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TRIPS协议与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制度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1 07:25
  我们身处的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日益发展的时代,商业秘密作为一种与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传统知识产权相区别的知识产权,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它对于市场竞争主体体现的是潜在或现实的经济价值和竞争优势,也是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成文立法或司法判例的形式确立了商业秘密救济制度,各有特色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TRIPS协议将“未披露的信息”(商业秘密)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后,为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方通过国内法保护商业秘密确定了最低标准。各国国内立法也根据TRIPS协议的要求进行了修改,对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制度建立和完善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我国也并不例外,根据TRIPS协议的基本精神,初步建立了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主要框架的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制度。而商业秘密本身就是一项通过诉讼程序得以证明的特殊的知识产权,而法院的司法判决也从一个侧面动态体现了国家给予商业秘密法律保护水平,是商业秘密救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形形色色的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案件中,法官作为司法者在审理具体案件时对于商业秘密民事救济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难以回避的。相比其他传统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如专利侵权或...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38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论文结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TRIPS 协议框架下商业秘密民事救济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TRIPS 协议与国内法中商业秘密的涵义及构成要件与学说研究..
        一、TRIPS 协议与国内法中商业秘密的含义界定
            (一) TRIPS 协议对商业秘密的的界定
            (二) 美国法对商业秘密的界定
            (三) 加拿大法对商业秘密的界定
            (四) 英国法对商业秘密的界定
            (五) 德国法对商业秘密的界定
            (六) 日本法对商业秘密的界定
            (七) 俄罗斯法对商业秘密的界定
            (八) 韩国法对商业秘密的界定
            (九) 我国台湾地区对商业秘密的界定
            (十) 我国对商业秘密的界定
            (十一) 两大法系对商业秘密界定的发展
        二、各国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与学说评析
            (一) 三要素说的法律价值分析
            (二) 四要素说的法律价值分析
            (三) 五要素说的法律价值分析
            (四) 对商业秘密构成要件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商业秘密救济的法学基础理论问题
        一、关于合同法理论问题
            (一) 美国合同法理论
            (二) 英国合同法理论
        二、关于侵权法理论问题
            (一) 美国侵权法理论
            (二) 英国侵权法理论
        三、关于财产权理论问题
            (一) 美国财产权理论
            (二) 英国财产权理论
            (三) 日本财产权理论
        四、关于竞争法理论问题
            (一) 德国、日本竞争法理论
            (二) 美国竞争法理论
        五、关于商业秘密救济理论发展的阶段性和必然性
            (一) 从私法救济理论到公法救济理论
            (二) 商业秘密相关主体的扩展
            (三) 权利相对性到权利绝对性
            (四) 各种理论的相互适应性和互补性
        六、TRIPS 谈判中关于商业秘密救济的利益协调问题
            (一) 发达国家对商业秘密救济实践趋势
            (二) 发展中国家的救济实践和立法动因
            (三) 商业秘密国际保护中的南北利益平衡问题
    第三节 TRIPS 协议与各国对商业秘密侵权救济模式的定位
        一、商业秘密法律救济模式的国内法比较分析
            (一) 各国国内法救济模式的主要立法例
            (二) 商业秘密法律救济模式定位的特点
        二、TRIPS 协议对知识产权法律救济模式的规定
            (一) 民事、行政及刑事救济的立体保护模式
            (二) 民事及行政救济的交叉与重合
    第四节 商业秘密救济中的法律问题
        一、商业秘密行政救济中的法律问题
            (一) 国外商业秘密行政救济的有限性及我国的主要实践
            (二) 行政救济的主体和管辖问题
            (三) 行政救济的不足和完善
        二、商业秘密刑事救济中法律问题
            (一) 侵犯商业秘密刑事诉讼管辖问题
            (二) 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主体区分问题
        三、商业秘密民事救济中的法律问题
            (一) 商业秘密民事诉讼主体的确定问题
            (二) 商业秘密侵权案件民事诉讼和仲裁管辖问题
            (三) 商业秘密侵权民事诉讼案件审理特点
    第五节 商业秘密侵权责任模式的界限问题
        一、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竞合
            (一) 民事、行政以及刑事责任适用角度区分
            (二) 民事、行政及刑事责任是否可同时适用
        二、行政、民事和刑事案件审理的交叉与协调
            (一) 行政、民事和刑事案件的交叉特点
            (二) 商业秘密刑民交叉案件审理模式
            (三) 行政、民事和刑事交叉案件的协调
