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湄公河跨界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国际合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30 10:04

  本文关键词:湄公河跨界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国际合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湄公河沿岸流域国对湄公河的开发与利用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一是以水能利用为基础的开发,包括水利水电以及以灌溉农业为代表的农业发展;二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的环境资源开发和保护;三是以航道利用为主的其他经济贸易往来。本文试图从跨界水资源合作的角度阐述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国际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在这些合作的背景下可能会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何种方式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保证湄公河开发与利用的国际合作的进一步开展。本论文按照“跨界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和国际合作的理论部分——湄公河流域开发与利用的国际合作现状——湄公河流域开发与利用的国际合作的制度保证——湄公河流域开发与利用的未来展望”的思路,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部分,从跨界水资源的最基本定义着手,介绍近百年来人类对跨界水资源的利用的理论基础演进。无论是最初的绝对领土主权说,还是后来广为接受的利益共同体说,其背后隐藏的共识都是要对跨界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具体是按照什么原则利用,即第一部分介绍的跨界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和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等。这些原则目前已经被绝大多数国际水条约以及跨界水资源流域国所接受。第二部分是介绍湄公河流域的跨界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国际合作及存在的问题。湄公河的开发与利用和国际合作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分别是水能开发(涉及到水电开发利用以及灌溉农业的发展等)、环境保护以及航道的开发。结合湄公河开发的实际情况,以及各流域国的发展水平等,分析这些合作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和冲突。同时,分析这些问题和冲突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冲突实质,引出下一部分,即湄公河流域国际合作的保障。第三部分是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着重介绍湄公河流域跨界水资源开发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首先是各流域国的合作基础,这些基础包括国际条约、国际仲裁庭的仲裁裁决和判例等,这些国际公认的原则为湄公河流域各国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法律基础。其次是各流域国的合作架构组织。在全球各跨界水资源通过国际组织进行合作和解决纠纷的背景下,介绍湄公河流域的合作机制,这些机制使得湄公河的国际合作有了制度的保障。湄公河流域合作的机制包括最重要的湄公河委员会、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以及近几年来发展迅速的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和黄金四角经济合作等。最后是针对这些国际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争端和冲突,介绍湄公河流域合作的争端解决机制。第四部分是对湄公河流域的国际合作的未来展望。这一部分是以第三部分为基础,针对湄公河流域现有的机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意见,以期对湄公河跨界水资源开发合作的发展前景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首先是确立各流域国开发合作的基本原则,包括和平解决争端原则、防止主权碰撞原则等。其次是要夯实各国间合作的法律基础,加强双边或多边的条约性合作,明确各国的国家责任。最后是要完善流域内具体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可以适当借鉴其他跨界水资源的成功经验(例如莱茵河等),同时在现有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
【关键词】:跨界水资源 湄公河流域 国际合作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96.9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导言9-17
  • 一、问题的提出9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9-10
  • 三、文献综述10-15
  • 四、主要研究方法15-16
  • 五、论文结构16-17
  • 第一章 跨界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国际合作概述17-32
  • 第一节 跨界水资源的定义17-19
  • 一、国外对跨界水资源的定义17-18
  • 二、国内对跨界水资源的定义18-19
  • 第二节 国家对跨界水资源国际合作的态度演变19-23
  • 一、强调领土和主权至上19-21
  • 二、强调合作和共同开发21-23
  • 第三节 跨界水资源国际合作的基础及制度保障23-27
  • 一、国际合作的基础23-26
  • 二、国际合作的制度保障26-27
  • 第四节 跨界水资源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27-32
  • 一、公平合理利用原则27-29
  • 二、无害使用原则29-30
  • 三、受益补偿原则30
  •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30-32
  • 第二章 湄公河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国际合作及问题32-45
  • 第一节 湄公河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合作现状32-38
  • 一、湄公河水能开发32-35
  • 二、湄公河环境保护35-37
  • 三、湄公河航道开发37-38
  • 第二节 湄公河水资源国际合作中存在的问题38-45
  • 一、湄公河水资源合作问题的表现38-39
  • 二、问题的原因和实质39-45
  • 第三章 湄公河水资源国际合作实现的基础和保障45-61
  • 第一节 湄公河跨界水资源国际合作的基础45-51
  • 一、国际跨界水资源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45-48
  • 二、湄公河水资源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48-51
  • 第二节 湄公河水资源国际合作的组织架构51-56
  • 一、国际跨界水资源合作的组织架构51-53
  • 二、湄公河水资源国际合作的组织架构53-56
  • 第二节 湄公河水资源争端解决机制56-61
  • 一、国际跨界水资源争端解决机制56-58
  • 二、湄公河流域水资源争端解决机制58-61
  • 第四章 湄公河水资源的国际合作展望61-68
  • 第一节 确立正确的合作原则和合作方式61-63
  • 一、确立正确的合作原则61-62
  • 二、选择适合的合作模式62-63
  • 第二节 夯实流域内合作的法律基础63-64
  • 第三节 完善流域内的合作制度64-68
  • 一、完善流域内的组织架构64-66
  • 二、完善争端解决机制66-68
  • 参考文献68-78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78-79
  • 后记79-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崛起’及其对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的启示”研讨会召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闫坤;卫婷婷;;论国际合作力的特性[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1年02期

