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证券实体法公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31 00:33
跨国证券交易乃当今国际金融领域最为突出的活动。各国法律有关规定的不一所导致的法律冲突给跨国证券交易带来了法律风险和系统风险,并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海牙证券公约》通过冲突规范的制定对法律冲突的缓解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并未能够从根本上消除法律风险。在此背景下,罗马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制定的《中介证券实体法公约》试图从实体法层面解决跨国证券交易的法律冲突问题,以增加法律的确定性和提高经济效率。全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引言介绍了本文的写作动因和写作目的。正文第一章在关于公约的制定背景中论述了证券持有模式由直接模式向间接模式的转变,分析了跨国证券交易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创新地对账户持有人享有的权利的性质进行两分法。以上三点构成了制定公约首先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第二章介绍了《中介证券实体法公约》制定过程中使用的限定性方法和功能性方法。这两种方法的使用一方面使公约的措辞中立化,从而避免其用语的倾向性和可能产生的歧义;另一方面考虑到公约制定中将面临的艰难,起草小组一开始就从一个较严格的起点出发,使公约在实践中实现和谐与统一。第三章介绍了公约通过引入“透明体系”的概念,将证券的间接持有和直接持有模式...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公约制定的背景
一、证券直接持有向间接持有模式的转变
二、法律风险
(一) 决定准据法的不确定性
(二) 准据法自身的不确定和不健全
(三) 跨境交易中的法律不兼容
三、账户持有人证券权利的法律性质
(一) “直接所有权”(direct ownership)
(二) “多层次权利”(Multi-Tiered Entitlements)
第二章 公约制定的方法
一、高门槛的限定性方法
二、功能性方法
第三章 透明持有体系
一、透明持有的引入
二、当前的透明体系
(一) 透明体系的主要特征
(二) 将来透明体系类别的选择
(三) 透明体系的作用
第四章 公约的主要内容
一、相关定义、适用范围和解释
(一) 关于定义的规定
(二) 公约适用范围和解释原则
(三) 由他人履行的中间人职能
二、账户持有人的权利
(一) 中介证券
(二) 保障账户持有人获得和行使权利的措施
三、中介证券的转让
(一) 中介证券转让的方式
(二) 第三人对中介证券的善意取得
(三) 竞合权益之间的优先权
四、中介持有体系的完善
(一) 中间人的管理
(二) 中间人的破产
五、与证券发行人的关系
六、关于担保交易的特殊规定
(一) 公约关于担保交易的基本解释
(二) 担保交易的特殊规定
七、最终条款
第五章 对公约的评价和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一、公约的贡献
二、公对对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一) 对我国证券持有体系的分析
(二) 公约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三) 关于我国持有模式的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间接持有证券的权益性质与法律适用初探[J]. 廖凡. 环球法律评论. 2006(06)
[2]证券间接持有体制及托管证券权利性质探析[J]. 乔雄兵. 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 2004(05)
[3]证券间接持有跨境的法律问题[J]. 吴志攀. 中国法学. 2004(01)
本文编号:3559278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公约制定的背景
一、证券直接持有向间接持有模式的转变
二、法律风险
(一) 决定准据法的不确定性
(二) 准据法自身的不确定和不健全
(三) 跨境交易中的法律不兼容
三、账户持有人证券权利的法律性质
(一) “直接所有权”(direct ownership)
(二) “多层次权利”(Multi-Tiered Entitlements)
第二章 公约制定的方法
一、高门槛的限定性方法
二、功能性方法
第三章 透明持有体系
一、透明持有的引入
二、当前的透明体系
(一) 透明体系的主要特征
(二) 将来透明体系类别的选择
(三) 透明体系的作用
第四章 公约的主要内容
一、相关定义、适用范围和解释
(一) 关于定义的规定
(二) 公约适用范围和解释原则
(三) 由他人履行的中间人职能
二、账户持有人的权利
(一) 中介证券
(二) 保障账户持有人获得和行使权利的措施
三、中介证券的转让
(一) 中介证券转让的方式
(二) 第三人对中介证券的善意取得
(三) 竞合权益之间的优先权
四、中介持有体系的完善
(一) 中间人的管理
(二) 中间人的破产
五、与证券发行人的关系
六、关于担保交易的特殊规定
(一) 公约关于担保交易的基本解释
(二) 担保交易的特殊规定
七、最终条款
第五章 对公约的评价和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一、公约的贡献
二、公对对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一) 对我国证券持有体系的分析
(二) 公约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三) 关于我国持有模式的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间接持有证券的权益性质与法律适用初探[J]. 廖凡. 环球法律评论. 2006(06)
[2]证券间接持有体制及托管证券权利性质探析[J]. 乔雄兵. 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 2004(05)
[3]证券间接持有跨境的法律问题[J]. 吴志攀. 中国法学. 2004(01)
本文编号:35592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559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