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植物品种权的法律保护
发布时间:2022-12-04 23:24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基因技术的发展,在许多植物品种上已经实现了按人的意志改良作物的愿望,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植物品种权进行法律保护也成为客观的要求。植物品种权的核心内容是授予育种者对其培育的植物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形式。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采用特别法予以保护,部分国家和地区则兼用专利制度予以保护。 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植物品种权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法律保护的必要性。通过授予独占的权利,可以调动育种者的积极性,鼓励资金的投入,从而培育出更加优异的品种,促进农业的发展。通过设置合理的法律制度,还可以保护发展中国家的遗传基因资源,促进利益的合理分配,维护社会的公平。此外,TRIPS协议和UPOV公约也明确要求成员国必须采用明确的方式来保护植物品种权。中国作为成员国,当然要遵守这些规定。 本文第二部分,以美国和欧盟为例,探讨了植物品种权的保护模式。美国逐步对传统专利法理论进行变通和改造,实行三套系统来保护植物品种权利,包括植物专利法、植物品种保护法和实用专利法。保护的形式、范围均比...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植物品种权法律保护的概览
第一节 植物品种权法律保护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植物品种权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一、植物品种保护制度是调动育种者积极性、促进农林业发展的重要制度
二、植物品种法律制度可以保护发展中国家的遗传基因资源
三、植物品种法律保护是TRIPS协议和UPOV公约的要求
第二章 植物品种权的保护模式探讨及评价
第一节 美国模式
第二节 欧盟模式
第三节 评价
第三章 植物品种权的权利内容与权利限制
第一节 植物品种和品种权的概念
第二节 植物品种权的权利内容及授予的条件
第三节 植物品种权的权利限制与农民权利的维护
一、一般限制
二、农民权问题
第四章 植物品种权法律保护的国际进展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公约》体系及其影响
一、《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内容
二、《波恩准则》及其评价
三、《生物多样性公约》体系与TRIPS协议的关系
第二节 FAO条约体系及其影响
一、《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承诺》
二、《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及其内容
三、条约的利益分享机制
第三节 限制利用基因技术对法律保护的挑战
第五章 我国目前植物品种权的立法状况及制度完善
第一节 我国的立法状况及植物品种权保护的发展
第二节 制度完善
一、目前我国不适宜采用专利保护
二、建立遗传资源利益分配机制,保护基因资源
三、关于农民权益的保护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物新品种纠纷司法实践中的若干问题[J]. 刘军生. 电子知识产权. 2004(10)
[2]基于TRIPs框架下的传统知识保护问题[J]. 马治国,权彦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3]高科技发展与专利保护的创新[J]. 胡开忠. 科技与法律. 2004(03)
[4]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初探[J]. 朱雪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3)
[5]植物新品种保护体制研究[J]. 王迁. 电子知识产权. 2004(04)
[6]WTO规则与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J]. 宋才发.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3(02)
[7]WTO与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J]. 邓岩. 种子科技. 2003(02)
[8]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J]. 宋红松. 电子知识产权. 2003(03)
[9]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国际趋势与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协调[J]. 张红兵,徐丹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02)
[10]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状况[J]. 陈如明. 中国种业. 2002(03)
本文编号:3709193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植物品种权法律保护的概览
第一节 植物品种权法律保护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植物品种权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一、植物品种保护制度是调动育种者积极性、促进农林业发展的重要制度
二、植物品种法律制度可以保护发展中国家的遗传基因资源
三、植物品种法律保护是TRIPS协议和UPOV公约的要求
第二章 植物品种权的保护模式探讨及评价
第一节 美国模式
第二节 欧盟模式
第三节 评价
第三章 植物品种权的权利内容与权利限制
第一节 植物品种和品种权的概念
第二节 植物品种权的权利内容及授予的条件
第三节 植物品种权的权利限制与农民权利的维护
一、一般限制
二、农民权问题
第四章 植物品种权法律保护的国际进展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公约》体系及其影响
一、《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内容
二、《波恩准则》及其评价
三、《生物多样性公约》体系与TRIPS协议的关系
第二节 FAO条约体系及其影响
一、《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承诺》
二、《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及其内容
三、条约的利益分享机制
第三节 限制利用基因技术对法律保护的挑战
第五章 我国目前植物品种权的立法状况及制度完善
第一节 我国的立法状况及植物品种权保护的发展
第二节 制度完善
一、目前我国不适宜采用专利保护
二、建立遗传资源利益分配机制,保护基因资源
三、关于农民权益的保护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物新品种纠纷司法实践中的若干问题[J]. 刘军生. 电子知识产权. 2004(10)
[2]基于TRIPs框架下的传统知识保护问题[J]. 马治国,权彦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3]高科技发展与专利保护的创新[J]. 胡开忠. 科技与法律. 2004(03)
[4]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初探[J]. 朱雪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3)
[5]植物新品种保护体制研究[J]. 王迁. 电子知识产权. 2004(04)
[6]WTO规则与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J]. 宋才发.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3(02)
[7]WTO与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J]. 邓岩. 种子科技. 2003(02)
[8]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J]. 宋红松. 电子知识产权. 2003(03)
[9]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国际趋势与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协调[J]. 张红兵,徐丹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02)
[10]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状况[J]. 陈如明. 中国种业. 2002(03)
本文编号:3709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709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