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仲裁协议效力对非签字方的扩张
本文关键词:论仲裁协议效力对非签字方的扩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仲裁协议是仲裁的基础。没有仲裁协议就意味着双方没有达成仲裁的合意。因此,如果不是仲裁协议的签字方,就不能援引仲裁协议引起仲裁程序,当然也不受到仲裁协议的约束。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发展以及对于公平高效解决争议的需要,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开始出现一种趋势,即在特定情况下,仲裁协议的效力开始扩张至协议的非签字方。在特定情形下,这些非签字方可以依据他们并未签署的仲裁协议,参与甚至引起仲裁程序。在研究国际公约、各国立法以及司法实践的基础上,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了解这种效力扩张的具体情形和主要理论依据,例如衡平法的禁反言原则、揭开公司面纱理论、代理制度、代位求偿理论、援引并入理论等等。因为仲裁协议效力的扩张毕竟是对原有制度的突破,并不是被普遍接受的通常状态,因此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质疑,比如是否构成对合同相对性原理的突破、对仲裁意思自治原则的挑战和对仲裁协议书面形式要件的突破。在了解国际上对于仲裁协议效力扩张态度的基础上,本文最后还将分析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立法和实践状况,,对比我国法院在这一问题上的做法和观点,探索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可能改进的空间。
【关键词】:仲裁协议 非签字方 效力扩张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5.7;D99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8
- 一、仲裁协议效力扩张至非签字方的概况8-14
- (一)仲裁条款效力扩张的内涵9-10
- (二)对仲裁协议“非签字方”的范围限定10-12
- (三)支持仲裁协议效力扩张至非签字方的主要理论12-14
- 二、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的法律障碍及突破14-21
- (一)意思自治原则与仲裁协议效力的扩张14-16
- 1. 意思自治原则及其在仲裁领域的应用14
- 2. 仲裁协议效力扩张依然以合意为基础14-16
- (二)合同相对性原则与仲裁协议效力的扩张16-18
- 1. 合同相对性原则及例外——第三方受益人原理16-17
- 2. 第三方受益人原则下仲裁协议效力的扩张17-18
- (三)书面形式要求与仲裁协议效力的扩张18-21
- 1. 仲裁协议对书面形式的要求18-19
- 2. 对书面形式要求的突破19-21
- 三、仲裁协议效力对非签字方扩张的理论基础21-38
- (一)禁止反言原则21-25
- 1. 禁止反言原则及其在仲裁协议效力扩张中的适用21
- 2. 禁止反言原则适用的具体情形及相关判例21-25
- (二)“揭开公司面纱”理论25-29
- 1. “揭开公司面纱”理论及其在仲裁协议扩张中的运用25-26
- 2. “揭开面纱理论”适用的具体要件及相关判例26-29
- (三)代理制度29-32
- 1. 代理制度在仲裁协议效力扩张中的运用29-30
- 2. 代理制度适用的具体要件及相关判例30-32
- (四)代位求偿理论32-33
- 1. 基本理论及其在仲裁协议效力扩张中的适用32
- 2. 代位求偿理论的适用情形及相关判例32-33
- (五)援引并入原则33-35
- 1. 援引并入原则在仲裁协议效力扩张中的适用33-34
- 2. 援引并入原则适用的具体要件及相关判例34-35
- (六)提单中仲裁条款的效力35-38
- 1. 提单仲裁条款约束提单持有人的争议35-36
- 2. 提单仲裁条款约束提单持有人的理论及判例36-38
- 四、我国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的现状及建议38-52
- (一)我国关于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的法律规定38-40
- 1. 仲裁法承认特定情形下仲裁协议效力的扩张38-39
- 2. 仲裁法对仲裁协议效力的严苛规定39
- 3. 合同法对书面形式的扩大化解释39-40
- (二)我国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的司法实践以及存在问题40-47
- 1. 第三方受益人40
- 2. 禁止反言原则(诚实信用原则)40-41
- 3. “揭开公司面纱”理论41-42
- 4. 代理制度42-44
- 5. 代位求偿理论44-45
- 6. 援引并入原则45-46
- 7. 提单中的仲裁条款46-47
- (三)关于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的相关立法修改意见47-52
- 1. 对于仲裁协议效力的严苛规定的修正建议47-49
- 2. 我国仲裁监督制度的现状和对策49-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9
- 致谢59-60
- 附件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秀清;;约定仲裁机构不明确仲裁协议的有效性——从契约角度对仲裁协议效力的重新审视[J];北京仲裁;2004年01期
2 安丰雷;WTO《反倾销协议》第17.4条解析——从“危地马拉水泥案”到“美国《1916年反倾销法》案”[J];当代法学;2003年03期
3 唐蕴锋;仲裁条款对第三人的效力[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01期
4 王艳华,韩立新;提单仲裁条款法律效力问题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李真;论涉外民商事合同中仲裁条款效力问题[J];东南学术;2003年06期
6 林旭霞,王慧;我国仲裁制度的主要缺陷及修正《仲裁法》的若干设想[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李金迪;;试析代理与委托、行纪、信托的区别[J];法制与社会;2009年05期
8 魏雪梅;;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条件[J];法制与社会;2011年08期
9 陈建;;仲裁管辖权纠纷决定权由仲裁机构行使的程序之我见[J];国际经济法论丛;2001年00期
10 唐建辉,李如虎;我国涉外仲裁国际化发展中的法律障碍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199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得胜;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效力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论仲裁协议效力对非签字方的扩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2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92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