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新出口商行政复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8 17:20
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堪称当今世界各国频繁使用的三大贸易救济措施。而其中的反倾销措施可谓“家喻户晓”,我国企业频频遭遇这一国际贸易救济“大棒”的刁难。最可怜的就是那些出口被征收反倾销税产品的新出口商,其产品在没有出口海外之前就被扣上了“莫须有”的罪名,要同其他出口商一样被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税率。这种情况下,再将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是非常困难的。真可谓“还未兵戈相见,早已丢盔弃甲”。针对此种现象,WTO机制中规定了新出口商复审(new shipper review)制度。新出口商行政复审制度(new shipper review)是WTO协议中所规定的反倾销行政复审的四种类型之一。它为善意新出口商提供了一种免予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的有效法律救济手段。根据该制度,新出口商只要向国外主管部门证明相关条件,则可避开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的劫难。但是真正对新出口商复审制度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章相当少见,很多研究反倾销行政复审的文章更多地关注日落复审制度,而对new shipper review一笔带过,有些学者指出“新出口商制度与其他三种形式的行政复审差异较大,不适宜放在一起讨论。限于篇幅和收集的资料有...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新出口商行政复审制度的理论研究
一、新出口商行政复审属于反倾销行政复审的一部分
(一) 反倾销行政复审
(二) 反倾销行政复审制度的种类
二、新出口商复审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三、WTO项下新出口商行政复审制度的相关规定
第二部分 主要发达国家的新出口商行政复审制度及实践——以欧美为例
一、欧盟新出口商行政复审制度与实践
(一) 欧盟制定新出口商复审制度的价值所在
(二) 欧盟新出口商复审制度的主要内容
(三) 利用欧盟新出口商复审制度的可能性
二、美国新出口商行政复审制度与实践
(一) 美国新出口商复审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 所谓“非市场经济”问题
(三) 新出口商保函政策的新变化——非常不利于新出口商
(四) “归零法”问题
第三部分 主要发展中国家的新出口商行政复审制度及实践——以墨西哥为例
一、墨西哥关于新出口商复审制度的相关规定
二、新出口商复审的某些规定被裁定违反WTO规定
第四部分 我国企业应对外国新出口商复审的策略
一、我国企业参与新出口商复审的现状
二、我国企业应对新出口商复审的策略
(一) 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
(二) 努力争取“市场经济地位”
(三) 全面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第五部分 我国反倾销新出口商复审制度的完善
一、我国反倾销新出口商复审制度的相关规定
二、我国新出口商复审调查的实践做法
三、完善我国反倾销新出口商复审制度的建议
(一) 提升反倾销新出口商复审制度的立法层次
(二) 细化反倾销新出口商复审的具体操作程序,大胆“移植”欧美的先进做法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本文编号:3631236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新出口商行政复审制度的理论研究
一、新出口商行政复审属于反倾销行政复审的一部分
(一) 反倾销行政复审
(二) 反倾销行政复审制度的种类
二、新出口商复审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三、WTO项下新出口商行政复审制度的相关规定
第二部分 主要发达国家的新出口商行政复审制度及实践——以欧美为例
一、欧盟新出口商行政复审制度与实践
(一) 欧盟制定新出口商复审制度的价值所在
(二) 欧盟新出口商复审制度的主要内容
(三) 利用欧盟新出口商复审制度的可能性
二、美国新出口商行政复审制度与实践
(一) 美国新出口商复审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 所谓“非市场经济”问题
(三) 新出口商保函政策的新变化——非常不利于新出口商
(四) “归零法”问题
第三部分 主要发展中国家的新出口商行政复审制度及实践——以墨西哥为例
一、墨西哥关于新出口商复审制度的相关规定
二、新出口商复审的某些规定被裁定违反WTO规定
第四部分 我国企业应对外国新出口商复审的策略
一、我国企业参与新出口商复审的现状
二、我国企业应对新出口商复审的策略
(一) 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
(二) 努力争取“市场经济地位”
(三) 全面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第五部分 我国反倾销新出口商复审制度的完善
一、我国反倾销新出口商复审制度的相关规定
二、我国新出口商复审调查的实践做法
三、完善我国反倾销新出口商复审制度的建议
(一) 提升反倾销新出口商复审制度的立法层次
(二) 细化反倾销新出口商复审的具体操作程序,大胆“移植”欧美的先进做法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本文编号:3631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631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