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和解协议在我国的跨境执行:理论分析与制度建构
发布时间:2022-09-17 15:59
《新加坡公约》的生效对国际和解协议在我国得以顺利执行具有重大推进之效。传统依附型执行机制存证的问题印证了直接执行机制的价值,和解协议执行力的提升、商事调解非替代性的增强,均有利于提高我国营商环境。公约摒弃了调解地的概念,更彰显以执行地为视角进行制度构建的必要。归咎于现行法律体系未留足执行和解协议的"接口",因此有必要为司法监督内外有别的状况设定法律依据,明确和丰富"国际性"案件认定标准,构建符合公约要求的司法审查程序,关注调解信息保密性。除国内法修改层面外,以国际商事法庭为先行试点,利用公约自身手段,控制公约批准时间,保障我国当事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也尤为必要。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国际和解协议在我国的跨境执行:缘起、价值与监管必要
(一)和解协议跨境执行问题之缘起
1. 仲调结合下产生的问题。
2. 诉调结合下产生的问题。
(二)和解协议跨境直接执行之价值
(三)我国对和解协议跨境执行的监管必要
二、挑战:国内现有机制无法供给司法协助需求
(一)和解协议司法监督内外有别
(二)和解协议国际性认定尚待明确
(三)司法审查程序无法满足公约要求
(四)调解保密性规定缺失
三、和解协议在我国的跨境执行:完善路径与利益保障
(一)和解协议跨境执行的完善路径
1. 和解协议跨境执行的立法完善。
2. 明确和丰富中国法院对“国际性”案件的认定标准。
3. 构建符合调解特征的审查程序。
4. 规范调解保密性。
(二)和解协议跨境执行的利益保障
1. 以国际商事法庭为先行试点。
2. 利用《公约》手段合法保障我国当事人利益。
3. 控制《公约》生效时间保障国家利益。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加坡公约》与中国商事调解——与《纽约公约》《选择法院协议公约》相比较[J]. 温先涛. 中国法律评论. 2019(01)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解读[J]. 高晓力. 法律适用. 2013(03)
[3]论法院调解保密原则[J]. 肖建华,唐玉富.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1(04)
[4]调解协议向执行名义转化机制研究[J]. 肖建国,黄忠顺. 法学杂志. 2011(04)
[5]论条约在我国的适用[J]. 车丕照. 法学杂志. 2005(03)
本文编号:3679531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国际和解协议在我国的跨境执行:缘起、价值与监管必要
(一)和解协议跨境执行问题之缘起
1. 仲调结合下产生的问题。
2. 诉调结合下产生的问题。
(二)和解协议跨境直接执行之价值
(三)我国对和解协议跨境执行的监管必要
二、挑战:国内现有机制无法供给司法协助需求
(一)和解协议司法监督内外有别
(二)和解协议国际性认定尚待明确
(三)司法审查程序无法满足公约要求
(四)调解保密性规定缺失
三、和解协议在我国的跨境执行:完善路径与利益保障
(一)和解协议跨境执行的完善路径
1. 和解协议跨境执行的立法完善。
2. 明确和丰富中国法院对“国际性”案件的认定标准。
3. 构建符合调解特征的审查程序。
4. 规范调解保密性。
(二)和解协议跨境执行的利益保障
1. 以国际商事法庭为先行试点。
2. 利用《公约》手段合法保障我国当事人利益。
3. 控制《公约》生效时间保障国家利益。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加坡公约》与中国商事调解——与《纽约公约》《选择法院协议公约》相比较[J]. 温先涛. 中国法律评论. 2019(01)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解读[J]. 高晓力. 法律适用. 2013(03)
[3]论法院调解保密原则[J]. 肖建华,唐玉富.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1(04)
[4]调解协议向执行名义转化机制研究[J]. 肖建国,黄忠顺. 法学杂志. 2011(04)
[5]论条约在我国的适用[J]. 车丕照. 法学杂志. 2005(03)
本文编号:3679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679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