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我国仲裁协议效力异议提出期限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9 13:16
  仲裁协议的效力直接关系到纠纷的解决方式,我国《仲裁法》规定仲裁协议的效力异议应在"首次开庭前"提出,然而部分被申请人以此拖延仲裁程序、转移涉案财产。为了避免恶意异议带来的执行难等问题,我国司法实践中已逐步认可异议期应缩至答辩期内,而当代仲裁立法、仲裁规则,是以"首次提交实体答辩前"为普遍趋势,故在比较分析后,建议应将我国《仲裁法》第20条的"首次开庭前"修改为"首次提交实体答辩前"。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我国仲裁协议效力异议提出期限问题的现状
    (一)制度漏洞
    (二)司法实践
        1. 基本案情
        2. 我国实践中对“首次开庭前”的理解
二、当代仲裁立法、仲裁规则中的相关规定
    (一)当代仲裁立法中效力异议的规定
    (二)现代仲裁规则中效力异议的规定
        1. 国际性机构仲裁规则
        2. 国家性机构仲裁规则
三、仲裁协议效力异议提出期限:“首次开庭前”还是“首次提交实体答辩前”
    (一)仲裁协议效力异议提出期限:“首次开庭前”
    (二)“首次提交实体答辩前”
        1. 有益于保障申请人的权利
        2. 符合仲裁的效率价值
        3. 协调仲裁法与民事诉讼法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仲裁协议纠纷司法审查阶段制度的国际比较与我国的借鉴[J]. 张圣翠.  国际商务研究. 2017(03)
[2]我国涉外民商事裁判文书现存问题探讨[J]. 宋连斌,赵正华.  法学评论. 2011(01)
[3]论仲裁异议权的放弃——德国法视角下的分析及相关司法实践[J]. 高薇.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0(05)
[4]效率本位与本位回归——论我国仲裁法的效率之维[J]. 汪祖兴.  中国法学. 2005(04)



本文编号:3693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693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6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