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WTO框架下中国国有企业补贴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2 00:30
  在WTO框架下中国的国有企业补贴不仅要受到以《SCM协定》为核心的WTO补贴规则的一般规制,而且要受到中国入世法律文件的特别规制。本文在对规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以相关规则为框架,从国际法的角度来审视国内问题,探讨中国国有企业补贴法律问题以及如何合理运用WTO补贴规则,以对目前我国面临的新的贸易战提供指引和参考。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对WTO框架下规范国有企业补贴的一般规则作概括性介绍。从WTO补贴规则的存在基础谈起,以《SCM协定》为核心,对涉及国有企业补贴的具体规则进行简要分析,包括补贴的定义、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的例外规定。第二章对中国国有企业补贴的类型和性质进行分析。目前,中国国有企业补贴的类型主要包括:税收优惠、政策性亏损补贴、优惠贷款和特殊基金等。通过分析指出,国有企业补贴可能构成专项性补贴和可诉性补贴,会对国际贸易产生潜在的贸易影响。第三章主要针对中国入世文件中关于国有企业补贴的特色规则进行论述。将“接合理论”作为“中国特色”规则的理论基础,并对这些特色规则进行评价,包括:关于国有企业补贴的专项性标准、计算中国补贴的非市场经济方法、排除中国援引私有化的...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WTO框架下规范国有企业补贴的一般规则
    第一节 WTO补贴规则的存在基础
        一、市场经济
        二、国际贸易的公平自由
    第二节 WTO框架下规范国有企业补贴的一般规则
        一、GATT1994关于国营贸易企业的规定
        二、《SCM协定》中涉及国有企业补贴的具体规则
第二章 中国国有企业补贴的类型与性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国国有企业补贴的类型
        一、税收优惠
        二、政策性亏损补贴
        三、优惠贷款
        四、特殊基金
    第三节 中国国有企业补贴的性质
        一、国有企业补贴可能构成“专项性补贴”
        二、国有企业补贴可能构成“可诉性补贴”
        三、潜在的贸易影响
第三章 中国入世文件中规范国有企业补贴的特色规则及评价
    第一节 WTO框架下“中国特色”规则的理论基础
        一、“接合理论”的产生背景
        二、“接合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关于国有企业补贴的“中国特色”规则
        一、《入世议定书》第6条
        二、《入世议定书》第10条
        三、《入世议定书》第15条
        四、《工作组报告》第46段
        五、《工作组报告》第171段
    第三节 评价
        一、关于国有企业补贴的专项性标准
        二、计算中国补贴的非市场经济方法
        三、排除中国援引私有化的例外
        四、中国逐步取消对国有企业的补贴缺乏过渡期
        五、小结
第四章 WTO框架下对中国国有企业补贴问题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补贴政策的调整
        一、正确处理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二、继续清理和规范国有企业补贴政策
        三、坚持在商业基础上进行国企改制
    第二节 充分利用WTO规则
        一、掌握和利用WTO“游戏规则”
        二、充分利用多哈回合修改现有规则
        三、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WTO反补贴规则下我国国企补贴的特殊法律问题[J]. 余莹.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6)
[2]农产品国营贸易与WTO[J]. 刘剑文.  农业经济问题. 2002(10)
[3]对补贴要履行的三项义务——解读《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0条[J]. 赵维田.  国际贸易. 2002(09)
[4]《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与现行财税政策调整[J]. 聂中美.  湖北财税. 2002(12)
[5]以加入WTO为契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J]. 林毅夫,刘培林.  管理世界. 2001(02)

博士论文
[1]WTO补贴反补贴实体规则研究[D]. 尹德永.中国政法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500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4500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9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