        三、行政、民事和刑事救济的定位和完善
            (一) 民事救济为主导的救济模式
            (二) 发挥行政救济和刑事救济的补充作用
    小结
第二章 商业秘密权利判定问题研究
    第一节 TRIPS 协议与各国商业秘密权利判定的基本问题研究
        一、关于商业秘密权利的主体问题
            (一) 商业秘密主体的范围
            (二) 商业秘密的多主体共存可能性
            (三) 商业秘密权归属的判定
        二、关于商业秘密权利的客体问题
            (一) 各国对于商业秘密客体的规定
            (二) 我国法律规定中对于商业秘密客体的例举
        三、关于商业秘密的载体问题
            (一) 商业秘密载体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二) 商业秘密与其载体的相互关系
        四、关于公有领域的确定问题
            (一) 公有领域的判断标准
            (二) 公有领域的实践认识
    第二节 TRIPS 协议与各国商业秘密权利判定的特殊问题研究
        一、社会公共利益对商业秘密权利的限制问题
            (一) 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规定及典型案件
            (二) 我国公共利益对商业秘密权利限制
        二、其他合法权利对商业秘密权的限制问题
            (一) 其他合法权利对商业秘密权限制度的法律文献
            (二) 其他合法权利对商业秘密限制的主要方式
        三、反垄断法对商业秘密权利的规制
            (一) 商业秘密权滥用的反垄断规制需求
            (二) 欧共体、日本、美国的主要立法
            (三) TRIPS 协议的反垄断相关规定
    第三节 商业秘密权与专利权比较研究
        一、商业秘密、专利权保护政策的正当性和国际自由贸易的假象冲突
            (一) 商业秘密与专利权对技术公开的相反态度
            (二) 专利保护政策与商业秘密保护政策的正当性
            (三) 商业秘密法律与规制专利和限制贸易的假象冲突
        二、商业秘密与专利保护方式比较分析
            (一) 商业秘密与专利保护的主要区别
            (二) 专利权和商业秘密保护的主要联系
        三、我国商业秘密与专利权相比较的相对优势和缺陷
            (一) 两种制度发展的差距和现实保护的需要
            (二) 跨国公司国际投资中技术保护的现实选择
    第四节 商业秘密权利特征及发展趋势
        一、TRIPS 协议关于商业秘密权利特点问题
            (一) TRIPS 协议保护商业秘密权利的背景
            (二) TRIPS 协议商业秘密权利的特点
        二、商业秘密权利的发展趋势
            (一) 法律保护的商业秘密的范围不断扩大
            (二) 商业秘密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三) 商业秘密国际化保护趋势
    小结
第三章 TRIPS 协议与各国关于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判定研究
    第一节 各国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类型比较
        一、各国国内法对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主要规定比较
            (一) 美国
            (二) 德国
            (三) 日本
        二、WIPO 与TRIPS 协议对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主要规定
            (一) 一般规定
            (二) 示例规定
        三、我国对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定类型
            (一) 主要法律规定
            (二) 主要侵权行为类型和理解
        四、善意第三人责任的各国立法比较
            (一) 善意第三人的内涵与特点
            (二) 善意第三人责任的学说与立法比较
            (三) 我国对于善意第三人责任的完善
    第二节 TRIPS 协议关于商业秘密侵权归责原则的法律问题
        一、侵权归责原则的涵义
        二、商业秘密侵权的主要归责原则及评析
            (一) 过错责任原则
            (二) 无过错责任原则
            (三) 过错推定原则
        三、TRIPS 协议中商业秘密侵权的归责原则问题
            (一) 对TRIPS 协议第45 条第1 款的理解
            (二) 对TRIPS 协议第45 条第2 款的理解
        四、我国司法实践中归责原则的适用问题
            (一) 我国商业秘密侵权归责原则规定
            (二) 我国适用侵权归责原则的实践
    第三节 违反保密义务的商业秘密侵权的法律问题
        一、雇用期间与退职后的保密义务比较问题
            (一) 劳动关系的从属性
            (二) 雇佣期间的保密义务
            (三) 退职后的保密义务
        二、劳动雇佣关系中保密协议条款的法律问题
            (一) 保密协议的理论基础
            (二) 保密协议主体
            (三) 保密范围
            (四) 保密期限与协议解除
    第四节 违反竞业禁止的商业秘密侵权的法律问题
        一、竞业禁止的含义、分类及主要价值
            (一) 竞业禁止的含义和分类
            (二) 竞业禁止的法理基础和主要价值
        二、外国国家主要立法例
            (一) 美国的主要立法和判例
            (二) 德国的主要立法
            (三) 瑞士的主要立法
        三、竞业禁止协议主要内容
            (一) 竞业禁止协议的主体
            (二) 竞业禁止区域和行业领域的限制
            (三) 竞业禁止的时间限制
            (四) 竞业禁止的合理补偿
            (五) 违反竞业禁止的违约责任
        四、竞业禁止协议效力的判断及合理处置方式
            (一) 竞业禁止效力判断
            (二) 对竞业禁止协议合理的处置方式(以美国为例)
    小结
第四章 商业秘密侵权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各国侵权举证责任及分配制度概述
        一、举证责任的主要学说
            (一) 举证责任的理解
            (二) 举证责任及分配的主要理论学说
        二、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对举证责任及分配
            (一) 大陆法系主要分类
            (二) 英美法系的主要分类
            (三) 举证责任分配的主要立法例
        三、我国对举证责任的主要理论
            (一) 我国举证责任的主要规定
            (二) 我国采用的主要理论
