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国际税收协定下“受益所有人”概念

发布时间:2017-05-15 12:11

  本文关键词:论国际税收协定下“受益所有人”概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受益所有人是国际税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当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的接收人是受益所有人时,其可以依据双边税收协定享受对方缔约国给予的预提所得税优惠,因而,受益所有人身份的认定显得尤其重要。1977年《OECD关于对所得和财产征税的协定范本》在第10条、11条以及第12条有关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中第一次引入了“受益所有人”的概念。但至今“受益所有人”仍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各国司法实践对“受益所有人”这个概念的解释也各不相同。受益所有人是一个经济概念还是法律概念?受益所有人的解释依据《OECD范本》第2条第3款的规定应采取国内法含义还是上下文含义?受益所有人的支配权是否应扩展至产生所得的基础财产或权利?应当如何解释受益所有人?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究。我国以国税函《601号文》、《30号公告》、《解读》、《165号意见》以及《24号公告》这5部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对“受益所有人”做出解释,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本文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国际税收协定中“受益所有人”概念的提出与历史演进。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梳理“受益所有人”概念提出的过程,分析得出将“受益所有人”引入国际税收协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第三国居民利用指定人、代理人的方式避税,树立“受益所有人”的标准排除这类中间人享有税收优惠的资格。同时按照时间脉络梳理“受益所有人”概念的演进和发展,分别介绍了对“受益所有人”概念的明晰产生深刻影响的六大事件,即1986年OECD《双重征税协定和导管公司的使用》报告、1994年荷兰皇家壳牌石油案、2003年《OECD范本注释》、2006年印都公司案、2009年普雷沃斯特公司案和2011年及2012年《OECD税收协定范本中“受益所有人”含义的说明》讨论稿,为之后的分析和讨论提供背景。第二章主要探析“受益所有人”概念的解释,确定“受益所有人”的概念。《维也纳公约法公约》因其所规定的解释方法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应当作为受益所有人解释的一般原则。而《OECD范本》及其注释对“受益所有人”概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其次对目前在国际税收理论界及各国司法实践中关于“受益所有人”概念的解释进行总结,概括目前广泛存在的关于“受益所有人”概念解释的三个分歧,即“受益所有人”是法律概念还是经济概念,“受益所有人”应适用国内法含义还是上下文含义,“受益所有人”的控制支配权是否应扩及产生所得的基础财产或权利,通过对《2011年讨论稿》及《2012年讨论稿》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得出了未来“受益所有人”概念发展的趋向,即“受益所有人”的认定应依据其法律性质和经济实质,“受益所有人”概念应使用上下文含义和受益所有人的控制支配权不扩及产生所得的基础财产或权利。第三章主要介绍我国国内法对“受益所有人”制度的相关规定及我国实践中对“受益所有人”的认定。通过对《601号文》、《30号公告》、《解读》、《165号意见》以及《24号公告》的法规解读,概括我国“受益所有人”制度的相关规定。同时,通过介绍重庆案例和徐州案例展现我国目前在实践中如何适用上述5部规范性文件对“受益所有人”进行认定。第四章主要介绍我国“受益所有人”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通过前三章的介绍与分析,笔者对目前我国“受益所有人”存在的三个问题,即国内“受益所有人”概念与国际趋势相悖,法律层级过低和判断标准过于原则化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顺应国际趋势、提高受益所有人概念的立方层级以及进一步增强税法的可操作性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受益所有人 国际税收协定 内涵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96.3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导言8-13
  • 一、问题的提出8
  • 二、文献综述8-11
  • 三、主要研究方法11
  • 四、论文结构11-12
  •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12-13
  • 第一章 国际税法领域内“受益所有人”概念的提出与演进13-20
  • 第一节 国际税法领域内“受益所有人”概念的提出13-14
  • 第二节 国际税收协定中受益所有人概念的演进14-20
  • 一、1986年OECD《双重征税协定和导管公司的使用》报告15
  • 二、1994年荷兰皇家壳牌石油案15-16
  • 三、2003年《OECD范本注释》16
  • 四、2006年印都公司案16-18
  • 五、2009年普雷沃斯特公司案18-19
  • 六、2011年及2012年《OECD税收协定范本中“受益所有人”含义的说明》讨论稿19-20
  • 第二章“受益所有人”概念的解释20-30
  • 第一节“受益所有人”概念的解释方法20-23
  • 一、《维也纳公约法公约》——“受益所有人”概念解释的一般原则20-21
  • 二、《OECD范本》下的解释方法21-23
  • 第二节“受益所有人”概念的解释分歧与发展趋势23-30
  • 一、“受益所有人”概念的解释分歧23-27
  • 二、“受益所有人”内涵确定问题上的发展趋势27-30
  • 第三章 我国对“受益所有人”的相关规定及实践30-36
  • 第一节 我国对“受益所有人”的相关规定30-34
  • 一、受益所有人的定义30
  • 二、受益所有人的认定标准30-32
  • 三、受益所有人的认定程序32-34
  • 第二节 我国对“受益所有人”相关规定的实践34-36
  • 一、依据《601号文》等五部规范性文件的实践34
  • 二、结合《601号文》与《698号文》的实践34-35
  • 三、总结35-36
  • 第四章 我国“受益所有人”相关制度的完善和建议36-40
  • 第一节 我国“受益所有人”相关制度中存在的问题36-38
  • 一、国内“受益所有人”概念与国际趋势相悖36-37
  • 二、法律层级过低37
  • 三、判断标准过于原则化37-38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受益所有人”制度的建议38-40
  • 一、顺应国际趋势38
  • 二、提高受益所有人概念的立法层级38-39
  • 三、进一步增强税法的可操作性39-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4
  • 后记44-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苏如飞;;完善我国税法受益所有人制度的思考[J];税务与经济;2012年01期

2 唐朱昌;汤俊;;受益所有人的FATF反洗钱新标准合规解析[J];西南金融;2014年04期

3 Andrew Pike,李爽,张丽;南非扣船法律的最新动态[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0年00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斯乐 谷月;美国法上的受益所有人[N];证券时报;2004年

2 玉轩;七种身份难以认定“受益所有人”[N];中国财经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朱宇;导管公司不属于受益所有人[N];中国证券报;2009年

4 ;税总解读“受益所有人”身份认定问题选编[N];财会信报;2012年

5 彭晓妍 本报记者 张剀;政策更明朗,外商取得“受益所有人”身份更容易[N];中国税务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张剀;受益所有人:享受协定优惠税率的“特别身份证”[N];中国税务报;2012年

7 记者 蔡岩红;税务总局近日明确“受益所有人”概念[N];法制日报;2009年

8 记者 孙勇;国家税务总局——明确税收协定“受益所有人”概念[N];经济日报;2009年

9 记者 张牡霞 编辑 阮奇;国税总局明确税收协定“受益所有人”概念[N];上海证券报;2009年

10 黄德荣;非居民企业受益所有人的认定[N];海峡财经导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严涛;“受益所有人”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2 郭晓骁;国际税收中“受益所有人”概念的认定标准之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3 黄小莹;论国际税收协定下“受益所有人”概念[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4 谢春旭;国际税收协定中受益所有人概念探析[D];厦门大学;2014年

5 仲海霞;我国对外税收协定中“受益所有人”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论国际税收协定下“受益所有人”概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7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67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f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