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评析

发布时间:2017-04-28 01:00

  本文关键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评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1年1月1日,最新版本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生效。与2000版解释通则相比,2010版解释通则在适用范围、术语的分组、保险条款、电子单据的应用、贸易安全保证条款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的修改与完善。此次修订不仅适应了这十年多国际经济贸易环境的变化,而且不可避免地影响、推动着国际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以2010版解释通则的生效作为大背景,比较其与2000版解释通则的不同,阐述其修订之处,分析这些修订的现实意义。本文进一步指出2010版解释通则在术语的组别名称、术语的排列顺序、术语规定的具体内容以及与相关的国际公约或者惯例的衔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查阅大量中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与国际贸易相关项目的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包括完善术语组别名称,调整相应术语间排列顺序、修订不妥规定以及增加缺失内容、在交货时间等的规定以及实务操作中做到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和《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等国际公约或者惯例衔接的建议。另外,本文在最后还以中国对外贸易为视角,为中国对外贸易企业在实践中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版本、不同贸易术语作出了较为明确的指引,帮助其积累并丰富在选择具体版本、具体贸易术语方面的经验,有助于中国对外贸易企业紧跟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在新一轮贸易实践中抢占先机,收获更大的利益。
【关键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 国际贸易 影响 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96.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选题意义9-10
  • 1.1.3 研究方法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1-13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2
  • 1.2.3 小结12-13
  • 1.3 研究结构安排13-15
  • 1.3.1 研究结构安排13
  • 1.3.2 研究内容13-14
  • 1.3.3 研究结构和视角的创新14-15
  • 第2章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的生效15-29
  • 2.1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010》生效的背景15-17
  • 2.1.1 2000版解释通则存在不足15-17
  • 2.1.2 修订的必要性17
  • 2.2 与2000版解释通则的比较17-21
  • 2.2.1 形式上的修订18
  • 2.2.2 内容上的修订18-21
  • 2.3 生效的意义21-27
  • 2.3.1 反映并适应国际贸易实务的发展趋势21-22
  • 2.3.2 考虑到与—些国际公约和惯例内容的衔接22-26
  • 2.3.3 更加便于国际贸易买卖双方的选择使用26-27
  • 2.4 本章小结27-29
  • 第3章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存在的问题29-39
  • 3.1 在形式方面存在的问题29-30
  • 3.1.1 在分组方式上存在的问题29
  • 3.1.2 在排序上存在的问题29-30
  • 3.2 在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30-34
  • 3.2.1 现有内容存在的问题30-32
  • 3.2.2 内容上的缺失32-34
  • 3.3 与相关国际公约、惯例尚存衔接问题34-38
  • 3.3.1 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未充分衔接34-36
  • 3.3.2 与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未充分衔接36-37
  • 3.3.3 与《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未充分衔接37-38
  • 3.4 本章小结38-39
  • 第4章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的完善设想39-46
  • 4.1 对2010版解释通则形式的完善39-40
  • 4.1.1 对国际贸易术语的组别名称进行适当调整39
  • 4.1.2 在组内按照卖方义务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39-40
  • 4.2 对2010版解释通则内容的完善40-42
  • 4.2.1 关于港口卸货费的规定40
  • 4.2.2 对“B9货物检验”条款内容进行回归40-41
  • 4.2.3 明确FCA术语中关于交货地点的规定41
  • 4.2.4 对缺失内容进行补充41-42
  • 4.3 与相关国际公约、惯例充分衔接42-45
  • 4.3.1 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充分衔接43
  • 4.3.2 与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充分衔接43
  • 4.3.3 与《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充分衔接43-45
  • 4.4 本章小结45-46
  • 第5章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46-58
  • 5.1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影响46
  • 5.2 对中国其他与对外贸易相关法律的影响46-51
  • 5.2.1 对与调整买卖关系相关法律的影响46-48
  • 5.2.2 对与调整国际运输相关法律的影响48-50
  • 5.2.3 对与调整国际贸易保险相关法律的影响50-51
  • 5.3 对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选择术语的影响51-57
  • 5.3.1 可以根据不同版本的适用条件进行适当选择51-53
  • 5.3.2 可以根据企业的贸易条件进行适当选择53-55
  • 5.3.3 可以根据货物不同的包装方式进行适当选择55-56
  • 5.3.4 可以根据是否存在“链式销售”进行适当选择56
  • 5.3.5 可以根据货物的不同性质进行适当选择56-57
  • 5.4 本章小结57-58
  • 第6章 结语58-59
  • 参考文献59-6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著、编著、论文62-63
  • 致谢63-64
  • 作者简介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乃锋;;国际贸易术语的变化和发展趋势[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06期

2 聂开锦;周秉成;;对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若干问题的质疑[J];国际商务研究;2012年02期

3 银红武;;《鹿特丹规则》背离规定对国际贸易法的若干影响[J];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08期

4 张照玉;;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版与2000版的比较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05期

5 杨辉;丁梅生;;试析《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的三处新变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08期

6 张凯;THC的若干法律问题初探[J];集装箱化;2003年04期

7 贾大山;;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2011年回顾及2012年展望[J];集装箱化;2012年02期

8 毛群英;黄丽华;;探析贸易术语新惯例——INCOTERMS~汶2010——以苏州实践为例[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辛玉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更新的动因与成果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0年12期

10 王晓辉;;《Incoterms 2010》的变化及使用[J];嘉兴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沈钦钦;我国出口企业贸易术语选择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程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述评[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谢金荣;FCA/CPT/CIP术语的应用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4 孙楚楚;论INCOTERMS 2010对贸易术语惯例的发展及其影响[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评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1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31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a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