    第二节 TRIPS 协议关于商业秘密侵权举证责任的一般性问题
        一、TRIPS 协议及WTO 争端解决机制中对举证责任及分配的规定
            (一) TRIPS 协议中涉及举证的有关规定及影响
            (二) WTO 争端解决程序中举证责任对国内法影响
        二、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举证责任分配问题
            (一) 美国
            (二) 我国
        三、商业秘密侵权中的司法鉴定问题
            (一) 商业秘密侵权中鉴定的重要性
            (二) 商业秘密侵权案件司法鉴定中的问题
            (三) 司法鉴定在司法实践中的规范完善
        四、优势证据举证规则问题
            (一) 证明标准的理解
            (二) 盖然性标准和优势证据规则
            (三) 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证明标准的运用
    第三节 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举证责任的特殊规则问题
        一、关于举证责任倒置的问题
            (一) 举证责任倒置的理解
            (二) 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和运用
            (三) 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举证责任倒置问题
        二、关于举证责任的推定问题
            (一) 推定的含义和分类
            (二) 法律上的推定和举证责任倒置
            (三) 事实上的推定与“接触+相似”原则
        三、关于举证责任的转移问题
            (一) 举证责任转移的理解
            (二) 举证责任转移与举证责任分配的关系
            (三) 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举证责任转移
        四、关于法院依职权取证和证据保全的问题
            (一) 法院依职权取证和证据保全的主要规定
            (二) 国内法院在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中掌握的标准
    第四节 我国商业秘密案件的举证责任完善问题
        一、“不为公众所知悉”要素的举证责任问题
            (一) 对秘密性要素举证责任分配的观点及规定
            (二) 对秘密性要素举证责任分配的主要理由
            (三) 对秘密性要素举证责任的实证分析
            (四) 对秘密性要素举证制度完善
        二、先刑事后民事案件中刑事判决的证据效力的认定问题
            (一) 在先刑事判决证明效力的认定问题
            (二) 在先刑事判决在民事诉讼中证明程序中的完善
        三、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法官的释明权问题
            (一) 法官在商业秘密案件中行使释明权的现实需要
            (二) 行使释明权需要注意的问题
小结
第五章 各国禁令制度和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TRIPS 协议及各国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禁令制度的适用问题
        一、TRIPS 协议关于禁令制度的法律要件问题
            (一) TRIPS 协议对各国建立禁令制度总要求
            (二) TRIPS 协议第44 条的规定
            (三) TRIPS 协议第3 节关于临时措施的规定
        二、美国禁令制度的适用问题
            (一) 美国商业秘密禁令缘起及主要法律依据
            (二) 禁令的主要种类及适用条件
        三、德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的禁令制度及类似措施
            (一) 德国
            (二) 日本
            (三) 我国台湾地区
        四、诉前禁令与其他禁令制度的区别
            (一) 美国三种禁令的主要区别
            (二) 诉前禁令相对于其他禁令优势
    第二节 商业秘密侵权中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适用问题
        一、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形成和演进问题
            (一) 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形成
            (二) 不可避免披露原则框架的确立
        二、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理论依据和衡平法基础
            (一) 从商业秘密法保护的宗旨出发
            (二) 从知识产权制止即发侵权制度出发
            (三) 从衡平法基础出发
        三、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适用条件和限制
            (一) 离职雇员确实掌握原雇主的商业秘密
            (二) 新旧雇主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三) 离职雇员前后工作具有相当程度的相似性
            (四) 潜在侵占的程度达到披露的不可避免
        四、不可避免披露原则产生的影响
            (一) 对商业秘密救济的使用方式进一步扩展
            (二)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离职雇员的劳动权
            (三) 将知识产权即发侵权引入商业秘密保护
    第三节 禁令制度在我国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的适用问题
        一、我国目前禁令制度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的适用情况分析
            (一) 我国知识产权禁令制度的立法情况
            (二) 我国知识产权诉前禁令的适用情况
            (三) 我国商业秘密案件中“终局禁令”适用情况
        二、在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适用诉前禁令制度的必要性和现实基础
            (一) TRIPS 协议的总要求
            (二) 商业秘密救济自身的需要
            (三) 现有其他制度与诉前禁令制度区别及不足
            (四) 诉前禁令制度日臻完善范围不断扩大
        三、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适用诉前禁令的制度设计
            (一) 主要参照我国现有诉前禁令制度
            (二) 在商业秘密诉前禁令制度推进上可分“两步走”
