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环境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0 05:24
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带来了各种危险和损害,全球环境退化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如果人们不寻求妥善地应对全球环境退化问题的措施,那么等到的将会是人类自身的毁灭。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陷入发展不可持续的境地时进入国际环境法领域并发展成为国际环境法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原则的。本论文以全球环境保护为背景,主要就国际环境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本理论问题、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环境中的地位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具体实施制度进行研究。本论文共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正文部分共计五章,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为国际环境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产生、发展及基本内涵。文章首先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产生背景和该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在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历史发展进行回顾之后,文章重点探讨了国际环境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所应包含的具体内容。第二章是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理论基础分析。主要包括经济学基础、生态伦理学基础和法学基础。文章通过分析后指出,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必须建立在对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之上和自然环境对污染物容纳...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产生、发展及基本内涵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产生与发展
一、产生背景:环境危机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本内涵
一、关于可持续发展原则定义的不同阐述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具体内容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理论基础分析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学基础分析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生态伦理基础分析
一、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理性人类中心主义的体现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法学基础分析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与法的价值
二、厚筑环境义务之堤:从应然到实然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地位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国际习惯法地位探讨
一、国际习惯法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国际习惯法原则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国际环境法中的其它原则之关系
一、国际环境法中的其它原则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国际环境法中最根本的原则
第四章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具体实施制度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一、国际环境法律文件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规定
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二节 清洁生产制度
一、清洁生产制度在国际环境法中的产生与发展
二、清洁生产制度的内容及对各国政府的要求
第三节 国际合作制度
一、建立国际合作制度的必要性
二、国际合作制度的内容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原则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宏观对策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人口压力依旧存在
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转变
三、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未从根本上扭转
第二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对策
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知识的传播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三、强化环境立法
四、完善环境管理的相关经济手段
五、立足国情,积极开展国际环境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 杨玉民.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6(02)
[2]现代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研究(英文)[J]. 屈广清,陈小云.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3(S1)
[3]极限与分配——再论环境法的本位[J]. 徐祥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04)
[4]试论国际环境法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J]. 杨兴. 时代法学. 2003(01)
[5]可持续发展与现代国际法[J]. 石磊.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6]告别传统,厚筑环境义务之堤[J]. 徐祥民.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7]东西方环境观的追溯与比较[J]. Anne Lonsdale,张帆. 世界环境. 2001(04)
[8]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宏观思考[J]. 潘抱存. 法学杂志. 2000(06)
[9]可持续发展与国际环境法的勃兴[J]. 陈泉生. 环境导报. 2000(03)
[10]“绿化”生存与发展的规则:生态伦理学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意义的探究[J]. 李培超. 求索. 1999(05)
本文编号:3427735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产生、发展及基本内涵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产生与发展
一、产生背景:环境危机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本内涵
一、关于可持续发展原则定义的不同阐述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具体内容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理论基础分析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学基础分析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生态伦理基础分析
一、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理性人类中心主义的体现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法学基础分析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与法的价值
二、厚筑环境义务之堤:从应然到实然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地位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国际习惯法地位探讨
一、国际习惯法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国际习惯法原则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国际环境法中的其它原则之关系
一、国际环境法中的其它原则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国际环境法中最根本的原则
第四章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具体实施制度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一、国际环境法律文件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规定
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二节 清洁生产制度
一、清洁生产制度在国际环境法中的产生与发展
二、清洁生产制度的内容及对各国政府的要求
第三节 国际合作制度
一、建立国际合作制度的必要性
二、国际合作制度的内容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原则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宏观对策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人口压力依旧存在
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转变
三、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未从根本上扭转
第二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对策
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知识的传播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三、强化环境立法
四、完善环境管理的相关经济手段
五、立足国情,积极开展国际环境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 杨玉民.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6(02)
[2]现代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研究(英文)[J]. 屈广清,陈小云.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3(S1)
[3]极限与分配——再论环境法的本位[J]. 徐祥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04)
[4]试论国际环境法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J]. 杨兴. 时代法学. 2003(01)
[5]可持续发展与现代国际法[J]. 石磊.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6]告别传统,厚筑环境义务之堤[J]. 徐祥民.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7]东西方环境观的追溯与比较[J]. Anne Lonsdale,张帆. 世界环境. 2001(04)
[8]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宏观思考[J]. 潘抱存. 法学杂志. 2000(06)
[9]可持续发展与国际环境法的勃兴[J]. 陈泉生. 环境导报. 2000(03)
[10]“绿化”生存与发展的规则:生态伦理学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意义的探究[J]. 李培超. 求索. 1999(05)
本文编号:3427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427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