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变革视角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法渊源及其法治化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2 10:06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丰富的国际法渊源,以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视角,其既是对传统国际法理论学说和当代国际法原则的继承、弘扬和发展,同时深化了现代国际法治的精神内涵,促进了国际法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相应法治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法与全球治理体系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引领重塑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国际法不仅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更是将其纳入法治化轨道的主要载体,通过国际法能够帮助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国际法律地位、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从而以法的形式切实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社会中的推广适用,为联合世界各国人民"共商共建共享"良好国际法治环境和新型全球治理体系奠定制度基础、创设有效路径。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法、全球治理体系间的内在关系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传统国际法理论学说
(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古典自然法学派国际法学说
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格劳秀斯国际法学说。
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康德国际法学说。
(1) 关于国家主权。
(2) 关于战争。
(3) 关于和平。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国际法学说
(三)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真正共同体”学说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国际法基本原则
(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联合国宪章》国际法基本原则
1.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2.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3.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1.尊重人权保护意识的多样性。
2.意在加强人权事业的国际合作。
(三)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1.积极参加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2.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兑现国际援助承诺。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现行国际条约
(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巴黎协定》
(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外层空间条约》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法治化的国际法意义及其实现路径探索
(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法治化的重要国际法意义
1.构筑公平正义的现代国际法治, 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2.促进现代法治理念的国际社会“趋同化”。
3.帮助确立国际社会本位理念。
4.推动国际规则的等级化, 加快构建现代国际法体系。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法治化的主要国际法路径
1.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
2.借力“一带一路”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法治化。
3.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4.与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公正合理的现代国际法治。
六、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全球气候治理的国家责任[J]. 杨永清,李志.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04)
[2]实现转型性变革的政策创新——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J]. 张海燕.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18(01)
[3]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机遇 谋求亚太更大发展——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J]. 习近平. 对外经贸实务. 2017(12)
[4]习近平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思想研究[J]. 黄进. 中国法学. 2017(05)
[5]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法理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研讨会”综述[J]. 廖奕. 法学评论. 2017(05)
[6]推进全球治理变革,构建世界新秩序——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全球思维[J]. 张文显. 环球法律评论. 2017(04)
[7]中国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战略思考[J]. 孙新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01)
[8]治国之法中的国际法:中国主张和制度实践[J]. 古祖雪. 中国社会科学. 2015(10)
[9]从捍卫式倡导到参与式倡导——试析中国互不干涉内政外交的新发展[J]. 潘亚玲.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09)
[10]国际法上的“强行法”规范初探[J]. 李浩. 现代法学. 2009(01)
本文编号:3639234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法、全球治理体系间的内在关系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传统国际法理论学说
(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古典自然法学派国际法学说
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格劳秀斯国际法学说。
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康德国际法学说。
(1) 关于国家主权。
(2) 关于战争。
(3) 关于和平。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国际法学说
(三)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真正共同体”学说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国际法基本原则
(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联合国宪章》国际法基本原则
1.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2.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3.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1.尊重人权保护意识的多样性。
2.意在加强人权事业的国际合作。
(三)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1.积极参加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2.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兑现国际援助承诺。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现行国际条约
(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巴黎协定》
(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外层空间条约》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法治化的国际法意义及其实现路径探索
(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法治化的重要国际法意义
1.构筑公平正义的现代国际法治, 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2.促进现代法治理念的国际社会“趋同化”。
3.帮助确立国际社会本位理念。
4.推动国际规则的等级化, 加快构建现代国际法体系。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法治化的主要国际法路径
1.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
2.借力“一带一路”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法治化。
3.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4.与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公正合理的现代国际法治。
六、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全球气候治理的国家责任[J]. 杨永清,李志.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04)
[2]实现转型性变革的政策创新——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J]. 张海燕.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18(01)
[3]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机遇 谋求亚太更大发展——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J]. 习近平. 对外经贸实务. 2017(12)
[4]习近平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思想研究[J]. 黄进. 中国法学. 2017(05)
[5]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法理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研讨会”综述[J]. 廖奕. 法学评论. 2017(05)
[6]推进全球治理变革,构建世界新秩序——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全球思维[J]. 张文显. 环球法律评论. 2017(04)
[7]中国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战略思考[J]. 孙新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01)
[8]治国之法中的国际法:中国主张和制度实践[J]. 古祖雪. 中国社会科学. 2015(10)
[9]从捍卫式倡导到参与式倡导——试析中国互不干涉内政外交的新发展[J]. 潘亚玲.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09)
[10]国际法上的“强行法”规范初探[J]. 李浩. 现代法学. 2009(01)
本文编号:3639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639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