
- 一、新浪、土豆对可变利益实体的运用29
- 二、支付宝事件引发的法律争议29-30
- 第四节 控制协议的法律效力分析30-33
- 一、控制协议的主体31
- 二、控制协议的意思表示31
- 三、控制协议的合法性31-33
- 第三章 风险控制:可变利益实体模式监管的现实需求33-44
- 第一节 可变利益实体模式可能产生的风险33-37
- 一、主要风险33-35
- 二、次要风险35-37
- 第二节 法律监管的现状、不足以及加强法律监管的必要性37-44
- 一、当前我国对可变利益实体模式的监管现状37-38
- 二、当前我国对可变利益实体模式法律监管的不足38-40
- 三、加强对可变利益实体模式法律监管的必要性40-44
- 第四章 法律监管:可变利益实体模式法律监管的若干措施44-52
- 第一节 可变利益实体模式法律监管框架的总体设计44-47
- 一、法律监管的原则44-45
- 二、法律监管的目标45-47
- 第二节 可变利益实体模式法律监管的具体措施47-49
- 一、以实际控制人替代境外、境内划分法47-48
- 二、实现法律监管对象上的统一性48-49
- 三、简政放权、改革监管方式49
- 第三节 可变利益实体模式法律监管的反思49-52
- 一、完善国内资本市场制度建设50
- 二、拓展外资准入渠道50-52
- 结语52-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60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清华;李慧;;中资利用离岸金融中心资本外逃的法律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2 叶存金;;VIE结构的合法性探讨[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2年05期
3 唐志贤;;可变利益实体原因、风险分析及对策[J];财会通讯;2012年08期
4 刘燕;;企业境外间接上市的监管困境及其突破路径——以协议控制模式为分析对象[J];法商研究;2012年05期
5 张亮;;对VIE模式法律监管的必要性[J];法制与社会;2013年01期
6 廖明月;;红筹模式的优势与监管[J];法制与社会;2011年01期
7 叶建芳;俞悦;;VIE结构对我国互联网海外融资的利与弊[J];财会学习;2012年06期
8 刘锋;美国FASB第46号解释函“可变利益实体的合并”解读[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年07期
9 梅新育;;协议控制模式理当终结[J];经理人;2011年08期
10 贾拓;褚应前;蒋先进;;民营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对当前外汇管理的影响——以泰州市为例[J];金融会计;2011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可变利益实体(VIE)模式法律监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4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24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