            (三) 商业秘密诉前禁令实体审查仍需严格
    小结
第六章 TRIPS 协议与各国关于商业秘密侵权损害赔偿研究
    第一节 各国商业秘密侵权损害赔偿立法比较
        一、英美法系国家有关商业秘密侵权损害的立法体例
            (一) 美国侵权损害赔偿的主要类别和条件
            (二) 损害赔偿的计算方式和内容选择
        二、德日等大陆法系有关商业秘密侵权损害的立法体例
            (一) 德国
            (二) 日本
            (三) 俄罗斯
            (四) 韩国
            (五) 我国台湾地区
        三、TRIPS 协议有关商业秘密损害赔偿原则的适用问题
            (一) TRIPS 协议侵权损害赔偿原则的适用
            (二) 商业秘密侵权损害赔偿与禁令适用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 各国有关补偿性的填平原则的适用问题
        一、补偿性赔偿原则的民法传统
            (一) 对私权救济的民法传统
            (二) 侵权行为法的补偿性功能
            (三) 补偿性原则的延展性
        二、关于损害赔偿的确定和范围问题
            (一) 美国补偿性赔偿的具体确定
            (二) 日本对于补偿性原则中推定的运用
            (三) 我国适用补偿性赔偿原则的实证例举
    第三节 各国有关惩罚性赔偿原则的适用问题
        一、惩罚性赔偿原则的竞争法法理基础
            (一) 惩罚性原则的理论基础
            (二) 竞争法理论对惩罚性赔偿原则的影响
        二、惩罚性赔偿原则的必要性和经济合理性
            (一) 惩罚性原则的现实需要
            (二) 惩罚性原则的经济合理性
        三、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原则问题
            (一) 惩罚性赔偿法定原则
            (二) 惩罚性赔偿例外原则
        四、惩罚性赔偿原则的具体适用和考虑因素
            (一) 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明确规定惩罚性赔偿的适用
            (二) 限定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惩罚性原则的适用标准
            (三) 惩罚性原则的适用基于当事人的请求
            (四) 明确惩罚性赔偿数额的确定方法
    第四节 我国商业秘密侵权赔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一、关于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原则的问题
            (一) 全面赔偿原则
            (二) 衡平原则
        二、关于商业秘密的价值评估问题
            (一) 美国对商业秘密价值评估的方法
            (二) 我国对商业秘密价值评估的方法
        三、关于损害赔偿的计算方式问题
            (一) 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式
            (二) 我国法院商业秘密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方式
        四、关于商业秘密侵权损害赔偿的实践完善
            (一) 在补偿性原则基础上明确惩罚性赔偿
            (二) 根据不同的侵权行为确定不同的侵权损害赔偿方式
            (三) 法定赔偿的合理确定
小结
结束语
    一、我国商业秘密民事救济的政策选择
    二、规划商业秘密专门立法、重视法院的判例指导制度
    三、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制度完善的重点方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审理问题研究——以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为视角[J]. 江波,喻湜.  知识产权. 2008(06)
[2]WTO专家组和上诉机构举证责任分配标准的合理性分析[J]. 姜作利.  现代法学. 2008(06)
[3]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证明责任的分配——兼论商业秘密侵权诉讼中证明责任的分配规则[J]. 魏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09)
[4]汉德公式的解读与反思[J]. 冯珏.  中外法学. 2008(04)
[5]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责任研究——对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个案分析[J]. 曾平,周详.  知识产权. 2008(04)
[6]诉前禁令的审查标准[J]. 周晓冰.  人民司法. 2008(14)
[7]美国商业秘密法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研究[J]. 祝磊.  社会科学辑刊. 2008(04)
[8]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经济学分析[J]. 李明.  特区经济. 2008(04)
[9]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评估研究[J]. 王毅.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7(12)
[10]美国商业秘密保护法的不可避免泄露规则及对我国的启示[J]. 黄武双.  法学. 2007(08)

博士论文
[1]商业秘密的刑事保护研究[D]. 赵天红.中国政法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商业秘密禁令救济制度研究[D]. 钟芸莹.西南财经大学 2007
[2]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举证探究[D]. 吴寿腾.西南政法大学 2007
[3]论商业秘密法上的不可避免披露规则[D]. 张继红.华东政法学院 2006
[4]论侵犯商业秘密罪[D]. 郑晶晶.华东政法学院 2006
[5]商业秘密国际保护法制研究[D]. 易静.西南政法大学 2006
[6]论商业秘密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D]. 韩敬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
[7]论商业秘密的诉讼保护[D]. 刘洪.华东政法学院 2004
[8]论商业秘密的竞争法调整[D]. 彭日峰.华东政法学院 2004
[9]论完善我国商业秘密侵权的民事救济制度[D]. 董邦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本文编号:3599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599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2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