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中弱者利益的保护

发布时间:2017-05-12 20:03

  本文关键词: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中弱者利益的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涉外劳动合同法律关系是随着当代国际私法调整对象的拓展而新兴的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领域。作为一种特殊的合同法律关系,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以意思自治原则为主、最密切联系原则为补充的方法并不能简单地用于确定涉外劳动合同所适用的准据法,其根源在于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地位悬殊所导致的在确定准据法时需要给予弱方当事人利益以特别保护。这种保护深受人权保护和正义理念的影响,同时也是各国国际私法立法和司法实践的价值取向在冲突正义和实体正义间平衡的必然结果。目前,在对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中劳动者利益保护的方式上,各国国际私法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表现出了不同特色,但总的来说,不外乎有两种方法,间接调整的方法和直接调整的方法。其中,间接调整的方法是指通过对意思自治原则及最密切联系原则具体作用于涉外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进行限制,从而使在确定涉外劳动合同的准据法时以保护劳动者利益为导向。而直接调整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各国国内劳动法中具有优先适用效力的“直接适用的法”直接作用于涉外劳动合同关系,来实现对劳动者利益的保护。以上两种保护方式在我国的冲突法立法中都有所体现,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法》)第43条和第4条分别就间接调整方法和直接调整方法作出了规定。尽管保护劳动者利益的字眼并未出现在这些规定中,但第43条在连结点的选取上、第4条在直接适用的强制性规定的范畴上无一不立足于弱者利益的保护。然而,我国在对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中弱者利益保护的立法和司法实践问题上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能否引入有限制的意思自治原则,如何实现对劳动者利益最大限度的保护等,本文就以上问题分为四个部分逐步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弱者的属性以及国际私法保护弱者利益的两大理论支撑。该部分描述弱者属性的切入点是弱者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通过对不同学科中弱者的概念进行描述,凸显法学视角下弱者所独具的内涵及其法律特征。第二部分首先解析了什么是涉外劳动合同,并就其法律适用中保护弱者利益的实践要求进行了概述;其次,对欧盟有关合同之债的法律适用规范和司法实践进行了分析;最后,着重对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中弱者利益保护的制度体系进行了论述,同时,针对不同制度对劳动者利益保护的不同特色也进行了比较。第三部分将国际私法保护涉外劳动合同中劳动者利益的方法概括为两类,即间接调整方法和直接调整方法。其中,间接调整方法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运用的方法,从众多国家的立法例和司法实践来看,主要涉及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的两大基础性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和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中的限制和运用,通过对这两项原则的限制和运用将保护劳动者利益的价值取向具体化。第四部分是本文研究内容的中国化。先对我国过去和当前有关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中弱者利益保护的冲突法立法和司法实践进行回溯性梳理,并指出了个中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就我国今后在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中如何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提出些许构想和建议。
【关键词】:涉外劳动合同 弱者保护 法律适用 直接适用的法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97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一、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中弱者利益保护的理论基础12-20
  • (一)人权保护给予弱者的特别关照12-15
  • 1. 弱者概念的厘定12-14
  • 2. 人权保护的理念14
  • 3. 弱者于人权保护上的意义14-15
  • (二)正义论对弱者保护的特殊要求15-16
  • (三)国际私法关于弱者利益保护理念16-20
  • 1. 国际私法中弱者的法律特征16
  • 2. 国际私法两种价值取向下对弱者利益的保护16-18
  • 3. 国际私法由形式正义到实体正义的价值取向18-20
  • 二、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中弱者利益保护的实践基础20-29
  • (一)弱者利益保护在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中的产生和发展20-23
  • 1. 涉外劳动合同的内涵20-21
  • 2. 涉外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21-23
  • 3. 弱者利益保护在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中的意义23
  • (二)欧盟关于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立法和实践23-25
  • (三)国际私法对涉外劳动合同中弱者利益保护的制度体系25-29
  • 1.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25-26
  • 2. 法律规避制度26-27
  • 3.“直接适用的法”理论27-29
  • 三、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中弱者利益保护的方法29-38
  • (一)国际私法间接调整的方法29-34
  • 1. 意思自治原则与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中弱者利益的保护29-32
  • 2. 最密切联系原则与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中弱者利益的保护32-34
  • (二)国际私法直接调整的方法34-37
  • 1.“直接适用的法”理论与弱者保护理念的契合34-35
  • 2.“直接适用的法”在弱者利益保护上的优势35-36
  • 3.“直接适用的法”对涉外劳动合同中弱者利益的保护36-37
  • (三)两种调整方法在涉外劳动合同弱者利益保护上的作用37-38
  • 四、我国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中弱者利益的保护38-47
  • (一)我国关于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冲突法立法38-40
  • 1. 我国调整涉外劳动合同的冲突法立法概况38-39
  • 2. 我国调整涉外劳动合同的冲突法立法存在问题39-40
  • (二)我国关于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实践40-43
  • (三)以弱者利益保护为导向的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立法建议43-47
  • 1. 贯彻意思自治原则43-44
  • 2. 完善最密切联系原则44-45
  • 3. 软化“直接适用的法”45-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苏如飞;;涉外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孙宁;;我国涉外劳动合同的法律完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05期

3 强磊;;涉外劳动合同中的法律问题[J];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4 强磊;在涉外劳动合同中依法保护劳动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5 罗丛九;;涉外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时琴;;涉外劳动合同中“直接适用的法”之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左银刚;;论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8 李萍;谢飞;;论围绕“意思自治”重构涉外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年12期

9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宇彤;我国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年

2 赵婷婷;论涉外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D];河北经贸大学;2016年

3 邱术运;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中弱者利益的保护[D];苏州大学;2016年

4 李瑶瑶;试论涉外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及我国立法之完善[D];山东大学;2008年

5 史国奇;涉外劳动合同中强制性规制的适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年

6 薛童;涉外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朱培;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8 姚志勇;论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中的弱者利益保护[D];河北经贸大学;2013年

9 黄雅琪;涉外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3年

10 金妍tb;论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中的弱者利益保护[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中弱者利益的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0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60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6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