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塔林手册2.0版》“网络攻击”定义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3-06-27 23:08
"网络攻击"是《塔林手册2.0版》的核心概念。对其定义的认识,有赖于精细分析构成"网络攻击"的作战类型、实施主体、目标、攻击武器、危害结果、主观要件和地域要件等内容,并将不属于"网络攻击"的情况予以排除。这样有助于全面清晰把握"网络攻击"定义以及《塔林手册2.0版》评注中参编学者观点所映射出的各国政府主张。同时也有助于在此基础上为我国与他国展开网络空间管理平等对话、争取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提供良好的基础。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明确“网络攻击”定义的意义
二、“网络攻击”构成要件解读
(一) 网络攻击的作战类型
1. 进攻和防御。
2. 网络进攻与防御。
3. 确定进攻和防御, 实际上还有助于确定武装冲突的进程, 即确定冲突的起始点和终结点。
(二) 网络攻击的实施主体
1. 国家。
2. 国家指挥下的非国家行为体。
3. 国际组织。
(三) 网络攻击的目标
1. 敌国可作为合法攻击目标的人员。
2. 敌国可被合法攻击的军事目标。
3. 敌国的基础设施。
4. 敌方国家的数据。
5. 敌方国家的平民。
6. 敌方国家的民用物体。
7.
(四) 网络攻击的武器
(五) 网络攻击的危害结果
(六) 构成网络攻击的主观要件
(七) 构成网络攻击的地域要件
三、塔林手册2.0版对“网络攻击”所下定义的不足
(一) 网络攻击的武器难以被规制
(二) 对网络攻击后果的扩大性理解容易混淆“对物体损毁”的评价
(三) “可合理预见”的判定标准较具随意性
(四) 构成网络攻击的地域要件难以界定
(五) 网络攻击方的国际法律责任难以落实
四、结语
本文编号:3835515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明确“网络攻击”定义的意义
二、“网络攻击”构成要件解读
(一) 网络攻击的作战类型
1. 进攻和防御。
2. 网络进攻与防御。
3. 确定进攻和防御, 实际上还有助于确定武装冲突的进程, 即确定冲突的起始点和终结点。
(二) 网络攻击的实施主体
1. 国家。
2. 国家指挥下的非国家行为体。
3. 国际组织。
(三) 网络攻击的目标
1. 敌国可作为合法攻击目标的人员。
2. 敌国可被合法攻击的军事目标。
3. 敌国的基础设施。
4. 敌方国家的数据。
5. 敌方国家的平民。
6. 敌方国家的民用物体。
7.
(四) 网络攻击的武器
(五) 网络攻击的危害结果
(六) 构成网络攻击的主观要件
(七) 构成网络攻击的地域要件
三、塔林手册2.0版对“网络攻击”所下定义的不足
(一) 网络攻击的武器难以被规制
(二) 对网络攻击后果的扩大性理解容易混淆“对物体损毁”的评价
(三) “可合理预见”的判定标准较具随意性
(四) 构成网络攻击的地域要件难以界定
(五) 网络攻击方的国际法律责任难以落实
四、结语
本文编号:3835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835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