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私法中的自然人住所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5 14:04
论文由四章构成,分别研究了自然人的住所及其在国际私法中的意义、法律冲突下自然人住所的确定、住所地法的发展、我国国际私法中自然人住所制度的完善。总体而言,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历史研究是论文所采用的三种主要的研究方法。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自然人住所制度在国际私法中的特殊价值与发展概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详言之,由古罗马法走来的自然人“住所”,如今仍然是一个频繁见诸于各国立法与司法实践的法律概念,并被普遍视作法律确认的自然人生活中心的场所。鉴于各国关于住所的成立、变更、废弃等规定的严重差异,住所的冲突广泛存在于国际民商事关系之中。因此,为确保住所之沟通自然人与该地法律体系间联系的功能的正常发挥,有必要从国际私法的视角,对与其相关的法律冲突与法律适用问题,作一相对系统化的研究。而住所作为连结点的一种常见类型,考察住所地法的适用状况,同样也是研究自然人住所对国际私法的重要价值的必需途径。由此,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关照我国国内相关制度的完善,方为可能。换一种角度审视,上述概括也正是论文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所在。创新之处在于:首先,为求勾勒住所冲突的全貌,论文突破了...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17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缘起与思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自然人的住所及其在国际私法中的意义
第一节 自然人住所的界定
一、罗马法中的自然人住所
二、两大法系对自然人住所的发展
第二节 自然人住所对国际私法的意义
一、国际因素的判断标准
二、管辖的基础
三、住所地法的连结点
四、送达的目的地
五、承认与执行外国判决的根据
第二章 法律冲突下自然人住所的确定
第一节 确定自然人住所的一般规则
一、积极冲突与消极冲突下自然人住所的确定
二、获得住所的能力的冲突下自然人住所的确定
第二节 国际民事诉讼中自然人住所的确定
一、管辖阶段自然人住所的确定
二、法律适用阶段自然人住所的确定
三、送达阶段自然人住所的确定
四、承认与执行外国判决阶段自然人住所的确定
第三章 自然人住所地法的发展
第一节 住所地法的属人法内涵
一、住所地法与本国法的较量
二、惯常居所地法的竞逐
第二节 住所地法的适用扩张
一、合同准据法
二、侵权准据法
三、对意思自治原则的限制
第四章 我国国际私法中自然人住所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迟到的"住所"
一、"住所"的由来
二、传统居住观念与住所制度的不谐
第二节 我国内地的自然人住所制度
一、自然人住所制度的实体基础
二、自然人住所的冲突与识别
三、住所地法的适用
四、域外送达中的住所
第三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自然人居籍制度
一、确定居籍的一般规则
二、居籍的种类
第四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自然人住所制度
一、自然人住所的实体规定
二、相关国际私法规定的评析
第五节 我国台湾地区的自然人住所制度
一、"中国台湾地区民法典"中的自然人住所
二、从《法律适用条例》至"涉外民事法律适用法"修正草案
第六节 区际法律冲突下自然人住所制度的完善
一、区际属人法的连结点
二、住所的区际法律冲突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本国际私法的最新改革[J]. 陈卫佐. 法律适用. 2009(02)
[2]韩国与朝鲜国际私法立法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J]. 刘仁山.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3]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的检视[J]. 王晓燕. 政法学刊. 2008(02)
[4]属人法的新发展——当事人所在地法[J]. 袁发强.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8(01)
[5]论惯常居所地法及其在中国的适用[J]. 杜焕芳. 政法论丛. 2007(05)
[6]论户籍制度的功能定位[J]. 苏志霞,王文录.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7]海峡两岸冲突法识别制度的理论与实践[J]. 于飞. 台湾研究集刊. 2006(03)
[8]论保护弱者的国际私法方法及其立法完善——以冲突规范的保护方法为中心[J]. 屈广清. 法商研究. 2006(05)
[9]论涉外民事关系中住所及惯常居所的法律适用[J]. 单海玲. 比较法研究. 2006(02)
[10]航空运输承运人责任制度的发展与创新[J]. 王瀚,孙玉超.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2006(01)
硕士论文
[1]户籍与住所制度考[D]. 王伟伟.中国政法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85482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17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缘起与思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自然人的住所及其在国际私法中的意义
第一节 自然人住所的界定
一、罗马法中的自然人住所
二、两大法系对自然人住所的发展
第二节 自然人住所对国际私法的意义
一、国际因素的判断标准
二、管辖的基础
三、住所地法的连结点
四、送达的目的地
五、承认与执行外国判决的根据
第二章 法律冲突下自然人住所的确定
第一节 确定自然人住所的一般规则
一、积极冲突与消极冲突下自然人住所的确定
二、获得住所的能力的冲突下自然人住所的确定
第二节 国际民事诉讼中自然人住所的确定
一、管辖阶段自然人住所的确定
二、法律适用阶段自然人住所的确定
三、送达阶段自然人住所的确定
四、承认与执行外国判决阶段自然人住所的确定
第三章 自然人住所地法的发展
第一节 住所地法的属人法内涵
一、住所地法与本国法的较量
二、惯常居所地法的竞逐
第二节 住所地法的适用扩张
一、合同准据法
二、侵权准据法
三、对意思自治原则的限制
第四章 我国国际私法中自然人住所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迟到的"住所"
一、"住所"的由来
二、传统居住观念与住所制度的不谐
第二节 我国内地的自然人住所制度
一、自然人住所制度的实体基础
二、自然人住所的冲突与识别
三、住所地法的适用
四、域外送达中的住所
第三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自然人居籍制度
一、确定居籍的一般规则
二、居籍的种类
第四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自然人住所制度
一、自然人住所的实体规定
二、相关国际私法规定的评析
第五节 我国台湾地区的自然人住所制度
一、"中国台湾地区民法典"中的自然人住所
二、从《法律适用条例》至"涉外民事法律适用法"修正草案
第六节 区际法律冲突下自然人住所制度的完善
一、区际属人法的连结点
二、住所的区际法律冲突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本国际私法的最新改革[J]. 陈卫佐. 法律适用. 2009(02)
[2]韩国与朝鲜国际私法立法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J]. 刘仁山.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3]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的检视[J]. 王晓燕. 政法学刊. 2008(02)
[4]属人法的新发展——当事人所在地法[J]. 袁发强.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8(01)
[5]论惯常居所地法及其在中国的适用[J]. 杜焕芳. 政法论丛. 2007(05)
[6]论户籍制度的功能定位[J]. 苏志霞,王文录.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7]海峡两岸冲突法识别制度的理论与实践[J]. 于飞. 台湾研究集刊. 2006(03)
[8]论保护弱者的国际私法方法及其立法完善——以冲突规范的保护方法为中心[J]. 屈广清. 法商研究. 2006(05)
[9]论涉外民事关系中住所及惯常居所的法律适用[J]. 单海玲. 比较法研究. 2006(02)
[10]航空运输承运人责任制度的发展与创新[J]. 王瀚,孙玉超.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2006(01)
硕士论文
[1]户籍与住所制度考[D]. 王伟伟.中国政法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85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385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