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版权保护措施与反规避立法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8 21:51
在数字时代,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复制技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技术措施是数字时代版权人保护其版权利益而采用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在作品普遍商品化以及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仅有技术措施的保护是不够的。随着各种规避技术措施的现象的出现,通过制定反规避条款来寻求法律对技术措施的保护,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一种共识。本文以美国DMCA为参考对象,通过对美国反规避制度确立的纵向的演进路径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反规避立法的横向的考察比较,阐述了反规避制度发展的脉络,展现和分析当下的立法现状。从相关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来看,许多国家制定的反规避条款过多地倾向于对版权人以及相关权利人利益地保护,与传统版权法合理使用等权利限制制度产生了冲突,造成了著作权人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利益失衡的理论困境。同时,相关的司法判例更是表明了反规避制度对市场竞争对手的排挤以及对学术自由与言论自由空间的挤压等现实危机。我国著作权法的技术措施法律保护规定较为笼统,对于协助规避行为与反规避权的例外限制的相关规定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应有所取舍地借鉴各国的立法经验,更好地平衡著作权利人与使用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版权保护技术措施的规避与反规避
第一节 反规避制度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技术措施、规避行为与反规避权
第三节 反规避权的效力范围的界定
第二章 反规避制度立法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纵向的比较:美国反规避制度的演进
第二节 “数字千年版权法”(DMCA)的颁行
第三节 横向的比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与其他发达国家反规避权立法的考察
第四节 比较与评价
第三章 反规避制度的理论困境与实践中的影响
第一节 反规避制度的法律理性
第二节 反规避制度的理论困境
第三节 反规避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危机
第四章 我国反规避制度的立法现状与完善建议
第一节 我国反规避制度的立法现状
第二节 我国反规避制度的完善建议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时代反规避权立法的比较与反思[J]. 曹世华. 时代法学. 2006(03)
[2]知识产权制度以利益平衡为视角的法律思考[J]. 张歆.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3]规避技术措施行为的法律属性辩析[J]. 郭禾. 电子知识产权. 2004(10)
[4]技术措施与著作权法中的权利限制制度[J]. 杨述兴. 知识产权. 2004(02)
[5]美国的《数字千年版权法》与技术措施保护制度[J]. 唐广良. 电子知识产权. 2004(02)
[6]网络时代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之思考[J]. 徐冬根,陶立峰.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3(04)
[7]对技术措施立法保护的比较研究[J]. 王迁. 知识产权. 2003(02)
[8]技术措施界定的比较与评价[J]. 梁志文. 知识产权. 2003(02)
[9]网络版权中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J]. 马治国. 科技与法律. 2001(02)
[10]主题研讨 网络时代的法律问题 网络环境中的版权保护[J]. 李明德. 环球法律评论. 2001(01)
硕士论文
[1]论规避技术措施与间接侵权[D]. 孟佳.华东政法学院 2006
[2]技术措施法律保护与合理使用原则的协调研究[D]. 沈正华.苏州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69311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版权保护技术措施的规避与反规避
第一节 反规避制度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技术措施、规避行为与反规避权
第三节 反规避权的效力范围的界定
第二章 反规避制度立法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纵向的比较:美国反规避制度的演进
第二节 “数字千年版权法”(DMCA)的颁行
第三节 横向的比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与其他发达国家反规避权立法的考察
第四节 比较与评价
第三章 反规避制度的理论困境与实践中的影响
第一节 反规避制度的法律理性
第二节 反规避制度的理论困境
第三节 反规避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危机
第四章 我国反规避制度的立法现状与完善建议
第一节 我国反规避制度的立法现状
第二节 我国反规避制度的完善建议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时代反规避权立法的比较与反思[J]. 曹世华. 时代法学. 2006(03)
[2]知识产权制度以利益平衡为视角的法律思考[J]. 张歆.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3]规避技术措施行为的法律属性辩析[J]. 郭禾. 电子知识产权. 2004(10)
[4]技术措施与著作权法中的权利限制制度[J]. 杨述兴. 知识产权. 2004(02)
[5]美国的《数字千年版权法》与技术措施保护制度[J]. 唐广良. 电子知识产权. 2004(02)
[6]网络时代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之思考[J]. 徐冬根,陶立峰.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3(04)
[7]对技术措施立法保护的比较研究[J]. 王迁. 知识产权. 2003(02)
[8]技术措施界定的比较与评价[J]. 梁志文. 知识产权. 2003(02)
[9]网络版权中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J]. 马治国. 科技与法律. 2001(02)
[10]主题研讨 网络时代的法律问题 网络环境中的版权保护[J]. 李明德. 环球法律评论. 2001(01)
硕士论文
[1]论规避技术措施与间接侵权[D]. 孟佳.华东政法学院 2006
[2]技术措施法律保护与合理使用原则的协调研究[D]. 沈正华.苏州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69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369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