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2 13:11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一种将循环经济落实于微观主体的制度设计,是当今世界发展迅速的环保制度之一。它的理念诞生于欧洲,并且在欧洲得到了最为全面的实施,积累了最为成熟的经验。与之形成明显对照的是,美国在EPR制度的概念设置、细节设计及应用范围等方面同欧洲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推广该制度及其所体现的循环经济理念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在本文第一章中,首先对EPR各种版本的定义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笔者认为较为妥当的定义;然后探讨了此制度的几种思想渊源,其中包括科学哲学中的系统论思想,及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和循环经济思想。在第二章中,对欧盟国家EPR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其中着重对德国的法令和欧盟层次的指令做了介绍和评价;尔后以之为参照,探讨了美国之所以没有大规模运用EPR制度的原因,意在通过两相比较来揭示EPR制度赖以确立和运转的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社会思潮等等前提条件;然后对其在美国的发展前景做了简单的展望。在第三章中,首先讨论了EPR制度对欧盟内部国家之间贸易的影响;然后讨论了其对欧盟同其他国家间贸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在应对西...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第一节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概念
一、生产者延伸责任概念的源流
二、生产者延伸责任的特点
第二节 生产者责任延伸的理论来源
一、系统论思想与生产者延伸责任
二、外部性理论与生产者责任延伸
三、循环经济思想与生产者责任延伸
第二章 欧美国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第一节 欧盟国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立法和实践
一、德国的立法和实践
二、其他欧盟国家的立法和实践
三、欧盟层次的立法和实践
第二节 美国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一、美国的废弃物回收制度
二、美国为什么没有较广泛的EPR制度?
三、EPR制度在美国的前景
第三章 欧美国家EPR制度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第一节 EPR制度对欧盟内部国家间贸易的影响
一、德国包装法令所引发的争议
二、欧盟对废物贸易的约束
第二节 EPR制度对欧盟与外部国家间贸易的影响
一、欧盟EPR制度的直接影响
二、EPR制度所引起的南北争议
三、多边贸易体制下的EPR制度
四、中国应对欧美国家EPR制度的对策
第四章 欧美国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经验
第一节 生产者责任组织运行中的问题
一、生产者责任组织的作用和优势
二、生产者责任组织暴露出的弊端
第二节 EPR制度的经济调整机制问题
一、押金机制
二、国家提供优惠待遇的机制
三、所有权保留机制
第三节 延伸责任承担主体的限定问题
一、EPR的两种主体模式
二、对两种模式的评价
三、生产者的构成
第五章 欧美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中国目前的EPR制度立法现状
一、我国早期的EPR制度立法
二、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的EPR制度
第二节 关于中国未来EPR制度的建议
一、科学地选择适用对象,逐步推进
二、发展生产者责任组织,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
四、大力宣传EPR理念和环保意识,提倡绿色消费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实施[J]. 李亮,李桂林. 华东经济管理. 2008(09)
[2]基于循环经济的EPR责任主体选择研究进展与启示[J]. 赵一平,武春友,傅泽强. 科研管理. 2008(05)
[3]废弃产品回收与循环利用责任的经济分析及对策[J]. 蔡维力,唐绍均. 环境保护. 2008(12)
[4]论欧盟环保新指令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 高永富.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5]对建立和实施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思考[J]. 陆辉. 经济师. 2008(01)
[6]论中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权威瑕疵[J]. 张树林,李桂林.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10)
[7]关于循环经济立法中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探究[J]. 肖陈翔. 闽江学院学报. 2007(04)
[8]当代西方学者的循环经济思想探究[J]. 陶伦康,鄢本凤. 重庆社会科学. 2007(08)
[9]基于系统论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J]. 肖华茂. 工业技术经济. 2007(07)
[10]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下企业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约束机制探讨[J]. 刘丽敏,杨淑娥.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博士论文
[1]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度研究[D]. 唐绍均.重庆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论生产者延伸义务[D]. 李薇.吉林大学 2008
[2]生产者延伸责任研究[D]. 刘画洁.华东政法大学 2007
[3]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D]. 李桂林.合肥工业大学 2007
[4]环境法的经济分析[D]. 朱洁.西南政法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11761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第一节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概念
一、生产者延伸责任概念的源流
二、生产者延伸责任的特点
第二节 生产者责任延伸的理论来源
一、系统论思想与生产者延伸责任
二、外部性理论与生产者责任延伸
三、循环经济思想与生产者责任延伸
第二章 欧美国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第一节 欧盟国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立法和实践
一、德国的立法和实践
二、其他欧盟国家的立法和实践
三、欧盟层次的立法和实践
第二节 美国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一、美国的废弃物回收制度
二、美国为什么没有较广泛的EPR制度?
三、EPR制度在美国的前景
第三章 欧美国家EPR制度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第一节 EPR制度对欧盟内部国家间贸易的影响
一、德国包装法令所引发的争议
二、欧盟对废物贸易的约束
第二节 EPR制度对欧盟与外部国家间贸易的影响
一、欧盟EPR制度的直接影响
二、EPR制度所引起的南北争议
三、多边贸易体制下的EPR制度
四、中国应对欧美国家EPR制度的对策
第四章 欧美国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经验
第一节 生产者责任组织运行中的问题
一、生产者责任组织的作用和优势
二、生产者责任组织暴露出的弊端
第二节 EPR制度的经济调整机制问题
一、押金机制
二、国家提供优惠待遇的机制
三、所有权保留机制
第三节 延伸责任承担主体的限定问题
一、EPR的两种主体模式
二、对两种模式的评价
三、生产者的构成
第五章 欧美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中国目前的EPR制度立法现状
一、我国早期的EPR制度立法
二、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的EPR制度
第二节 关于中国未来EPR制度的建议
一、科学地选择适用对象,逐步推进
二、发展生产者责任组织,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
四、大力宣传EPR理念和环保意识,提倡绿色消费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实施[J]. 李亮,李桂林. 华东经济管理. 2008(09)
[2]基于循环经济的EPR责任主体选择研究进展与启示[J]. 赵一平,武春友,傅泽强. 科研管理. 2008(05)
[3]废弃产品回收与循环利用责任的经济分析及对策[J]. 蔡维力,唐绍均. 环境保护. 2008(12)
[4]论欧盟环保新指令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 高永富.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5]对建立和实施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思考[J]. 陆辉. 经济师. 2008(01)
[6]论中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权威瑕疵[J]. 张树林,李桂林.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10)
[7]关于循环经济立法中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探究[J]. 肖陈翔. 闽江学院学报. 2007(04)
[8]当代西方学者的循环经济思想探究[J]. 陶伦康,鄢本凤. 重庆社会科学. 2007(08)
[9]基于系统论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J]. 肖华茂. 工业技术经济. 2007(07)
[10]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下企业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约束机制探讨[J]. 刘丽敏,杨淑娥.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博士论文
[1]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度研究[D]. 唐绍均.重庆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论生产者延伸义务[D]. 李薇.吉林大学 2008
[2]生产者延伸责任研究[D]. 刘画洁.华东政法大学 2007
[3]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D]. 李桂林.合肥工业大学 2007
[4]环境法的经济分析[D]. 朱洁.西南政法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11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511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