3 仲橡;;积极参与气候领域国际合作[J];中国经济信息;2002年08期

4 张长龙;;论反腐败洗钱的国际合作[J];商业时代;2006年08期

5 王毅;;国家间权力妥协与国际合作[J];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04期

6 刘传春;;合作而共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谋求国际合作缘由的演进[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韩彩珍;;国际合作中的引导势力探究——从制度分析的角度[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02期

8 袁胜育;郑飞;;略论国际合作中的非正式控制机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杨立;;“2015年后的国际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国际展望;2013年02期

10 伊斯玛义·迪布什;;中国是开展国际合作最理想的伙伴[J];友声;2009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姜照辉;;国际合作理论分析中国欧盟合作[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2 胡波;;预期收益类型差异与国际合作[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3 汪海燕;;国际环境保护行政合作机制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Juergen Uwe Ruehe;;从交换学生到“上莱茵河高校联合会”和“弗莱堡高等研究所”——弗莱堡大学的国际合作与大学发展之路(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国际合作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5 林民旺;;国内观众成本与国际合作[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6 冉光荣;;促进对藏区反贫困的新认识——中国藏区反贫困与国际合作研究之一[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符福渊 周德武;千年议长大会闭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2 记者 林侃;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将首现投洽会[N];福建日报;2012年

3 记者 付凌;加强国际合作 实现互利双赢[N];酒泉日报;2014年

4 卢新宁;中国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奖颁奖[N];人民日报;2003年

5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 钟勤建;国际合作之路如何越走越宽广?[N];中国环境报;2012年

6 周强军 实习生 程思静 本报记者 庄道秋;江苏省商会搭建广泛国际合作平台[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7 英国牛津大学马丁学院院长 曾任世界银行副行长 伊恩·戈尔丁;融合与发展呼唤更多国际合作[N];人民日报;2013年

8 邓学平;国际合作是反腐的必然选择[N];检察日报;2014年

9 潘光;职教国际合作要因需制宜[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陈瑞昌;江苏规范国际合作实验班收费[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骊;中国海关国际合作模式与实践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2 苗京平;刑事司法国际合作原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夏建平;认同与国际合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江长新;次国家政府参与国际合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荣山;国际合作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浩;支持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财政政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朱彦;跨境追逃追赃法律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高静;以色列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国际合作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4 戴曲婧;中国参与防治荒漠化国际合作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5 孟颖会;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国际合作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6 丛菲;青岛市与日本地方政府国际合作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7 雷宇;湄公河跨界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国际合作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8 陈夏娟;国际合作中的能力建设[D];山东大学;2011年

9 彭博;论反洗钱国际合作及中国的对策[D];湘潭大学;2007年

10 牟旭;反垄断法域外审查的国际合作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湄公河跨界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国际合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66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366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4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