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1 19:12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是典型的海事问题,深刻的反映了航运业的三个标准和目的:经济、社会、安全和环境。它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问题,一直受到密切关注。the Castor,the Erika等事故的发生使国际社会认识到研究该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the Prestige事故的发生,更使该问题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包括IMO、CMI、EU等方面都对此进行了深入而持久的研究。 海事问题是法律问题和技术问题的结合体,遇难船避难地问题也不例外。本文对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背景、发展、现状作了详细阐述。从法律的角度分析,首先需要理清遇难船是否有权利进入避难地,对此存在着不同的理论,本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为整体保障海事安全和环境,首先应该确认遇难船进入避难地的权利,同时结合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据确立的各项原则和准则,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和利益做出最终决定。从技术的角度分析,遇难船避难地问题涉及到一整套相关机制的建立。具体包括避难地的选择机制,避难地的决定机制,避难地的保障和激励机制,避难地的建设机制,避难地的应急反应机制和避难地的责任机制。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需要建立独立完善的规则和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1章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概述
1.1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基本概念
1.1.1 遇难船的概念
1.1.2 避难地的概念
1.2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背景
1.3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相关案例
1.4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现状
1.4.1 国际立法现状
1.4.2 IMO的举措
1.4.3 CMI的举措
1.4.4 欧洲方面的举措
1.4.5 其他方面
第2章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法律基础
2.1 沿岸国/遇难船的权利/义务问题
2.2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基本理论
2.2.1 绝对进入权理论一从遇难船角度分析
2.2.2 绝对禁入权理论一从沿岸国角度分析
2.2.3 利益衡量理论
2.2.4 进入权基础之上的合理决定理论
第3章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相关机制的构建
3.1 遇难船避难地的选择机制
3.1.1 遇难船避难地的事先指定性问题
3.1.2 遇难船避难地的标准问题
3.1.3 遇难船避难地的公开性问题
3.2 遇难船避难地的决定机制
3.2.1 决定提供遇难船避难地的主体资格问题
3.2.2 SOSREP制度模式的借鉴
3.2.3 决定提供遇难船避难地的流程
3.3 遇难船避难地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3.4 遇难船避难地的建设机制
3.4.1 遇难船避难地接受设施产生的原因
3.4.2 遇难船避难地接受设施的具体形式
3.4.3 遇难船避难地接受设施的金融支持问题
3.4.4 具体的策略选择
3.5 遇难船避难地的应急反应机制
3.6 遇难船避难地的责任机制
3.6.1 遇难船避难地民事责任机制
3.6.2 遇难船避难地刑事责任机制
第4章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对策研究
4.1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
4.1.1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特点研究
4.1.2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发展趋势研究
4.2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对策研究
4.2.1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对策选择
4.2.2 选择公约的具体分析
4.3 关于我国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CMI提交 IMO法律委员会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第二份问题单答复的报告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研究生履历
本文编号:3752076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1章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概述
1.1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基本概念
1.1.1 遇难船的概念
1.1.2 避难地的概念
1.2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背景
1.3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相关案例
1.4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现状
1.4.1 国际立法现状
1.4.2 IMO的举措
1.4.3 CMI的举措
1.4.4 欧洲方面的举措
1.4.5 其他方面
第2章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法律基础
2.1 沿岸国/遇难船的权利/义务问题
2.2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基本理论
2.2.1 绝对进入权理论一从遇难船角度分析
2.2.2 绝对禁入权理论一从沿岸国角度分析
2.2.3 利益衡量理论
2.2.4 进入权基础之上的合理决定理论
第3章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相关机制的构建
3.1 遇难船避难地的选择机制
3.1.1 遇难船避难地的事先指定性问题
3.1.2 遇难船避难地的标准问题
3.1.3 遇难船避难地的公开性问题
3.2 遇难船避难地的决定机制
3.2.1 决定提供遇难船避难地的主体资格问题
3.2.2 SOSREP制度模式的借鉴
3.2.3 决定提供遇难船避难地的流程
3.3 遇难船避难地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3.4 遇难船避难地的建设机制
3.4.1 遇难船避难地接受设施产生的原因
3.4.2 遇难船避难地接受设施的具体形式
3.4.3 遇难船避难地接受设施的金融支持问题
3.4.4 具体的策略选择
3.5 遇难船避难地的应急反应机制
3.6 遇难船避难地的责任机制
3.6.1 遇难船避难地民事责任机制
3.6.2 遇难船避难地刑事责任机制
第4章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对策研究
4.1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
4.1.1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特点研究
4.1.2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发展趋势研究
4.2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对策研究
4.2.1 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对策选择
4.2.2 选择公约的具体分析
4.3 关于我国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的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CMI提交 IMO法律委员会遇难船避难地问题第二份问题单答复的报告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研究生履历
本文编号:37520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752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