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假冒贸易协定》(ACTA)评析
本文关键词:《反假冒贸易协定》(ACTA)评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后TRIPS时代,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变得更加多样且复杂化。具有"TRIPS-plus'特征的知识产权条约逐渐出现,力图拓宽保护范围、增强执法效力、减少弹性规则,以主导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基本格局。发达国家试图走得更远,对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的高标准诉求已从立法性实体保护转移到执法层面综合性保护。《反假冒贸易协定》(Anti-Counterfeiting Trade Agreement,以下简称"ACTA")拉开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新序幕,旨在严格打击假冒和盗版贸易,以多边条约的形式试图将"TRIPS-plus"的知识产权执法措施国际法律化、统一化,在实体和程序方面进行了较大整合,加强了执法效果。本文以ACTA为研究对象,ACTA共分为六部分,包括初始条款和定义、知识产权执法框架、执法实践、国际合作、制度安排、最后条款。相对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简称TRIPS)而言,ACTA把与贸易有关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标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通过对比ACTA与TRIPS协定、ACTA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在民事执法措施、边境执法措施、刑事执法措施以及数字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执法措施的异同,为中国未来与贸易有关的国际知识产权立法提供借鉴。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与展望三个部分,正文共五章。第一章ACTA的概述。首先介绍了ACTA的基本情况以及ACTA的文本演变;其次对ACTA的主体、发展进程进行了研究;最后,搜集ACTA的最新动态,以梳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机制的演进过程,探索ACTA产生的源动力。第二章ACTA的具体内容。主要包含民事执法措施、边境执法措施、刑事执法措施和数字环境下的执法措施四个方面。民事执法措施主要包括禁令及其适用、损害赔偿的计算、侵权信息的披露和临时措施。边境执法措施主要包括实体性执法措施和程序性执法措施两方面的规定。刑事执法措施主要包含刑事犯罪和刑事处罚两个方面的规定。数字环境下的执法措施主要包含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责任、保护技术措施的义务和保护权利管理信息的义务。第三章ACTA与TRIPS协定的比较。通过比较,ACTA规定的每一种民事措施都有突破TRIPS协定的地方。边境执法措施的实体法在客体范围和保护环节,程序法在申请、担保与反担保、信息披露和救济环节等层面均有新的要求和高于TRIPS协定的保护标准。刑事处罚上,ACTA一方面废除了TRIPS协定的弹性义务,明确监禁和罚金作为强制措施,并且具体规定扣押、没收及销毁措施;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新的刑事制裁内容,规定了依职权的刑事执法,还规定了有关标签或包装的进口和国内使用侵权的情形,明确了协助和教唆的刑事责任等等。数字环境下的执法措施,因为TRIPS协定中未对数字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执法进行规定,所以ACTA的规定算是一种飞跃。第四章ACTA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比较。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在民事执法措施方面与ACTA差距不大,不存在深刻矛盾。边境执法措施中,ACTA将增加我国转运货物被查扣的风险,我国贴牌加工贸易也将受较大的影响。因此,我国需警惕ACTA的扩张及其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负面影响。数字环境下的执法措施,我国相关知识产权法律的立法精神与ACTA并无实质差别,主要规定差距不大。第五章主要为结论与展望。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目前不宜加入ACTA的观点,并提出如何应对ACTA的建议。
【关键词】:ACTA IRIPS协定 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97.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
- 1.2 研究现状12-15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3 研究内容15-16
- 1.4 研究方法16
- 1.4.1 文献分析法16
- 1.4.2 比较分析法16
- 1.4.3 归纳总结法16
- 1.5 创新之处16-17
- 第2章 ACTA概述17-20
- 2.1 ACTA产生的背景17
- 2.2 ACTA的谈判主体17
- 2.3 ACTA的发展进程17-18
- 2.4 ACTA的最新动态18-20
- 第3章 ACTA的具体内容20-30
- 3.1 民事执法措施20-22
- 3.1.1 禁令20-21
- 3.1.2 损害赔偿21
- 3.1.3 侵权信息披露21-22
- 3.1.4 临时措施22
- 3.2 边境执法措施22-23
- 3.2.1 实体性边境执法措施22-23
- 3.2.2 程序性边境执法措施23
- 3.3 刑事执法措施23-25
- 3.3.1 刑事犯罪24
- 3.3.2 刑事处罚24-25
- 3.4 数字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执法措施25-30
- 3.4.1 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责任25-27
- 3.4.2 保护技术措施的义务27-28
- 3.4.3 保护权利管理信息的义务28-30
- 第4章 ACTA与TRIPS协定的比较30-40
- 4.1 民事执法措施的比较30-35
- 4.1.1 扩大禁令适用范围30-31
- 4.1.2 确定损害赔偿计算方法31-33
- 4.1.3 强制披露侵权信息33-34
- 4.1.4 强化临时措施效力34-35
- 4.1.5 强调对假冒和盗版的救济35
- 4.2 边境执法措施的比较35-37
- 4.2.1 实体性执法严厉化35-36
- 4.2.2 程序性执法具体化36-37
- 4.3 刑事执法措施的比较37-40
- 4.3.1 降低刑事犯罪门槛37-38
- 4.3.2 增加刑事处罚内容38-40
- 第5章 ACTA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比较40-50
- 5.1 民事执法措施的比较40-44
- 5.1.1 禁令扩大至第三方40
- 5.1.2 新增律师费等损害赔偿方式40-42
- 5.1.3 强制规定信息披露义务42-43
- 5.1.4 扩大临时措施适用范围43-44
- 5.2 边境执法措施的比较44-45
- 5.2.1 实体性执法对象增多44-45
- 5.2.2 程序性执法符合发展趋势45
- 5.3 刑事执法措施的比较45-46
- 5.4 数字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执法措施的比较46-50
- 5.4.1 规定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责任47
- 5.4.2 信息披露加强对隐私权的保护47-48
- 5.4.3 全面禁止规避行为48-49
- 5.4.4 加大权利管理信息打击范围49-50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0-51
- 参考文献51-5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53-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小平;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的合理使用[J];图书馆;2005年05期
2 程文琴;;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的合理使用[J];现代情报;2007年01期
3 郑敏;;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演变[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刘革;;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的宣传教育工作[J];理论界;2006年03期
5 田金萍;;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制度的法制保障[J];大众科技;2014年01期
6 张顺军;;免费还是付费?——基于报纸版权保护影响要素分析[J];编辑之友;2013年04期
7 刘可静,张敏;世界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在数字环境下的新发展[J];知识产权;2004年06期
8 李希光;;“看不见的手”对言论的封杀[J];红旗文稿;2013年16期
9 孙自学;;我国无形资产保护现状——以数字环境下的版权法为例[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年10期
10 谢光旗;;ACTA数字环境知识产权执法规则的发展价值评析[J];对外经贸;201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范永德;张晓进;郭萌;杨颖;薛爱华;;网络与数字环境下的期刊编辑[A];竞争 合作 创新——科技期刊未来发展之路——第八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王红丽;刘苏君;谢贞;;数字环境下护理期刊的发展策略[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张今;;数字环境下私人复制的限制与反限制——以音乐文件复制为中心[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岳华龙;;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A];拓展与深化——全国民办高校图书馆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邹韧;中外版权专家支招 数字环境下“走出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孙莉薇;畅谈数字环境下文献资源建设的未来[N];新华书目报;2014年
3 李朋义(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数字环境下出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Publishing Enterprises in the Digital Age[N];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
4 梁志文;数字作品版权家族新成员[N];检察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锦丹;多视角信息组织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含雯;数字环境下复制权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2 甄国婧;《反假冒贸易协定》(ACTA)评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3 王媛媛;数字环境下档案公共服务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4 郭辰晨;数字环境下的私人复制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陈洁;数字环境下私人复制补偿金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6 刘艳娥;数字环境下高中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7 胡卫丽;数字环境下著作权许可模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李书琼;数字环境下私人复制行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张丹;数字环境下版权法定补偿金制度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樊雪;《反假冒贸易协定》中的执法措施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反假冒贸易协定》(ACTA)评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8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428059.html